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忠义传》史源考

2018-03-07 16:18
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金史元好问忠义

张 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金史》研究中,史源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金史》史源问题多有探讨*如崔文印:《<金史>散论》(《史学史资料》1979年第5期);(美)陈学霖:《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唐兆海:《<金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5期);邱靖嘉:《王鄂修金史及其<金史稿>探赜》(《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4期)等。。但对于《忠义传》史源的探究,往往在研究《金史》时一笔带过,并无专门论著。而研究金代忠义问题必须以《忠义传》的史源为着眼点,故本文拟对《金史·忠义传》的史源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期求教方家。

一、金实录

元修宋、辽、金三史,《金史》受到的评价最高。清代学者赵翼指出:“《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1]《金史》之所以受到褒扬,正是因为元人纂修《金史》有详细的底本。《金实录》作为《金史》的重要来源,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史料。金朝设有专门的修史机构——国史院,并设立专门的史官,如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编修官等负责撰修国史以及实录。[2]金朝自太祖到哀宗,除卫绍王和哀宗事迹仅阙外,每个皇帝都有实录。金亡之后,张柔“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3],这成为后来元人撰修《金史》的重要依据,因此《金史》主要取材于《金实录》,《金史·忠义传》的撰修参考了《金实录》的相关内容。

如《金史·曹珪传》载:

“曹珪,徐州人,大定四年,州人江志作乱,珪子弼在贼党中,珪谋诛志,并弼杀之。尚书省议,当补二官杂班叙。诏曰:“珪赤心为国,大义灭亲,自古罕闻也。法虽如是,然未足以当其功,更进一官,正班用之。”[4]

而《金史·世宗本纪》同样载其事。史载:

“(大定四年),尚书省奏:‘徐州民曹珪讨贼江志,而子弼亦在贼中,并杀之。法当补二官,叙杂班。’上以所奏未当,进一官,正班用之。”[5]

可以看出,《金史》列传记载曹珪一事与《金史》本纪的记载基本相同,略作增加。列传的内容可能抄录本纪,而本纪的史料又源于《金实录》。

另《金史·忠义传》多记载金末殉节之人,这部分的史料来源除记载在金人文集以及碑刻外,《金实录》也应是其史源之一。李浩楠学者也认为,“《金史》中宣宗时期死节之士大部分应出自《宣宗实录》”[6]。故《金实录》是《金史·忠义传》的重要史源。

二、金人碑刻及文集

《金史·忠义传》共设四卷,收入的人物有88人。其中死难于宣宗至哀宗时期的人数居多,有72人,占总数的81.8%,这些死难之人多是金蒙战争中的殉节之士。因此《忠义传》所收入的一部分人物来自金人碑刻及文人文集。

(一)金人碑刻

“金代褒死节之臣,既赠官爵,仍录用其子孙。贞祐以来,其礼有加,立祠树碑,岁时致祭。”[7]这说明金朝末年通过“立祠树碑”来褒奖忠义之士。

《济州李演碑》载:

粤贞祐之初,兵久不解,虏骑南下,攻围系戮,肆渎侵淫。二年正月至于济。郡人李演以前应奉翰林文字 居此,因之 者为备御。三日,虏不能得,并召其党大集 城下,势不能敌。城陷,公被执。彼固疑其衣冠也,曰:‘若非李应奉乎?’盖虏中素闻其名,欲得而使之也。 承问曰:‘然’。虏喜,事使之跪曰:‘大官可得也。’公曰:‘我进士第一人,重有禄位。汝何禽兽?吾岂为汝使哉?’贼忿击其胫,碎之,终不屈。继中以刃,至死犹骂云。呜呼!懿哉!是岂仁者之真勇与!已而虏退。”[8]

此碑刻是金朝贞祐四年(1216),由崔禧撰,赵秉文正书的。元人在为金人李演立传时,几乎完全承袭了《济州李演碑》的内容。

《金史·李演传》载:

“李演字巨川,任城人。泰和六年进士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再丁父母忧,居乡里。贞祐初,任城被兵,演墨衰为济州刺史,画守御策。召集州人为兵,搏战三日,众皆市人不能战,逃散。演被执,大将见其冠服非常,且知其名,问之曰:‘汝非李应奉乎?’演答曰:‘我是也。’使之跪不肯,以好语抚之亦不听,许之官禄,演曰:‘我书生也,本朝何负于我,而利人之官禄哉。’大将怒,击折其胫,遂曳出杀之,时年三十余。赠济州刺史,诏有司为立碑云。”[9]

