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背景下乡村建筑人文因素研究

2018-03-07 11:56王祺叡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黑龙江人文因素

王祺叡(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建筑不仅是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建筑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也对人类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深入挖掘、宣传和提升,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广泛融合人文因素,对于全面振兴乡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黑龙江乡村建筑人文因素的表现形式

1.1“流民”文化

历史上,黑龙江曾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1860年(咸丰十年),清政府解除封关的禁令,鲁、冀、豫、晋、陕等省流民骤增。清朝亡后,“流民”潮居高不下,其中1927—1929连续三年超百万。随着“流民”进入,其文化风俗也随之而来,与原有文化相互碰撞、包容,并体现在部分农村建筑之中。现在黑龙江农村,仍有一批“山东屯”、“河北屯”,其建筑风格、形式上部分地保留建造者原籍风俗的痕迹。

1.2 民族文化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各个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差异较多,表现在建筑上则呈现了不同风格。最突出的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朝鲜族民居多为山顶式的青瓦白墙建筑,通常不建院墙而和左邻右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房屋平面多为矩形,有的设外廊;各居室由推拉门分隔,进门就可上炕。以木构架承重为住房构造。在一些地方住宅则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顶,瓦顶坡面略有曲线,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

1.3 外来文化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为邻,水陆边界长达数千多公里,受俄罗斯等外来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在哈、齐、牡等铁路沿线地区的乡村建筑中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在现存为数不多的俄罗斯乡村建筑中,其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无一不打上外来文化的烙印,如铁皮屋顶大多涂上彩色油漆,向四周延伸形成廊檐。屋顶上开有天窗,屋内分为客厅、居室、厨房等,多砌有取暖的火墙。一些房屋的四周砌有院墙,庭院内栽植有各种花木,后院建有畜圈、地窖和库房。

1.4 军垦文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0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至今已有4000多万亩耕地、100多个农场、数百个职工生活区。60多年来,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人文因素,镌刻在其各种建筑中,不断地融合,不断发展,但军垦文化仍是主体,整齐的房屋、整齐的院墙、整齐的道路,宛如正待出征的方队。此外,在一些乡村建筑中,还有比较明显的森工文化因素:红砖红瓦,柳墙木门,掩藏在森林深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令人神往。

2 黑龙江乡村建筑人文因素基本特征

2.1 丰富多彩

在黑龙江省数几百万套乡村建筑中,尽管地域、历史、民族有所不同,但是各地建筑的人文因素都呈现出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多样化、多元性、丰富多彩。一个富有特色建筑就记录着一段的优美历史,特别是现存年代较为久远的如横道河火车站等乡村建筑,甚至其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咏诵着一个个穿越时空的动人故事,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既使是在同一乡村建筑中,其所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也往往包含着许多文化,或者多种人文因素同时交集在一起。

2.2 历史悠久

黑龙江省历史较为悠久。3000多年前,黑龙江进入青铜时代。这里还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深耕和积淀,乡村建筑中人文因素熠熠生辉,成为黑龙江文明进程的一座座丰碑。现存的宁安市渤海镇的兴隆寺,始建于康熙初年,是一组清代寺院建筑、旧址为渤海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刹灭,但大石佛等犹存,故称石佛寺。今存马设、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王圣殿等五殿,建筑规模宏伟,文化价值很高。

2.3 空间广阔

黑龙江幅员辽阔,自东向西近千公里,从南至北跨越10多个纬度,平原、山川,以及江湖,五谷、牛羊,以及森林、草原,既层次分布,又相互交集。这种大空间跨度,多样化地形构造,不仅直接导致乡村建筑的多样性,也使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具有多元性。如牡丹江地区的乡村建筑和大庆地区就有所不同,朝鲜族的乡村建筑与鄂伦春族也有差别,其建筑中所表现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就不一样。

2.4 融合性强

黑龙江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省份,移民与原住民一起躬耕于白山黑水,渔猎于江河森林,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也打造了众多具有黑龙江乡村建筑文化。主要有中外融合,在全省乡村建筑中,中华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包含俄罗斯、犹太等“洋”文化的痕迹;南北融合,在相当一部分乡村建筑中既包含着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人文因素,也有赫哲、达斡尔、鄂伦春等文化痕迹; “汉”“土”融合,包括汉族在内的50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多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族和世居龙江的土著文化融合发展成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农业文化,并较好地体现在乡村建筑之中。

3 强化乡村建筑中人文因素的思路

应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建筑中的人文因素,切实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作用。

3.1 注意在乡村建筑中植入文化

首先要在规划中注入文化,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乡村建筑规划之一阶段就把文化这篇文章做足、做好。其次要在设计总注入文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选聘那些设计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力争在每个细节中都浸透着文化;最后要在建设过程中注入文化,精益求精,把乡村建筑做成精品,做成文化,力求流芳百世。

3.2 注意在乡村建筑中突出特色

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安徽宏村,浙江西塘、福建赵家堡等古村虽经千年岁月,但仍魅力永存,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因素则是核心因素。但恰恰相反,一些地方在农村建筑对历史文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一些村庄缺少灵魂,缺少特色,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在乡村建筑中注意强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这一因素,因地制宜,切实增强可持续;切忌千村一面,百村一色。

3.3 注意在乡村建筑中保护与开发紧密结合

与南方一些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开发较晚,像宏村,西塘、赵家堡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比较少,即使有一些古建筑,也比较零散,不成规模,但也更显其珍贵,必须切实保护好。安徽宏村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旅游等方式对传统村落和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经验在乡村建筑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广。

3.4 注意培育和打造产业

通过积极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建筑,打造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更要蓬勃发展,各业欣欣向荣的乡村。应注意两个结合。一是要注意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要根据当地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到以业建村,以业活村,并以此形成一大批实力较强,特色明显的专业村。如酒村、水村、果村、菜村。二是要注意同张扬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俗话说,隔山不同俗,过水不同音。即使在很小的区域内,也会存在不同的文化与传统。因此,在乡村建筑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掘本地的特色文化,充分体现出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切忌同大城市一样,贪大,求洋。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县市农村经济社会统计概要2016

[2]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现代设计中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2010

[3]饶平山:西递民居建筑环境艺术的风水研究[J]装潢2004

猜你喜欢
黑龙江人文因素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解石三大因素
人文绍兴
黑龙江弃风博弈
人文社科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