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云南省会泽县古城街道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云南会泽 654200)
会泽县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会泽县城主城区,辖12个村(社区)164个村(居)民小组,人口56811人,面积131.08平方公里。2014年以来,古城街道在会泽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有益经验和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古城街道实际,提出“1128”工作思路。即以党建统领整个工作局面,抓住钱王之乡、休闲之都、会馆之城的定位,以文化产业为主线,以古城保护提升为重点,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据,突出旅游产业培育、城市管理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社会治理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队伍素质提高八项基本工作思路。“1128”工作思路中指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对繁荣古城街道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性。
古城街道地处会泽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日常工作中,注重利用文化阵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宣传行业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对黑板报、宣传栏的文化专题实时更新。古城街道下辖的12个村(社区)中,堂琅、丰乐、翠屏、盈仓、瑞丰、水城、中河、边河8个社区属县城核心区域。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的各项文体设施、资源能够及时得到改善和补充,群众享有的各项文化资源相对充足,民间文艺队伍较为活跃,各种文化活动得以全面开展。至2016年,8个社区成立了多了民间艺术团,如春晖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铜源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的成立,为古城街道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2016年为例,大年初一至初三,由会泽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和古城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了为期3天的广场义务文艺演出,抽调了水城、盈仓、堂琅、丰乐、中河等多个民间艺术团参加演出,观众达2万余人次,丰富了群众春节期的文化生活。3月8日,由古城街道文化站、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水城篝火晚会。六一儿童节组织了各村(社区)文艺演出活动4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10月份组织村(社区)6支业余演出队参加县“舞动会泽时尚最炫”首届广场舞大赛,古城街道艺术团荣获二等奖,两支演出队获得优秀奖。充分展现了群众充实的业余文化生活。11月份,在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香港华夏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昆明市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九届“爱我中华”中国中老年香港歌舞大奖赛中,古城街道堂琅社区艺术团荣获金奖,街道社区民间大众艺术团荣获最佳优秀表演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主管部门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凸显出城区几个社区的地域优势。城区几个社区的文化发展空间相对广阔,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多,有利于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的培养。受众面较广,有利于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对于城区的“歌舞升平”,青云、尚德、厂沟、后落4个村委会的文化发展工作相对滞后,这与四个村委会地域因素息息相关。4个村委会地处偏远山区,远离城区,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落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可谓“群山环绕、清幽静谧”。因为地域限制,在完成常规性、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相对于城区文化工作的“热火朝天”,几个处于山区的村委会文化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水城社区已完成文化活动小广场及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堂琅、丰乐、中河、水城社区分别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而处于山区的4个村委会由于地域因素,只完成了基础性工作:终端站远程教育播放、农家书屋《文摘周刊》、《中外文摘》补充配送、农家书屋图书整理录入工作等。一些硬件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在几个山区村委会不能得到有序展开。
3.1 上级财政支持和经费投入不足
古城街道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文化站因缺乏资金支撑,开展文化活动的频率不高,古城街道文化场所被挪用、挤占的现象突出。村级文化设施则更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这一现象在山区村委会更为明显。
3.2 山区缺乏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
山区由于人口密度较小、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生活水平不高、外出务工人口多等综合因素,致使山区缺乏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民间艺术得不到传承与发展。以厂沟村委会为例,厂沟村委会位于古城街道的东南面,离县城16公里、辖五个村民小组、十九个自然村,从县城坐车(环山路、路况较差)大约需一个小时。据2016年村“两委”换届统计,全村有农户334户、总人口1199人,大学学历仅为18人,占人口总数的1.52%;高中学历77人,占人口总数的 6.41%;初中及其以下有1104人,占人口总数的92.07%,从以上数据可知,群众学历普遍较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且因为该村处于高寒冷凉山区,生活物资贫乏,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家人员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在家的老人既要看孩子、做家务、还要忙田地里的农活,且居住分散,交通闭塞,无时间、无条件、无能力参加更多有益的文化活动。这是限制该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年龄结构失衡,信息闭塞,生存压力大,缺少文化发展的温床与沃土,群众文化得不到长足发展。
3.3 农村文化人才严重流失,后备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
山区文化设施薄弱,文化工作难以开展,个人价值和专业能力难以体现,且待遇较低,且农村民间艺人从事的文化活动多是自发行为,经费筹集困难,往往因生活所迫而放弃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改从他业。由于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高素质、高学历专业人才,对文艺骨干的培养难度增大。
4.1 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古城街道山区几个村委会的财政扶持力度,硬件设施向村委会人口密集区倾斜。
4.2 深入村委会调研,挖掘人性真善美,结合古城街道实际,打磨出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让山区群众“有自己的精品”。
4.3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及古城街道办事处加大对辖区内文艺骨干及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减少辖区内群众文化发展不均衡带来的负面效应。
4.4 结合古城街道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文化扶贫”,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幅增加活动频次,实践“文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