由此可见,《金史·李演传》除删去敏感字眼外,如“虏”“禽兽”,几乎是全部依据碑文《济州李演碑》撰写。

(二)金人文集中的碑铭墓志

元好问所著《遗山先生文集》中收录的墓铭是《金史·忠义传》的重要史源。《遗山先生文集》共四十卷,附录一卷,其中从第一卷至十五卷,主要收入的是碑铭志等部分。程妮娜指出:“《金史》取材《遗山文集》主要出自碑铭表志碣部分。《遗山文集》碑铭表志碣共九十篇,人物涉及社会阶层广泛,上至宰执下及一般平民。《金史》仅取十八人立传。”[10]而见于《金史·忠义传》记载的共有三人,几乎全部取材于《遗山先生文集》,略作删减。如《金史·冯延登传》《金史·商衡传》,以及《金史·完颜陈和尚传》分别抄录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十九《国子祭酒权刑部尚书内翰冯君神道碑铭》、卷二十一《商平叔墓铭》、卷二十七《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一文指出:“其中商衡的传记是取材于《商平叔墓铭》和《商氏家世录》两篇文章而成的。”。另外《金史·忠义传》有一人则是部分取材于《遗山先生文集》,如《金史·马庆祥传》有部分是抄录《恒州刺史马君神道碑》,其余部分则另有所本[11]。《遗山先生文集》之所以载以上人的碑铭墓志,说明墓主与元好问的关系密切。《中州集序》载:“商右司平叔衡(商衡),尝手抄《国朝百家诗略》……岁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冯延登)、刘邓州光甫,约予为此集。”[12]这说明元好问与商、冯的关系甚是密切,元好问《中州集》的部分史料就是源于商衡《国朝百家诗略》;除此之外元好问曾应冯延登亲属的请求,为之作碑文,“以好问尝得幸于君,涕泗百拜,以碑铭见请,谨为次第之”[13]。

另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所收入的墓志铭也是《金史·忠义传》的史料来源之一。赵秉文曾为东明令王毅撰写墓铭。《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一《东明令王君、鸡泽尉杨君死节铭》其序载:“贞祐元年秋九月,北兵至河朔,东明令王毅之刚,鸡泽尉杨君过叔党死之。诏褒赠有差。”其铭曰:“边臣失机,竟速抵巇。来亦不麾,去亦不追。坐视穴陴,反弃其师。领令尉之卑,而能死之。燚!”[14]从这段碑铭中可以看出对王毅殉节之举的赞赏。另赵秉文还撰有《顺州守王晦死节铭》,今不存。[15]《顺义县志》卷十五《枢密副使王晦碑》载:“金贞祐年立,已佚失。”[16]虽然碑文今已佚失,无法考证碑文的内容,但是元人撰修《忠义传》时应该参考了金人的笔记及碑刻,故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应作为《金史·忠义传》的史料来源之一。

(三)金人文集

金人刘祁《归潜志》和元好问《中州集》是《金史·忠义传》的重要取材。其中《中州集》有4人为《金史·忠义传》所取材,分别为:冯延登、梁持胜、姬汝作、马肩龙。而《归潜志》有6人为《金史·忠义传》所取材,分别为冯延登、梁持胜、乌古孙奴申、乌古孙仲端、完颜陈和尚、王晦。其中《归潜志》的吾古孙奴申小传、《中州集》的马肩龙小传,几乎全部为《金史》所抄录。其余人物小传的内容,《金史》并未全部因袭,而是有所取舍,或另有所本。这也说明《归潜志》以及《中州集》虽撰有人物小传,但不完全被《金史》所采用。此外,《金史》在为人物作传选取材料时,则秉持着有碑刻不全抄文集的原则。如冯延登和完颜陈和尚的事迹,因《遗山先生文集》录有二人的碑刻,即使《归潜志》和《中州集》均为二者做传,但《金史》在取材时也只是作为参考。

此外,王鄂《汝南遗事》、元好问《壬辰杂编》,也是《金史·忠义传》的史源之一。据任崇焕《王鄂与<汝南遗事>》一文可知,《完颜仲德传》《温敦昌孙传》《乌林答胡土传》《乌古论黑汉传》的部分文字,也明显有因袭《汝南遗事》的痕迹,有的段落是全部照抄,有的则稍作改易。[17]另,陈学霖《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一文,认为《壬辰杂编》多记载金朝忠义之士的事迹,《完颜奴申》《完颜陈和尚》所附《完颜斜烈》有部分内容是抄录《壬辰杂编》,并把“《金史·完颜绛山》的史源,归诸于《壬辰杂编》作为殿笔”[18]。

