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

2018-03-07 12:44:24薛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自学导向知识点

薛宏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004)

随着网络、手机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移动端和电脑端的学习已经能够使大学生完成英语学习中知识点积累的任务。教师如果依循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满堂灌知识点是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考虑如何通过课堂实践使得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和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由此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得颠覆传统教学的“翻转课堂”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1 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试行并推广起来的,在高校的实践中美国杨百翰大学、哈维姆德学院、范德堡大学以及杜克大学[1]在不同的课程中都采用了课前观看视频学习、课上小组活动集体探究的模式来实施翻转课堂。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窦菊花和文珊在基于APP的翻转课堂研究中总结出需要在课前自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并辅以激励措施[2];胡杰辉和伍忠杰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研究中有学生反馈“网上学习让人觉得很轻松,但对自律性较低的我来说,这很困难”[3];吕婷婷和王娜在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研究中发现新模式下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更明显,学习主动性差、信息素养不高的学生成绩反而会下降[4]。因此,单纯侧重于自学资料来源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前自主学习难以保障,并且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程度参差不齐。

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翻转课堂设计

2.1 基于产出导向的英语教学理念

文秋芳教授于2014年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根基来自于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和加拿大语言学家斯温纳提出的“输出假说”。该教学理论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力水平选择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形式[5]。该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教学流程以交际性产出任务作为教学起点,学生在尝试完成初次产出任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意识到产出任务对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提升未来工作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能够找到自己语言技能的欠缺之处 (输出驱动),因此会以更饱满的热情为完成第二次产出任务而主动进行输入性自学,以填补自己知识点的空缺之处(输入促成)。因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课文主题设计两次相近的交际性产出任务,提供课前自学资料及课上支撑材料,并提供产出效果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在哪里,问题在哪里以及如何改进。

2.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将传统教学中的“课上教-课后学”的流程颠倒为“课前学-课上练-课后总结“的新模式,学生在课前自学部分知识点,教师在课上针对疑难部分进行阐述或解答,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则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课堂上答疑或组织口语活动或组织写作输出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结合产出导向法的翻转课堂仍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推进,课前自学阶段教师在布置第一次产出任务的同时提供能够辅助学生完成初次任务的自学资料,以产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因为学生会在课前收到初次产出任务和相配套的自学资源,以产出中遇到的障碍作为指向来选择性学习资源包里的知识点,以避免学生盲目无效的自学及其导致的后续放弃学习的行为;课上进行第二次产出时,教师应该按照提升到更高层次的难度提供支撑材料,讲解并从旁协助学生完成最终产出任务;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输出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同时对整个翻转教学流程、其中积累的相关知识及日后交际场景中的应用意义进行总结。

2.3 产出导向型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新模式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导演的角色来促成有效学习活动的发生,虽然不上场表演却需要对整场演出从设计到监控到协助等全方位进行把握,因此以产出为导向的翻转课堂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对整个学期所教授课程有总体的把握和规划。结合课本的具体内容及难易程度,教师需要确定哪些章节适合什么样的产出任务,是口语任务还是写作任务并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其次,教师还需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确定了产出任务的章节后,教师应根据知识点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学的部分结合任务类型制作出相应的自学电子资源,再将需要进一步讲解的难点及提升性的支撑材料制作为PPT课件供学生课上最终产出时学习参考;最后,教师还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前后两次的产出表现教师还应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学生课后积累任务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内化。此外,教师还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关注学生对新教学方式的适应及观念的转变。教师应通过组长或随机访谈等方式严密关注学生对于产出任务及其有效性的各项反馈,并根据反馈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引导或将建议及时应用到下一步的设计之中。

3 结语

课前自学阶段的拖延、低效和没有针对性的输入学习都会导致部分学生翻转课上实践活动或难点讲解部分无法衔接,再加上课堂中语言产出机会有限及部分学生的焦虑心理,以至于最终产生翻转课堂模式下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结果。我们认为产出导向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好的操作方式:以“初次语言产出任务”驱动学生的输入性学习欲望,以产出障碍明确其输入目标,再辅以相适应的自学资料能够让学生更积极更有针对性的完成自学任务;而课上教师提供的支撑材料及相似的产出任务则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上的提升和收获,并且在焦虑程度较低的小组活动中完成最终产出任务。

猜你喜欢
自学导向知识点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