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现代设计

2018-03-07 12:44:24张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扎哈女性主义设计师

张颖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1 女性主义与现代设计

1.1 现代设计中女性主义定义

女性主义又被称为女权主义(feminism),起源于西方,主张自由,平等,这一主义正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这一主义提倡女性解放,促进性别阶层平等,维护女性权利,利益等方面。即是“独立自炫的性别宣言”。追溯历史,人类发展文明中就已然出现一些有关男女平等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希腊时期。这也是最初,甚至至今最最基本的女性主义。

运动中产生了最早的现代女权主义流派——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本文中着重讲到的是现代设计史里的女性主义,既是宣告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时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不但论证了男女具有同等的理性和能力,而且提出男性和女性应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平等的权利和同等的发展机会。下文中,对于现代设计的一些论述上,便可看出在宣扬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运动之后,女性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女性设计师也在这一时期以微小的比例逐步踏上设计的舞台。

1.2 现代设计中女性主义现状

当工业革命的到来,直接诱发了社会变革,机械时代到来了。机械生产与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关系,过去以手工为主的造物方式逐渐改变了其社会地位,主流的造物手段自然而然的转向了机械生产。在机械的帮助下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生产力随之提高,这也意味着不同的人能够拥有到相同的物品。而后促成的劳动分工,使部分人的劳动力得以解放,而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开始日益明显。而此时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也从此以后人类设计史便进入了现代设计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为适应于工业化社会要求的新型设计,并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为数不多的女性设计师也在这一时段,纷纷崭露头角,大放异彩。

但实则回顾设计史,不难发现大多是以男性占有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现代设计史中,具有绝对地位的包豪斯学校在诞生之时虽宣称了“男女平等”,且打破了当时德国男女不能同校的禁忌。但在之后的办校中还是存在“男女不等”的现象。这其中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也曾表示过,女性的脑袋是二维的,而男性是用三维的脑袋思考的。虽然这所举世闻名的设计学校对女性打开了大门,但在随后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女性设计师的名字知之甚少。而这一现象也直观的反映现代设计时期乃至当代,女性设计师在其各自领域里的地位。然而即便被男性话语权控制的设计之域,仍有例如玛丽安?布兰德,扎哈?哈迪德等,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设计师用柔韧的内心,坚定的走在自己领域的道路上,向世人展现来自女性的不同魅力。

2 女性设计

女性设计,这里笔者将其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是将女性定义为设计创造的主体,也既是女性设计师。另一方面是将女性定义为设计消费的主体,这既是女性消费者或产品使用者。

2.1 女性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

首先一方面,女性作为设计师,设计创造的主体。整个现代设计史中,女性设计师凤毛麟角,以至于人们在回顾整段历史时,很难找到几位女性设计师。即便女性设计师少之又少,甚至她们的名字只是被列在丈夫,父亲或兄弟的名下,但她们以此身份在完善设计史的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段设计史中,女性主义设计师在心态与自我定义上,也随之不断变化。早期女性主义设计师从不同角度探讨和揭示了女性边缘化的现象,但同时将女性置于“他者”的位置而将所受各方的压迫理性化;而后期这一点受到质疑,而后更多的是女性主义设计师在寻求身份上的认同。因此具有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的女性设计师,她们不断地在男性主导的各领域中,坚韧生存,改变世人对于女性身份上的认同。

在包豪斯时期,出现的德国工业设计先驱玛丽安?布兰德既是唯一一位在包豪斯打造了个人声誉的女性。玛丽安在当时男性占主导位置的包豪斯,面对校长格罗皮乌斯对女性才能的轻视,用坚持成就了自己。后来包豪斯的大量标志性设计均出自她手,而在那时她也成为极少数能够做批量生产的设计师。1927年,著名的“康登”床头灯经过她手设计而出。一只能够调节任意角度、拥有弯曲灯颈和结实底座,并且方便人们在夜半梦醒时照明的革命性产品。即使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卖出5万只。而这就足以证明玛丽安?布兰德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

