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艺术的分析

2018-03-07 12:54:2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班级

韦 茜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广西南宁 530022)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上衔小学教育,下接高中教育。所以,初中班主任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只是教书,更肩负育人的重责,不但要拥有高效的教学效率,也需引导初中生拥有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1 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遭遇的瓶颈

第一,经济的快步前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拜金主义与享受主义的荼毒也扩散到初中生身上,腐化着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不少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就认定百无一用是书生,赶紧完成初中教育步入社会赚钱才是王道。更糟的,由于初中生家长缺乏科学认知,无法看清未来局势,鼓励与怂恿子女辍学打工的比比皆是。毫无疑问这就是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瓶颈,面临着社会因素方面带来的无形压力。

第二,初中班主任本身拥有的教育观念陈腐过时,对于初中生的指导教育工作采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对于初中生的教育问题也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跟进社会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不要徒有教书育人的满腔激情,却又无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陈腐守旧的教育方式已然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再也无法适应当代初中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需求。

第三,多年来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过于深远。当前,仍有很多地方的初中班主任针对初中生实施的教育管理中,大部分只注重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并且也以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尺,忽视了初中生的内心需求与实际需要。

2 关于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艺术的分析

2.1 育人为先,教学在后

近些年,许多孩子家长都错误的理解教育的含义;第一点,对人才的错误认识,只看重孩子的文化知识上的进步,而忽略了对其自身的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第二点,家长将孩子的培养完全交给学校,对孩子的日常状况不管不问;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加剧,大部分家长都只拿学生的成绩作为孩子优劣的评判标准,而严重忽视德育的培养;为此校方也很是苦恼,学校是一个文化知识传播的教育机构,却总是担负起孩子全面培养的重担,孩子绝大部分的德育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在家长身上习得,然而家长却忽视自身对孩子应肩负起的教育,这就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失衡现象,使得孩子过分的背负起课业负担,长此以往,逐渐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并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学习丧失信心,从此一蹶不振;为此,教育部开始逐渐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培养教育,肩负起本应属于家长责任的部分,此部分的任务便最终落到了班主任身上,班主任在孩子日常的德育培养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明白,学校在对学生培养上,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学生德育方面的快速进步,铸就了学习上的稳步提升,也因此实现了一个健康有序的班级秩序。

2.2 明确定位与责任

班主任要准确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在班级中自己是所有学生的引领者,肩负着学生健康、德育、智育全面成长的重任,并与家长、社区及时沟通,推行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学生“做人”的目标。同时班主任还应当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管理好班级,在日常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建班级组织,确定班委会所履行的任务,建设一个规范、有目标、凝聚力、机构健全的班集体。第二,日常管理,相应法律法规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规章教育、健康与卫生教育、学习指导、学生评价等。第三,课外活动管理,升国旗、早操、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第四,管理力量,班主任应认识到在这个班级自己不是唯一的管理者,学校各职能部门、科任教师、家长、班干部都是主要力量,将这些力量进行汇聚与掌控,班主任才能更好的胜任班级管理。第五,危机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大家庭不可能事事顺利,当危机出现时要有应对措施,为此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当问题发生时要有相应的应对方案,时刻掌握,遇事则不乱。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准确地清除自己的工作职能与任务目标,并制定属于自己与班级切实的管理方案,才能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完美,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3 加入智慧,使用恰当的工作方法

对于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反复的,要抓住学生的思想上的变化,实施正确的教育,对此要有耐心,像水一样,怀抱学生,用心去与之交流,去感染,久而久之总有水到渠成的一天,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初中生在此阶段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心理与生理都未定性,思想与性格、行为都不稳定,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班主任不应因出现的问题而大动肝火,并且对学生大打出手、辱骂等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应以温柔与耐心对学生进行细心教导,反之则极易对学生造成更严重心理负担,造成逆反心理的产生,从而更加难以管理。

2.4 家访与家长会的开展要协调好

班主任工作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给学生开展家访或电访,通常在每学期之初,班主任就应当开展此项工作,并积极地与每位家长单独沟通,就学生的个人情况有新的掌握,同时也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好机会,通过家访能够使家长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增进彼此的了解,对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家长会则是集体性的,班主任应利用好这种机会,让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对每个孩子的用心,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校即将开展的教育目标。对集体家长会,要事先做好筹备工作,准备好发言稿,把其当做一节公开课来对待,并考虑到每一名学生。注意自己在会议上的措辞,因其每位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文化不同等,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家长留下一个亲切的教师风范。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家长会,能够让班主任也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掌握,为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奠下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均不相同,鉴于初中阶段教育的特殊需求,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必须注重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应当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组织者与管理者的引领作用,充当初中生的倾听者,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初中生树立端正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时刻注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使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重拾自信与保持自信,完美尽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重责。

[1] 张洪新.关于初中班主任之班级管理艺术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4,11(06):176.

[2] 赵萍,袁雪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72-73.

[3] 佟国龙.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分析[J].现代阅读,2012(4):33-34.

猜你喜欢
初中生德育班级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