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非自然因素在北宋东京汴梁城选址中所起的作用

2018-03-07 16:18:53丁晗雪
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汴梁都城

丁晗雪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江苏 南京 320100)

所谓城市是指“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的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1]城市的出现,随之也会带来人类对城市选址问题的思考。

我国古代的城邑分为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多种等级,城市又有不同类型,因此城市选址时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2]但都城作为政权的所在地,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谓“欲立一国,先择其都”,都城的选址也成为了建国伊始屡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

都城选址是综合性的问题,其中诸如交通、地形、水源、土质、气候等可以看作是自然因素,而政治、经济、军事(不涉及具体作战地形)和文化因素等都是非自然因素。如果说“在最初的时候,自然环境是起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3],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的扩建,非自然因素在城市选址中占据的比重也大大增加。

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唐末宋初,都城先由长安迁到洛阳,最终移至汴梁。虽然金兵不断南犯,北宋却依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清明上河图》即是最真实的写照。所以,面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决策者为何放弃具有天然屏障的关陇地区,而选择了黄淮海大平原上的汴梁作为一国之都?以下将对非自然因素在北宋东京汴梁城选址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关于北宋东京汴梁城选址的问题

(一)东京汴梁城历史沿革

北宋的东京汴梁城在春秋时魏都大梁附近,原称汴州。隋朝时疏通汴河,修建大运河,这里成为沟通政治中心的关中、中原地区与经济发达的江淮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4]五代时,梁、晋、汉、周均在此建都。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始建,北宋统一全国后仍建都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空前繁荣,《东京梦华录》曾描写到:“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5],其中《清明上河图》也生动地描绘汴梁城市生活的繁荣景象。

北宋末靖康事变,城市遭金兵损毁严重,都城南迁临安。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黄河在附近决口南流,冲坏汴河、淮河水系,使这一地区成为黄泛区[6],泥沙堆积严重。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李自成攻打开封,官兵掘开黄河堤,企图水淹围攻开封的农民军,全城尽为泽国,从此故城大部分被泥沙深埋于地下,仅剩外城残基址。经过多年的堆积,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城基本位于今开封城平均5m以下。

(二)影响东京汴梁城选址的因素

北宋东京汴梁城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的开封市,北宋都城的选址与“豫西、关中、晋南”的传统中原核心区域概念相比,相对偏东。古公亶父迁都于北至北山、南到渭河的周原,远离了戎狄的侵扰,从周人开始发展壮大;武王伐纣胜利后为稳定东边的秩序,在豫西设立东都成周,即称洛邑,依靠邙山,伊、洛、尹、汝四条河流流经,地势险要;秦都渭河北岸的咸阳市;西汉都成长安城位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可见,无论是周原、丰京、镐京、咸阳、汉长安、唐长安城都位于“四塞之地”的关中地区。并且,张良在谏刘邦时说:“(长安)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7]关中地区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四面都是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关中地区凭借险要的地势,具有较强的军事功能。

然而,此时的中央政权也常受到周围游牧民族的侵扰。北宋的疆域,西有吐蕃诸部的威胁,西北和北部还有西夏和契丹的不断侵扰,西夏和契丹也不断地蚕食着中原疆土,边界摩擦不断。从防守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来看,长安与洛阳更占地利。长安地处沃野八百里的关中平原内,西有秦岭屏障,北有渭北诸山,西有六盘山,东有潼关天险。再看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邙山,往西可退关中,向东有嵩山虎牢关雄踞,而开封在丧失燕云十六州这条长城防线后,一马平川的华中平原无非让游牧民族的骑兵驰骋,只有雁门关及拒马河防线可以稍作阻挡,漫长的防线导致兵力分散,游牧骑兵每次都可以很轻易地推进到黄河岸边。并且,太行山以东尽是大平原,骑兵从北南下,几天就可到黄河边,一旦渡过黄河,即到开封城门下,直逼统治政权的中心。