另一位必须提到的女性设计师,便是划时代的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她是伊拉克裔英国籍人,是普利兹克奖史上唯二位的女获得者之一,但同样是一位争议颇多的女性设计师。在笔者看来,扎哈的出现更像一位引领者,带领世人走向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几乎多数人走进扎哈所设计的建筑中,在犹如鬼斧神工般的空间流线里,感到震惊,难以置信。”她似乎并不在意世人对她的标签,而将自己的心血注入每一件作品中去。普利兹克奖评委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她让建筑成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在我国也留下,像广州歌剧院,南京青奥中心,银河SOHO等具有“魔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像是扎哈的名片,存于各个城市,无一不张扬着城市的个性。而对他的争议,也伴随着她的作品,不断环绕。由于她个人对于解构主义与流线型外观的坚持,使其塑造出明确的个人风格,但同时也受到了批评,评价她的风格单一重复,且许多作品未能够实际建设成功。但换言之,新型的设计流派需要用时间去检验。由于建筑与笔者的专业密不可分,之前对于扎哈也进行不少了解,扎哈的建筑打破传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造型与内部空间,她坚持宣扬的自我风格,也是新的领域的探索。

上述两位女性设计,在各自的领域,时代背景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仅这两位,还有一些女性设计师在现代设计史中,不但于男性主导的设计领域里,创出一番天地;而且同样证明了与男性拥有相同或是甚至超于男性的理性与设计能力,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设计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上讲,这些划时代的女性设计师,在现代设计史甚至整个设计史中,都立下一面面不倒旗帜;她们通过作品展现出她们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

2.2 女性作为设计的消费者

其次另一方面,女性作为设计的消费者,使用者,她们将转变为设计的客体。这一类人群则比之上述设计师群,范围扩大的多。当社会出现货币交换,购买物品之后,人们就已然多了一个角色——消费者。所以这里设计的客体包含甚广,可能是四五岁的女孩,成年女性,家庭主妇或是贵妇名媛等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族裔,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将不同受众,不同类型等分类别,来划分女性设计,需要设计师对于女性的理解与设计表达。

设计师对于男性,女性产品上也做了适当的划分,从现代设计伊始至今,女性产品设计不断的发展。区别于男性刚毅的形象特征,女性会更加柔软。因此在设计中,女性产品设计显得会温柔轻巧一点。在造型上多会用到柔和的曲线,尺度上也会适当的小于男性设计,颜色更加温柔恬美。例如经典MINI轿车,灵巧的外形,复古的风格,以及圆润表面,受到许多女性消费者的喜爱。另一款经典车型——大众甲壳虫汽车,同样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犹如一只憨态可掬的甲壳虫俯趴在地面上,圆润流畅的曲线,精巧的车型,也使得这款车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型车,其中受众大多来自女性。

最后,笔者在搜寻了许多文章资料后,发觉女性主义于设计和艺术中的表现截然不同,笔者做了简单的概述与思索。现有的对于女性主义与现代设计的研究并不多。而女性主义与艺术的资料却相较多一些。在设计与艺术,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笔者做了些对比和思量。直观的从作品来说,女性设计师在上述文中已经阐述的很明确,她们的优秀在作品中就一览无余,尤其在功能主义盛行的现代设计史中,女性设计师在有别于男性设计师之外展现个人魅力,设计出更加鲜明,具有特色的设计作品。她们并没有特别宣扬女性主义,但是却用作品向世人宣告女性的位置。笔者发现相较于女性艺术家,女性设计师显得理性了很多。而女性主义艺术家在表达上,更多了些激进的色彩。集中于通过绘画,摄影,雕塑,行为艺术等表达女性主义,色彩绚丽,画面富有张力,冲击感,批判讽刺对于性别的歧视,宣扬自由平等的精神。

3 结语

上述,笔者就女性主义与现代设计,女性设计等内容,列举了几位女性设计师生平,以及女性设计产品等,浅析了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现代设计。作为人类最基本特征的“性别”,是人类用来定义自身的最基本的成分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异性之间的差异,从生理,素质,思维等等方面都不可忽视。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说,在造物主构造出男女时,除却个体差异,在两性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现代设计史中探索而得,女性与男性的地位一直是存在不对等的,女性会受到来自外界更多的质疑与压力。而一批又一批的女性设计师,或是其他领域的独立女性出现,以自身的能力证明男性女性同等价值与地位。这里笔者在回顾设计史后,更是希望人们能够给女性更多的空间,而非有色眼镜的质疑,平等对待两性。

猜你喜欢
扎哈女性主义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幼儿100(2022年37期)2022-10-24 01:52:52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房地产导刊(2022年7期)2022-07-23 10:59:52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52
推荐一个设计师
现代装饰(2018年4期)2018-05-22 02:57:07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