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丽(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随着健身运动需求的不断提升,健身行业进入产业化发展时期,健美操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快速发展,高职健美操俱乐部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本文基于健美操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运行效率。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直接推动了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应用于健美操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都是基于健美操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合在一起,大家兴趣相同,具有共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健美操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针对性很强,有助于教师实施教学,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动也非常充分,成为学生提升健美操素养的重要路径。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初具发展规模,发展也相对成熟,健美操俱乐部班型也相对完善,基础班、发展班、提升班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健美操学习需求。不仅如此,“健美操俱乐部健身功能也相对齐全,它不仅能够达成学生健美的愿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健美操达到减肥、塑型等目的,从而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运动需求得到满足。”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从粗犷发展时期进入精致化发展时期,发展形式得到较大程度的突破,从传统课内健美操俱乐部向更自由的空间扩展,相应开设了课外健美操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健美操俱乐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运动需要,以及健美运动时间安排,自由地选择不同形式的俱乐部,实现学习、健身两不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对健美操俱乐部实施现状进行反思,从而针对健美操俱乐部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健身运动产业化背景下,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表现出多元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对于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功能定位相对狭窄。不少健美操俱乐部将功能定位在发展学生健美操运动技能上,不能根据健美操俱乐部教学形式,适度扩展教学功能,导致健美操俱乐部功能与学生健身运动需求的不相适应,需要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进一步转变实施理念,在提升学生健美操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高职院校俱乐部获得了很大发展,随着俱乐部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类型的俱乐部的纷纷涌现,学生对俱乐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俱乐部从粗犷型发展向精致化发展有效转变,突出地表现在俱乐部班型较为笼统,主要按照课内、课外进行划分,并没有根据学生健美操运动基础与兴趣爱好等,进一步细化俱乐部类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由于社会对高职院校存在的认识偏差,导致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然而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加大了健美操俱乐部管理人才需求,现有的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难以满足俱乐部管理与教学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自主管理又相对缺乏,高职院校俱乐部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学生的自主管理相对弱化,学生管理骨干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与社会俱乐部相比,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业与健身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与社会健美操俱乐部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灵活性,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运动需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灵活性不足,不能基于服务师生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健美操俱乐部的灵活性。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发挥自身的效应,得以有效实施,需要借助活动之力,扩大健美操俱乐部的影响力。但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活动开展明显不足,尤其是跨俱乐部的活动明显不够,这就导致健美操俱乐部缺乏开放性,难以实现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向更高层次发展,制约了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俱乐部建设的质量与品位。”高职院校师资与健美操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不少健美操教练是由体育教师兼任,一个体育教师可以同时兼任几个项目的俱乐部,教师专业化素养不高,“基于健美操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使健美操俱乐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了健美操俱乐部的有效实施。”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实施现状喜忧交织,需要我们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实施理念,树立全面发展观,进一步扩展健美操俱乐部功能定位。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立足于发展学生健美操运动技能,积极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帮助学生在俱乐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强化学生终身运动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扩大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使之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岗位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健身运动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学生运动需求多元化将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基于学生多元化运动健身需求,进一步细化俱乐部班级类型,除了传统以课内、课外的分班形式外,要进一步解放思维,基于学生运动需求、运动兴趣与运动基础等,开设不同形式的新型俱乐部班级。针对健美操运动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的学生,开设指导班,引导学生先入门,培养兴趣;针对有一定健美操运动基础与运动兴趣的学生,开设自主班;针对擅长健美操运动、兴趣高的学生,可以开设提高班,通过细化俱乐部班级类型,满足学生多元化运动需求。
学生参与管理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管理效应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基于管理现状,转变管理理念,建立起以俱乐部管理人员为指导、健美操教师参与、学生为主体的俱乐部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宏观指导作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对学生参与管理提出建议,并加强过程管理;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优势,积极培育管理骨干,并发挥管理骨干的辐射作用,在提升健美操管理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管理能力发展。
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灵活性原则,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彰显俱乐部便捷化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健美操服务。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班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俱乐部班型,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自主选择活动时间。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可供支配的时间不同,俱乐部要基于不同学段、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学生可供支配的时间,自由地选择健身时间;第三,自主选择教师,学生可以采用试听的方式,最终确定选择的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实施主要以健美操技能训练为主,基于健美操健身的活动开展不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动教学互动化,促进健美操俱乐部内部互动、跨俱乐部互动、社团互动等。通过俱乐部内部的竞赛活动,激发学员参与健美操俱乐部活动的热情;通过跨俱乐部互动,推动不同类型的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使不同的健身运动项目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社团互动,促进俱乐部与学生自发性组织的交流,从而使健美操俱乐部有机融入到高职院校各项活动中,提升健美操俱乐部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与热情。
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基于多渠道师资建设思路,寻求多样化路径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发挥传统学习培训优势。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讲座等,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其次,要利用网络学习渠道。网络成为教师获取知识、信息互动的重要渠道,在师资素质薄弱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开辟网络学习渠道,促进教师自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第三,根据需要引进高素质教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俱乐部发展需求,聘请专业教练员,并发挥高素质教练员的辐射效应,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总之,健美操俱乐部在推动健美操运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基于健美操俱乐部的优势,加强实践反思,针对健美操俱乐部实施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健美操俱乐部运行效率,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获得专业发展的同时,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