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07 11:13易昌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力量互联网+服务

易昌松

(南通开放大学,江苏南通 226006)

随着我国公民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已很难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明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互联网+”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公众不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还是各项公共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活动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途径与方法是 “互联网+”时代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探索的问题。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是指政府组织以外的社会组织与个体,如民营企业、非营利机构、群众团体、公民个体等,凭借具备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而言,社会力量的参与具有多重现实意义。首先,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多元主体。社会公众是文化创作的思想源头,是公共文化的活宝库,既是文化创新的参与者,又是公共文化的传播者,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不可缺少的人力、物力与技术支撑。其次,社会力量的参与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再次,政府文化机构与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合作共享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缓解社会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然后,社会力量提供的优质商业文化服务,如旅游景点、书店、电影院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最后,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是大趋势,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实现公共文化大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必然结果。

2 “互联网+”时代地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全面到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和大众参与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1 地方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开始就确立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近几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原则,并细化了工作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地方性的激励政策、保障措施尚未完善,各类社会力量缺少必要的引领与有效的激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2.2 管理观念尚待进一步转变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当下,一些文化主管部门尚未实现由“主办、包办文化”到“主导、治理文化”的观念转变,过多地直接包办文化,影响公共资源的共享,不利于市场运作的机制建立,其结果是增加了政府财政投入,却难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2.3 多元参与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的,人力、资金、技术不足往往是其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社会力量开始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但是,许多社会力量苦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与现行的运作机制无法对接,始终徘徊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大门之外。因此,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需要逐步拓宽,深度需要持续挖掘,形式需要不断丰富。

2.4 服务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

当前,政府购买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政府行政机关、部分事业单位、财政经费支持的群团组织,非营利文化组织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较少。以致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主体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不平衡,总体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大批量培育和发展。

2.5 评价与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群众满意度和实际服务效益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两个衡量标准。当前,以需求为导向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缺乏,以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完善,无法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

2.6 网络支持服务平台急需完善

“互联网+”时代,人们早已习惯并善于通过互联网发现需求,开展工作。然而现行的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缺少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一站式支持、集中管理和监督等功能。

3 “互联网+”时代地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具备了互联网思维,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开始由“消费者”视角向“参与者”、“实践者”视角转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共同需求,是实现公共文化供给的社会化或全民化的必要手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需变革传统模式。

3.1 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配套政策体系

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及指导下,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保障措施及管理办法,创造公平的准入环境,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与运行保障。制定、完善扶持政策,优化服务购买机制,精简相关审批手续,培育社会文化服务力量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建立严格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对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

3.2 加快观念转变,促进职能转变

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职能的转变,留出舞台让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管理部门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公共文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的建立、供求关系的研究等宏观层面上来,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最终满足群众消费、参与和实践公共文化的需求。

3.3 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规划引领

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应强化规划引领,有效避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由指定的部门统筹,从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公布一个时间阶段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项目建设计划、相关政策及参与办法,注重文化事业单位与社会力量的互动与互补合作模式设计,吸引有资质与能力的社会力量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参与服务。

3.4 健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文化管理部门要在政府主导下,不断探索、创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率,激发本地区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创造力。文化管理部门可以面向社会征集文化服务的购买对象,也可以精心培育各专业领域社会团队,运用好市场机制实施竞争性购买。由指定的部门统筹,将当地年度拟委托承办的文化活动项目及承办方式公布,公开征集承办单位,通过资格审查和公平竞争,确定承办机构,并实施规范的过程跟踪管理。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合理运用体系化的管理办法与评价标准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方法、渠道以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定期总结经验并逐步加大委托承办项目的范围,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3.5 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挖掘深度,丰富形式

通过不断拓宽参与渠道,让更多有能力的社会力量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投入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格局。通过经济奖励、精神鼓励、政策扶持、专业培养等多种手段,引导各种社会力量以不同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要不断创新政社合作模式,增加服务项目投放量,挖掘服务项目参与的深度,培育社会文化组织承办重大活动的能力,全面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类资源短缺的矛盾。

3.6 运用一站式网络平台,强化线上的管理与服务

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势必给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形成全新的面貌。在公共文化的社会参与方面,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对社会文化力量进行管理并提供支持服务。包括提供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法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条件、激励政策、保障措施、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查询,发布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通告,收集和发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需求,对各社会力量分类定级管理,办理资质核准以及业务审批手续,对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服务项目评价与监督,提供专业培训与指导工作以及收集用户反馈建议等。通过一站式网络管理平台,首先,可以精准定位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高度匹配;其次,可以全方位传达政策措施,帮助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明确目标、发展方向与工作思路;然后,可以精简、明晰各项审批手续,为政府帮扶、培育各类社会力量提供了便利,为社会文化机构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最后,为全民参与评价与监督创造条件,对服务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价,对服务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

3.7 注重社会参与的舆论导向

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本地各类媒体作用,将社会力量参与的服务项目信息公示,获取民众评价,形成社会监督机制。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案例、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通过召开表彰会等形式奖励、表扬先进,扩大社会影响,激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4 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公益供给系统,是一种共享机制。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为保障,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与支持服务,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格局的形成,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和发展动力。

[1]韩业庭.社会力量办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N].光明日报,2015-01-31.

[2]庞文.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研究,2017(6).

[3]吴理财,贾晓芬.以文化治理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48):239.

猜你喜欢
力量互联网+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麦唛力量 (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