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学生参与校园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实现一举多得,最终使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成为校园的主流文化,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和成就自我,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的创新素质就是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素质教学有效地融合,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最终所形成的综合性的素质。创新素质是人潜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教育活动,能够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大学生创新素质主要包含了创新精神、知识储备以及创新思维等内容。其中创新精神指的是学生具有创新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包括敢于创新等。创新精神不是白日梦,不是幻想,它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于现状不满所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此外创新精神还包含了勇于探索的精神,即便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也会有不断坚持的意志力。良好的知识储备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科学原理和概念等,只有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创新,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创新思维是大部分人所熟悉的和重视的,它是一种新的思路、点子或者创意,它是在对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一种坚决问题的方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如沐春风,能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倡导什么,学生就关注什么,这些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和能力等都会产生影响。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它能够在无形中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创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积极地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等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文化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教师的鼓励,就可能导致创新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发挥教师在指导作用,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在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问题,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难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比较多的挫折和失败,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和认可,使学生对于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教师在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个性和兴趣等,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使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加地高效。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探索,使学生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朋友,从而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不会感到寂寞。校园文化的集体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精神保障,它能够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相互鼓励和安慰,能够为学生提供温暖的校园环境,最终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了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通过学生参与到层次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对于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个人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帮助。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为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精神保障。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它说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提高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应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应当作用,主动地引领学生的思想,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将个人的努力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从而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引导开展多种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积极地开展讲座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通过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最终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精神营养。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它解决了为社会提供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正确地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那么学生就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得不到社会所认可的。因此应当积极地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中的作用,例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党的政策,珍惜自己的生活等,从而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保障和思想保障。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基础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锻炼,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中,在竞赛的过程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受到检验,及时地发现在专业方面的不足。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课本上所没有的技能和经验等,最终实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基础,否则可能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结果。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综合性地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将教学过程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可以结合实际环境,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中心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学校要加强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及时地购置新的设备,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训室等设备,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资金支持,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吸引力和创新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当给予学生政策方面的扶持,给予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在调查中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帮助,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新颖的社会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使学生在参与新颖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我,更好地培养自己积极问题的能力。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新颖性,也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这其中,学校和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