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花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形态密切相关,当前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趋势来看,其人才培养目标均指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有赖于课程这一载体。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模块化改革,有助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国际劳工组织最先提出的课程模块化概念,在西方职教界被广泛使用,在我国主要用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过程中,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尝试对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从2013年国家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到2014年黄淮学院承办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实践探讨,以及“产、教融合发展”主题大会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达成的“驻马店共识”,再到2015年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1]1,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势头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从各项政策和相关会议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密切相连。可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成与败,据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成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突破口。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下,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如从单一学科合并为综合性学科或从专科升格为本科,以获取国家、政府更多教育资源支持办学,与此同时,大多数地方院校又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吸纳社会资源来化解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复制”“模仿”是推动地方高校发展的捷径,因此出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重点院校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2]21。众所周知,地方高校因其所属的地理位置来命名,我们通常冠之以“地方”二字来统称,从命名上来说是为了区别于一些老牌、重点院校的称谓,但从功能上来看,是为了更加突显服务地方发展的地域优势。可见,在办学定位上地方高校理应主动、自觉满足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地方各行各业培育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以此来撼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在日积月累的办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向多数优质的本科院校或重点高校的专业运行情况不自觉的“看齐”,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几近雷同。在转型发展趋势之下,这已经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这种专业设置的重复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明显忽视了区域发展的需求,导致各个专业布点猛增,人才培养规模过大,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又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工业、农业等区域性主导产业的需求。[3]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时期,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可让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有利作用。
从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整体的课程设置呈现出一定的课程体系的架构,有些称为“平台”或“板块”。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大致上可以归为通识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独立实践课程。从学科体系知识构建上看,此类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普适性,但地方特色尤其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独到之处则显得较为欠缺。因此,在兼顾普适性的同时,如何使其更具特色,并能做出地方高校特有的品牌专业,则是地方高校在转型期力图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应该思考的教改主题。
模块化改革的起点与归宿皆指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在减少教学内容重复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能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专业课程是某一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在空间、时间等方面系统性的编排与设置。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与优质的本科院校或重点高校有一定趋同性的同时,更应体现本身的特色与应用技术性。反观当前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还存有诸多问题。
一方面,受大多数重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地方高校会不自觉地出现套用、移植现象。反应在课程观上表现为以学科为导向,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穿针引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侧重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引导和建构,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却忽略了学生技能和理论知识实践性能力的培育。
另一方面,在转型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高校虽然能够及时修正之前的办学定位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不适应,但是,却粗浅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同起来,表现为提升专业技能课所占比重,如在专业必修课中增加舞蹈、琴法、美术等技能课的比例,同时在专业选修课中还增加了幼儿舞蹈创编与表演、幼儿歌曲弹唱、幼儿园绘画创编等。进而出现学生过分重视技能课程学练的情况,甚至给人以艺术类音乐、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也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错觉。
当前多数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都是以学科内容为划分标准自成体系,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为主线进行建构,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整合,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效率低下现象。
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由于课程都是以学科逻辑架构而来,通常情况下使得课程内容呈现为线性结构,各专业课程自成一家,相对较为独立,相互间的沟通、统合欠缺。如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以下简称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均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复现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法课程均有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关于课程要素的梳理,这部分内容通常各任课教师要花四到八个学时教授学生,每一领域都按照教学计划推进,从而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除了“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法课程之间出现重复、效率低下问题以外,其他专业课程之间也有此现象,如学前卫生学与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体育教育,在保育、健康教育活动卫生方面也有此类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组织形式,大都是以集体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专业理论课如此,一些专业技能课亦是如此;小组教学会在个别专业技能课中使用,如舞蹈课,但也只是偶尔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尤其是在专业技能课方面鉴于学生有无基础开展的个别化教学几乎不存在。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就教学手段来看,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利用黑板、粉笔填鸭式地满堂灌;一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课堂,教师往往拘泥于课件,无法横纵成体系进行讲授,个别教师出现只是将黑板更换为PPT的情况,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如课堂容量、信息量跟不上。此外,就教学方法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主要沿用讲授法,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使用较少。基本上能够引导学生就学前教育某门专业课程进行知识体系建构,但是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则不是很理想,不能较好地服务于实践。
课程评价反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实则为对学生的考核。但就目前地方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核来看,通常都是二级学院或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某门课程考核,进而汇聚成对学生在这一专业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评价方法多数能够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手段较为单一,多为知识考核,一般为平时作业和笔试,基于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运用较少。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过于传统,且结构化程度较低。
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所秉持的一种理念,不同的课程观,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整体的推进方向。因此,在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化课程模块化改革伊始,各地方高校需要在课程观念上做出转变。一是要从重视课程学科知识体系或学生技能锤炼转向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再是固化的,而是开放形态。专业课程各模块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研究前沿进行完善,专业课程模块处于不断组织、应用过程中。坚持动态发展,以社会需要为先导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服务水平,以化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应持有可持续发展的姿态,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发展提供源动力。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学生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要求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构建基础和平台。[4]作为一种职业的职前教育,其课程设置不能简单地指向学生将来的就业,还应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链接点。
从多数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通常情况下,地方高校习惯于从专业学科性质出发来组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将其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个别地方高校在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基础上,细化出了专业方向课程,然而以学生能力培育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仍然较为少见。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是指通过对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社会团体机构(教学实践基地、幼儿园、社区、早期教育机构等)进行广泛、系统的调研,根据市场所需对学前教育专业能力进行要素化架构,将相关程度较高的能力要素梳理出相关的能力群,并找出与其对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项目组建成模块,再由多个模块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建构成模块群。
在尝试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中,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视阈,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结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考虑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培养等的要求,还应制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标准,使其更具科学性。据此,应围绕具备一定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相关技能技巧,掌握保育、教育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通过相关能力的交叉点构成能力聚集,进而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模块化组建。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其课程的实施推进必然要突出能力的培育,如此,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相当大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隐性知识学习的四大要素。[4]所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用能力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情境建构”和“知识表征”的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教师而言,其角色更应该是学生认知、能力建构的助手、创设者,诸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将常用常新;就学生而言,其专业归属感更强,在认知、能力建构过程中主动性则更加突显,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法、试做实操法、课堂对分等将常做常新。
此外,大学专业学习的藩篱要攻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真正用起、用好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合作育人、“师徒制”等方法,也不失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举创。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教学的完成,不再单一的是学校二级学院的老师,还可以是社会、幼儿园和学生个人等。因此,评价主体要从单一的学校考核,向多元相结合做尝试。[5]其次,评价的方式,不再拘泥于笔试,可以是项目答辩、实操展示、过程管理、活动设计等多种形式,在成绩评定时更加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考评。最后,课程评价不只着眼于学生职前培养的综合考核,还应诉诸于学生将来可能发展的潜力评估,以为其终身发展或将来就业后的岗位抉择提供自评依据。
综上,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从学前教育专业上来看,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模块化组建,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念、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方面因势利导,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改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1]杨娟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2]梅友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21.
[3]吴建伟.河南省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J].科教文汇,2013(1):40-42.
[4]能力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设计——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51-53.
[5] 朱亦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初探——以株洲市幼儿园师范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