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雪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从2009年的新医改伊始,我们就把终极目标确定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基本”和“强基层”。因为我们很清楚,老百姓若是对新医改感到不满意,那一定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做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不好的根源还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强起来!时至今日,新医改即将跨入第十个年头了,我们保基本、强基层的目标实现了多少?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
过去,我们为什么坚持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因为我国医疗资源贫乏而人口众多,农村居民最多且医疗需求巨大,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尽最大可能保障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真心实意地“保基本”。今天,我们继续“以基层为重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还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因为农村依然是最广阔的地域,农村居民仍然是全国最大多数的群体。不要说什么“高铁动车开通了、高速公路建成了,农村人就都能到大城市的大医院就医了”,只有真正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进城看一次病是多么地不容易——交通、住宿、餐饮、陪伴……,耗费的绝不仅仅是医疗费用!何况我们岂能囿于病后医疗?防患病、治未病、保健康复、健康生活等事关群众健康等工作,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基于这个视角,乡镇卫生院就是广大农村无可替代的健康守护神!
实事求是地讲,新医改伊始,我们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并不够重视。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视察并做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指示后,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习总书记这个重要指示精神,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又有体现和延伸。
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缺不缺?单就一个卫生院而言,或许很缺、或许不缺;放眼县域、市域、省域来看,总量缺不缺?最缺的是什么?培养全科医师队伍,建立全科医学诊室,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签约服务,一系列深化医改“组合拳”打下来,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与服务量有何变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高低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关系?当新医改在更深层面、更广领域展开后,这些问题最真实的答案何在,恰是对我们卫生软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应用研究要求。令人欣喜的是,本期刊出的由吴敏博士及其团队共同完成的4篇研究论文,对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领域的现存问题做出了非常积极的探索。我个人认为,文章所揭示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对全国各地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是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的。
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乡镇卫生院究竟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如何才能使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其在功能定位、事业编制、财政保障、人事管理、绩效分配、医保支付、药品供应等各个层面上,都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卫生软科学工作者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必须要把“强基层”作为“补短板”的重点,集中精力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能力建设。而这,注定将是新医改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我更相信,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的征程中,我们卫生软科学工作者必定会有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优秀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刊发到《卫生软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