三、元人撰述

金元战争中涌现的忠义之士的事迹除绝大部分保存在金人的史料中,元人的史料中也有部分记载。故元人文集也是《金史·忠义传》的史料来源之一。

《金史》中有关女奚烈资禄事迹的记载,《元朝名臣事略》一书虽未全载其事,但从片语中也证实了女奚烈资禄的忠义事迹。《元朝名臣事略》(卷一)载:“北京权帅兀叶儿擒金枭将张铁枪(女奚烈资禄本姓张氏,贞祐年间赐今姓),送王所,王诮让之,铁枪厉声曰:‘我受金朝厚恩二十余年,今事至此,死实甘心。’王义之,欲释徽墨,诸将怒其不屈,杀之。”[19]另,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十一所作《金源十节士歌》,见于《金史·忠义传》记载的就有4人,分别是王晦、郭虾蟆、完颜陈和尚、完颜绛山。如《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十一所载郭虾蟆事迹:

郭虾蟆

不援西夏弃燕都,本根颠蹶藩篱疏。

不都长安都汴梁,为爱青屋能久长。

陇上豪山山西将,忧国无言意惆怅。

中兴不居用武地,君臣苟且吾何望?

郭公堂堂性忠勇,自拒洮河保秦巩。

数年尚得建行台,金城坚牢华岳耸。

谁知自报小关捷,总倚潼关为守厄!

浑将梁宋作龟兹,便视秦凉等吴越。

西州渐孤敌渐多,四郊皆垒奈敌何?

将军百战气尤壮,头颅掷血为洗戈。

野无战地始乘城,城倾堞圮接短兵。

先将妻子置草围,坐束万矢著死争。

镞筈相衔如雨注,敌人却走不敢顾。

弯弓入围始自焚,飞矢出围浑燎羽。

灰飞城陷力始竭,贤王立祠称壮烈。

王师十万下马拜,竞摔马鞭声咄唶。

黄河都为苦泪流,陇山自此无颜色。

峨峨大将节,凛凛死国名,英灵在天为列星。

只应汝南破灭时,却从烟焰见天兴。

臣自焚,各得死所古未闻![20]

这说明金朝忠义之士的事迹在元朝得到了记载,以至“虽耕父贩妇、牛童、马走共能称道者”[21]。同时也说明《金史·忠义传》与元人文集有共同的史源,或《金史·忠义传》的史料有可能来自元人文集。

综上所述,《金史·忠义传》的史源除依据金实录外,金人文集、碑刻,以及元人撰述等私人史料也是其重要来源。对于《金史·忠义传》史源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其有助于金代忠义问题的研究。

[1]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M].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597.

[2]脱脱.金史(卷55):百官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45.

[3]宋濂.元史(卷147):张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3474.

[4]脱脱.金史(卷121):曹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38.

[5]脱脱.金史(卷6):世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3.

[6]李浩楠.金末义军与晚金军事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3.

[7]脱脱.金史(卷121):忠义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34.

[8]王昶.金石萃编(卷158):济州李演碑[A].历代碑志丛书第七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569-570.

[9]脱脱.金史(卷121):李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51.

[10][11]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J].史学集刊,1992,(2):63-69.

[12]元好问.中州集:中州鼓吹翰苑英华序[M].北京:中华书局,1959.1.

[13]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19):国子祭酒权刑部尚书内翰冯君神道碑铭[M].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乌程蒋氏密韵楼藏明弘治刊本,1919.203.

[14]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11):东明令王君、鸡泽尉杨君死节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65.

[15]王庆生.金代文学家年谱(上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272.

[16]李芳,修.杨得馨,纂.顺义县志(卷15)[A].中国方志丛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892.

[17]任崇焕.王鄂与《汝南遗事》[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95-101.

[18]陈学霖.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J].晋阳学刊,1990,(5):82-88.

[19]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太师鲁国忠武王[M].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7.

[20][21]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11):金源十节士歌[M].秦雪清,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157.156.

猜你喜欢
金史元好问忠义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英文摘要
近二十年来金史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量化研究——以近二十年来中国知网相关数据为核心
传话游戏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21世纪以来的《金史》研究综述
这条忠义街
《金史·结什角传》笺证
元好问出联收徒
朋友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