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
每当被俗事纠缠得心烦的时候,就愿意拿起白居易的诗来读一读。因为白居易的诗不冷,也不热。诗歌如果太冷,萧然物外,就失去了情感的温度。太热,又过于迫切,自然不免有功利的态度,不适合让人平心静气。
说白居易不热,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悠然从容的态度,是没有办法装出来的。比如他的《遗爱寺》,那种简淡从容是从语言的背后显现出来的。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最寻常不过的经历,最寻常不过的景物,语言也是明白如话,并没有矫揉造作的地方。更没有那种既不愿意说出来,又害怕大家不明白的所谓“微言大义”。虽然是一首五绝(应该是近体诗里字数最少的了吧),但是他悠然从容的身影和心态,却是谁都能够感受到的。不妨和另一位大诗人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比较一番: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杜牧这首诗也有妙句,比如“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虽然写的是黄昏时分的宁谧,但是这种宁谧里是有不舍与不安的。因为诗人的心思其实还是无法从“歌吹”的扬州那里拉回来的,或者说,虽然身在禅寺,但心思是在扬州的。
而白居易的诗则是平和的,单纯的。第一、二句是我们常说的所谓“互文”的写法,两句话虽然形式上是分两句说的,意思却是缠夹在一起的。绕寺临溪,寻花弄石,有的只是悠游自在的玩乐。无论是坐是行,心思只是在那些花朵和石头之上。—忽然想起自己旅行的经验来。早些年外出旅行,心思很重,总希望在山水景物里游出些人生的哲理來,做功课,看介绍,听讲解,生怕漏了一点足以生发自己人生感慨的由头和线索。到头来,看也没有看好,想自然也深刻不到哪里去,只是觉得累。而这样的烦恼真的是自己找的。后来出行,就没有这么矫情了,虽然也时不时生一些人生感慨,但是这样的感慨,是不需要刻意地去找的,它们就像黄昏时候的雾霭,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的心里升起来,如果没有感觉,其实也无所谓。多少名山大川,名气响得吓人,但是到了近旁,居然毫无感觉,那也无妨啊,或者不过是世人太痴愚,或者自己没有机缘,都无所谓,这样的旅行就轻松多了。总之,心下无物,方能放眼自然。或者说,有时候,只有心下无物,才能得自然之趣。这是我从白居易这两句诗里读出来的。
而白居易的“不冷”,同样感人至深。“鸟语”“泉声”是时时处处都在的。这里面有着作者的欣喜,更有着作者的智慧。这句话的妙处不少,比如,“泉声”是照应着“弄石临溪坐”的,而“鸟语”则是照应着“寻花绕寺行”的。小的作品,内容一定要紧凑,要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感,如果篇幅既小,枝蔓又多,就显得散漫了。但是,越是小的作品,又越不能呆板,你看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傻傻的一对三、二对四,而是有一种交错的关系在里面,这是照应中有变化,显得灵动巧妙。然而,这还不过是小智慧。真正的智慧在于,白居易在这里所体现出的对生命的洞察力。这样的洞察力,来自“时时”和“处处”上。你看,临溪弄石的时候,并不见鸟,但是鸟语之声却浮沉在自己的身边;绕寺寻花的时候,并不见溪,但是潺湲的水声却依然不绝于耳。—很多事或者理,并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的,它在你出现前就在那里,而在你消失后它也依然在那里。所以,这个“时时”和“处处”里面,是白居易在自然当中的一个心灵的发现,虽然不过是寻常道理,但是,却让他心生一种大欢喜。—你仔细去感受,就会发现,这首诗里面有着那样一种淡到感觉不到的欣喜与快乐,所谓觉悟之乐。所以,如果你要将这首诗看作是一首简简单单写游历心情的诗固然可以,但是要把它看作是一首谈禅悟道的诗也未尝不可以啊。而我们如果脑洞再开大一点,觉得这首诗在说世界的本质,也没有问题啊。所谓心有多大,这首诗就有多大。这是这首诗的神奇之处。有人也许会问,那白居易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其实,就像这遗爱寺里的泉声与鸟鸣,你听或不听它都自顾自响着,但是你若是听到了,那就是你的欢喜了。忽然想起在日本京都的宁宁之道上,听到暮色里的钟声的事情。我们正走在那条寂静的石板路上的时候,远寺的钟声携着暮色殷勤而至,我以为那是为我敲响的,不免喜不自胜,虽然这样的钟声天天都有,但是今天在我看来它只是为我而响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