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雅嘉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012000)
蒙古族音乐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以及祭祀与宗教。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不但气息宽阔和旋律优美,而且感情深沉,具有深厚的草原气息[1]。针对乌兰察布地区而言,比较典型的音乐就是蒙古族音乐,该文将乌兰察布地区阿贵诵经音乐作为例子,该音乐是乌兰察布地区民族特色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当前来看,寺庙经济活动问题不但是宗教问题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寺庙问题。对乌兰察布寺庙地区经济活动和藏传佛教寺庙宗教音乐的当前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乌兰察布市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宗教信仰方面看,比较多的是藏传佛教和喇嘛教,喇嘛教具有很久远的历史,清政府时期,对于安众蒙古的柔驯政策比较奉行,也就是兴黄教,在修建寺庙方面大力地支持,对蒙古每一个部落也大兴土木,乌兰察布地区,大小不一的寺庙就相继建立起83座。这也是对当时社会和宗教以及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2]。花庙和阿贵庙以及穆尔固楚克庙等察哈尔右翼后旗中的寺庙;板申图庙和力兔庙等察哈尔右翼中旗中的寺庙;节什格庙、呼和乌素庙、古西庙以及玛尼其庙等15座察哈尔右翼前旗中的寺庙,塔布忽洞庙、萨齐庙、艾日嘎庙以及满都拉庙等24座四子五旗的寺庙,这些寺庙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以上的这些寺庙在当时都比较兴盛,比较鼎盛的时期,不但资产丰厚和四海名扬,而且,地产也可谓是数不胜数的,同时,还具有丰富多彩的法事活动,每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都有各种大小规模不同的法事活动,根据不同节日,喇嘛们的诵经音乐和经文也在不断地进行变化,不但诵经系统的数目非常庞大,而且,诵经音乐的调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作用,还是功能都有所不同。“文化大革命”以后,极大限度地减弱了音乐调式,许多寺庙也毁坏成为废墟,同时,由于战争等相关的因素,没有将一些寺庙保存下来,只有比较少的一些寺庙经过磨难以后,重新在旧址上进行建立,使其继续进行发展。在乌兰察布地区中,察哈尔右翼后旗中的阿贵庙诵经音乐属于比较典型的蒙古族音乐仪式,该文将阿贵庙诵经音乐作为例子,探讨了蒙古族宗教音乐的开发和应用[3]。
在乌兰察布地区,察哈尔右翼后旗中的阿贵庙始建于康熙八年(1969),是一座黄教的喇嘛庙,位置在白音察干镇东南方向的8km处。针对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区而言,阿贵庙属于很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寺庙都被破坏,阿贵庙也是其中之一。最近几年,乌兰察布地区对于各项文化事业逐步地进行开展,其中也包括宗教文化。2006年,在阿贵庙原址上,开始重新进行修建。从当前来看,阿贵洞和阿贵庙三座殿以及一百零八级的台阶都已经修建完工,阿贵庙殿宇恢复修建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地恢复了阿贵庙的祭祀活动,但是,像祭祀察汗敖包和乌兰敖包等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只能在每年的农历5月15日举行。农历5月15日至8月3日 ,有些小规模的法事活动也在逐渐地进行恢复。
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从当前法事活动来看,主要包括言语声、法器声、诵经声以及其他声音四类。这些音声是法事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在诵经音乐的伴随下出现的,诵经音乐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4]。阿贵庙诵经音乐几个主要特点:其一,从当前来看,阿贵庙诵经时没有器乐;其二,主持录制阿贵庙日常诵经以后,再进行播放;其三,各首诵经音乐明确简单的特点都具备,大部分音调都是既低沉又平稳。针对于阿贵庙当前法事活动的主持而言,运用的诵经音乐比较简单,由于许多因素,有一些法事活动很难恢复,造成诵经音乐欠缺。
历史在不断地变迁,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当前所处的时期也比较难堪,不但经费欠缺和喇嘛不断减少,政府支持的力度也不够等,这些相关问题每年都在增加,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怎样才能够将阿贵庙继承和保存,无论对于许多宗教场所,还是阿贵庙,都是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恢复阿贵庙的过程中,若想使其能够良性循环,必须要将寺庙的经济进行有效的发展。其一,在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应用寺庙经济,将寺庙剩余劳动产品有效地进行运用,既是寺庙经济继续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又能够将藏传佛教宗教途径转移为世俗经济世界。重新恢复修建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以后,政府支付大部分的经济,无论是维护和修建阿贵庙,还是平日喇嘛的开销,阿贵庙都是捉襟见肘,因此,寺庙经济必须要尽快地发展[5]。
其二,从当前来看,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中的喇嘛比较有限,开光法器虽然无法做到,但是,可以运用其进行诵经音乐,使平息心境和净化世人心灵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首先,诵经音乐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制作以后传入网站,让人们下载后进行应用;其次,有效运用音频等相关设备,使诵经音乐变得更加现代化,从而丰富音乐的内容,世人也更容易接受;最后,解析经文和刻录光盘,对于其中的寓意人们能够理解,从而使止息内心的目得以实现。
通过调查和研究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以及史籍记载的一些有关佛教寺庙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相关例子,将良好的寺庙经济建立起来,不但能够使寺庙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还能够将当地政府压力进行缓解,对于践行佛教和慈善活动的开展以及普度众生,也是经济基础,宗教教义与寺庙经济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宗教精神与合法寺庙经济之间,反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6]。
另外,寺庙经济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世俗问题,与寺院宗教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寺庙经济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适应,无论对于藏传佛教自主性开发,还是经济独立,都非常有利,将来乌兰察布地区阿贵庙这类寺庙,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地利用,能够自给自足,不断地提高其的社会参与力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