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历史小班化教学策略

2018-03-07 09:50:51于剑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班化高中历史历史

于剑锋

(海安县南莫中学,江苏南通 226681)

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时,学生的人数一般保持在30人左右,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特长可以得到全面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善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针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采取一种更具内涵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原则性,以及其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实际应用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大家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1 小班化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1.1 层次性原则

由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和知识储备等方面上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教师在施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大家不同的学习能力,制定出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在面对小班学生的时候,教师对于每名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互动能力以及作业完成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层的教学计划。

1.2 针对性原则

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精简性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仅仅要针对教材上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全面化的讲解,更应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性,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其布置相对应的训练内容,做好教学的科学搭配,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1.3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营造小班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同时,由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精简性,教师也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的趣味性学习意识进行引导,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像情景学习方法、电教学习方法、实践学习方法都可以进行应用。

1.4 建构性原则

在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建构主义是让旧知识之间产生关联的一项重要手段。教师在小班化的历史教学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目的,对新旧知识展开合理化的构建,完善学生的学习理解,为其提供更为充分的学习空间。像在对高中历史作业进行布置的时候,教师主要可以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出新旧历史知识之间的经纬网络,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意识。

2 高中历史小班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2.1 开展小组式合作学习

在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要想突显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点,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过度掌控的问题,应该主动承担其“促进者”的角色,履行自身的相关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式的合作学习。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小组式合作学习模式主要由提出学习目标、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历史问题、展示学习成果等几个主要的环节构成。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式合作学习的时候,首先是合理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其次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营造出一个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后则是要让小组成员对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在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就“中美关系解冻”的话题来展开探讨,这时可以为各个小组设计一些深入性的问题,比如“用列表格的方式说明中美在20世纪7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事件和意义”“分析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带来的意义”,以及“中美关于台湾问题是如何表态的”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大家互动的切入点。

2.2 构建交互式教学环境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的进程也被牢牢的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所以课堂环境逐渐演变为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构建出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学习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一些历史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直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在对“一国两制”的历史内容进行研究讨论的时候,教师不妨在小班课堂上,首先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内容,通过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展示,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七子之歌》,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像“阐述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和澳门问题的由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回顾和串联;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比如试着对比“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哪些?为何不在建国初期解决这些领土问题;最后,教师则要带领学生对这些问题内容进行回顾,训练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强化小班教学的质量。

2.3 创设有效的教学角色

同初中历史学习内容不同,高中历史课堂上会涉及较多的背景分析、具体措施推行,以及相关历史概念的解释等。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由教师来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展开分析和论证,针对一些历史概念,教师只是从其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尽管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终究会令学生感到乏味。为了改善这一教学情况,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角色,对整个历史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行改良。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给予教师更大的可支配空间,碰到一些理论知识的教学时,借助角色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进行细致化的讲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探究时,教师不妨让学生来扮演“雅典公民”,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来进行具象化的讲解,帮助大家在情境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雅典民主的运作程序,对其“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展开悦趣化的理解。

2.4 优化相关的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采取考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偏于总结性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过程性、形成性的评价内容。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帮助他们发现学习问题,了解学习不足,深入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在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之后,也为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可以将学生引入到评价体系之中,让各个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对各自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评定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在组内的学习表现,可以划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等级;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 “学习档案袋”,将其每一次的学习成果、成绩都装入档案袋,并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情况做出自评,对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最后则是教师要针对每一位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其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做出中肯的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抱有开放性的教学态度,从基础性的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其展开合理有效的教学引导,巩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1]苑全亮.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小班化教学[J].文理导航,2017(10):67.

[2]袁绍佳.小班化教学中高中历史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初探[J].云南教育,2016(Z2):59-61.

[3]钟雄光.高中历史小班化教学的四种策略[J].新课程,2015(7):97-98.

猜你喜欢
小班化高中历史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