二、关于北宋定都在汴梁的原因

那么北宋统治者又为什么会将国都定在汴梁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长安、洛阳已不具备建都的条件。其实在唐朝晚期,由于中央官僚机构的膨胀,关中经济已经负担不起开支,需要靠南方的物资补给,造成了高昂的运输成本,尤其走黄河水运要过三门峡险滩,沉船风险极大。到了唐末和五代十国战乱,长安和洛阳基本废弃,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便衰落,唐末黄巢攻入长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唐军进入长安城后,烧杀抢掠,全城被洗劫一空。并且,长安人口流矢严重,再加之运河水道年久失修,长安城已经废弃不用,无力供养庞大的中央开支。

第二,汴梁具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隋唐前,开封凭借优越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已经是地区的经济中心。自隋修通大运河后,开封经济地位达到高峰,后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此,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8]尤其是后周时期的开封,华夷臻凑,水路会通,日增繁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统治者下诏扩建开封罗成,致使开封的城市面貌大大改观,规模扩大了四倍,城市内道路也得到了拓展,已为后来宋定都奠定了基础。

第三,北宋以“五音姓利”风水堪舆思想选择靠东的开封作为国都。“五音”又称为“五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宫·宗伯第三》:“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司马迁在《史记》关于五音的记载:“律数:九九八十一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9]这一时期,由于有多位皇帝迷信风水术数,因此宋代无论是帝王陵墓的选址还是都城的选址,都以“五音姓利”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宋代皇帝为赵姓,属于“五音”中的“角”音,恰与“五行”中的“木”相对,木主东方,阳气也从东方而来,所以东方便是相对吉祥之方,最有利的方位是壬丙方。[10]所以当金兵攻下汴梁后,宋高宗迁都临安,也可以如此理解。

第四,富庶的汴梁可以提供充足的物资补给。鉴于唐藩镇之祸,宋太祖调整了税制,地方财政收入须全数上缴中央,这就要求首都的交通必须足够承载运输的强度。同时,军队也集中在中央,这也是为什么水浒中会出现80万禁军这种中央军队的规模,北宋禁军规模的峰值曾经达到130万左右,有关宋朝军制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表。通过“杯酒释兵权”后,北宋整个官僚体制“重文轻武”,主力军全部集中于都城,也形成了“守内虚外”的情况。所以,要集中养活如此多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物资供给是做不到的。

三、结语

通过分析北宋都城选址的种种因素不难发现,当中国进入大一统时期后,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内的交换活动频繁,经济功能增强,现代意义上的“城”和“市”真正的结合在了一起。总之,在北宋王朝的都城选址中,摒弃了“天然屏障”的关中地区,综合考虑了汴梁的经济基础、风水术数、北宋的制度等因素选择了物产富庶、漕运便利的汴梁,但其在短暂的经济繁荣后,迅速走向了灭国,而北宋时发达的经济与繁荣的生活只能管窥于《清明上河图》中。

[1]吴良镛.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3.

[2]单霁翔.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J].建筑创作,2009,(6):184-191.

[3]田银生.自然环境——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首要因素[J].城市规划汇刊,1999,(4):28-29.

[4][6]董鉴泓.隋唐长安城与北宋东京(汴梁)城的比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92,(2):1-9.

[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

[7]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M].上海:中华书局,1982.2044.

[8]肖翔文.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J].赤峰学院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2-14.

[9]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五·律书第三[M].上海:中华书局,1982.1249.

[10]邵崇山.风水对古代帝陵选址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汴梁都城
汴梁城人物风情录
小小说月刊(2021年1期)2021-03-09 13:35:44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汴梁戌时
谈《盛世·汴梁》的“学科融合”法教学
高考·上(2019年4期)2019-09-10 02:55:41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汴梁姑娘
青年歌声(2017年10期)2017-03-15 05:17:06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东南文化(2016年4期)2016-08-22 09:35:38
诗词楹联中的汴梁龙亭
考试周刊(2015年62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