秋冬“上火”慎“清火”

2018-03-07 19:57方泓
大众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上火泻火肿痛

秋冬之时,人们经常会出现咽喉肿痛、耳鸣、目赤、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等“上火”症状。除了气候干燥之外,“上火”也与饮食偏于温补、情绪波动、劳累过度、消化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上火”表现虽相似,但治疗却大不相同,需分清虚实,辨明脏腑,灵活用药。

秋冬“上火”慎“清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方泓

慎用“泻火药”

按脏腑开窍,中医将目赤肿痛、眼屎分泌增多、脾气急躁称为“肝火”;鼻干、气喘、咽痛、干咳、痰黄黏稠等称为“肺火”;口舌生疮、心烦梦多、小便黄、尿痛、口渴等称为“心火”;牙龈肿痛、口干、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稱为“胃火”。

一般来说,症状重、来势猛的属于实火;症状轻,时间长且反复发作的多为虚火。胃肠、心、肝胆多属实火,治宜清泄,常用菊花、黄连、黄芩、栀子等;肺肾阴虚,症见潮热盗汗、口干不欲饮,多属于虚火,治以养阴为主,配合泻虚热,可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秋季“上火”的治疗有补虚、泻实、清热、温阳,更有“引火归元”之法。切忌见火治火,一味清热泻火或养阴降火,需要辨证求因,灵活用药。如体质素虚,脏腑本寒,或因气虚、血虚而引起的虚热“上火”,应慎用清火、泻火药。即使证属实火,但因泻火药多苦寒性燥,易伤阴液,也不宜久用。

两类人群易“上火”

按照中医体质学说,阴虚质与湿热质人群更易“上火”。阴虚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多表现为形体瘦长,手足心热,平素容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性格急躁,外向好动,不耐热。

湿热质人群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油脂分泌旺盛,面部、鼻部或头发油腻,易生痤疮,口苦或口中有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六气密切相关,体质易感性决定了阴虚和湿热体质人群更易为燥邪所伤,损伤津液,需特别注意顾护阴精,润养五脏。

饮食调理防“上火”

秋冬季节应避免食用辛辣烧烤之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和酒等。许多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可预防燥邪侵犯,可以适量食用。橘子性温,入肺经,多吃易出现咽喉疼痛、牙龈肿痛等症状,阴虚或湿热体质者应少吃。

针对各脏腑虚实之火,也有相应的药食两用之品,可随证酌选。如心阴不足可选百合、麦冬、枣仁、粳米等滋阴养心;心火旺宜选用莲子心清心泻火。肺阴不足可选麦冬、百合、鸭肉等养阴润肺;肺火旺宜选用金银花、板蓝根等清肺泻火。胃阴不足可选用豆浆、鸡肉、粳米等;胃火旺宜选用绿豆、萝卜汁等泻胃清火。肝阴不足可适量食用枸杞、猪肝等;肝火旺宜选用菊花清肝泻火。

改善“上火”小验方

1.鼻腔干燥系燥热病邪犯肺,致肺阴不足,可用复方薄荷滴鼻液,1日3次。

2.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肺燥津伤所致,取乌梅、橄榄各3~5枚,加水煮开后当茶饮,可生津利咽。

3.眼干取决明子30克,玄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15克,水煎20分钟,取药液50毫升,待水温降至40℃时,用药液浸湿小毛巾,敷在眼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口干压揉承浆穴(位于下唇凹陷处),用示(食)指指腹用力压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不仅可以缓解口干,还可以延缓衰老,使老人面色红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火泻火肿痛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清肝泻火 试试槐花入膳
口腔溃疡煎甘草黄芩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中国最近几场外交,让美国很“上火”
总是“上火”人容易短命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
更年期失眠从肝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