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高华,詹小颖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地方高校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明确,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的紧迫性毋庸置疑。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随着高校转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占我国本科高校约30%的新建本科院校均确立了“应用型”这一明确的办学定位。“应用型”办学定位涵盖三个层次:一是高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三是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其中,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含义较为明确,但第三层次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在我国仍处在不断探索中,模式的理论依据、条件与障碍、实践形式等问题成为目前大多数转型本科高校高度关注和探讨的热点。
本文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趋势背景下提出协同育人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新的形态,其多样化形式对于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抓住地方院校在转型中无法回避的瓶颈问题,促进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的顺利转型改革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协同育人模式在探索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机制、引导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出特色、提高广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水平等领域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
纵观国内外既有研究,均将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界定为多元化的主体共同参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和运行制度保障等人才培养的诸多系列环节,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多方主体合作育人模式,共同发挥协同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潜在优势,以获得最大化协同效应。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最重要的主体,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其他高等院校作为协同主体。国外“协同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思想理念与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极为相似,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新加坡的校园工厂制育人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国内对高校与社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既有研究极少,笔者于2016年9月在中国知网以“协同育人”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匹配栏选择“精确”,时间不限,共检索出 42 篇文献,其中与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相关的文献不多,仅有25篇。高校实践育人的既有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协同育人的一种模式,但既有研究仅从企业与学校合作层面进行具体学科和专业合作的探索,表现为初步协同、单一协同,既有研究对多主体的协同、对协同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及更深层次探索则极少涉及。在目前我国600多所高校转型的趋势下,协同育人模式逐渐引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一个创新的理论概念,同时也成为应用型高校与转型政策密切相关的话题。
综上,国外有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给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以美国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已进入成熟阶段,理念已普及,系统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已形成,创业型人才已从大学中源源产生,并取得了显著的创业效果。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实践上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充分;理论研究正处于由概念解析、渊源探讨、重要性阐述向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探讨的过渡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范式”与体系的“规制”尚未出现,缺乏将二者进行具体融合的深入研究。因此,既有研究尚未解决二者有机融合的问题,两者“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从专业教育分析的角度,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财经类专业为例,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视角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谓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协同政府机构、企业、行业、其他高校等多个主体,通过相互合作与配合,依托多种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开发、实践实训、教学方式改革、制度保障机制、就业创业等环节协同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与跨区域的整合与运用,充分发挥协同系统中各主体的最大优势,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激发最大的协同效应[1]。协同育人模式能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了多样性、个性化与职业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途径主要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协同育人模式的多样化选择: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政(校地)协同、校院(所)协同、院校行业协同等,各转型高校应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特色和定位分类推进[2]。第二,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和途径。作为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改革,需要有高校的顶层设计、统一的思想指导和整体推进,尤其是在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构建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化保障。第三,实现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对模式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现实掣肘要有预判和应对措施,主要包括经费投入、政府支持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构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体系的核心部分,应构建专业性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互嵌入与渗透的课程结构。一是完善专业学科渗透的创业科目课程,在专业学科教育中,修订和调整培养方案,将创业基础课程纳入通识课程平台;将专业性创业课程纳入专业课程;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嵌入和量化创新创业活动课程。重视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增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扩大创业类课程覆盖面。三是推进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探索将适应行业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持续更新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支撑环境体系是协同育人模式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它包含三个维度的支撑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第一,学校支撑环境应有效构建起适合协同育人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及适配的实践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第二,以学校支撑环境为主体,提高各种机制协同创新和过程管理的效率;第三,在整合学校、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主体资源的改革过程中,应构建多类协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协同育人模式日常化运行的保障与约束机制及协同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和支撑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
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还亟需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构建绩效评估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它包含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的定位、评价客体的构成、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估结果的反馈等构成要素。其次,结合定量评估对协同育人模式整体绩效进行综合定性评估,基于绩效评估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进行育人模式运行中相关环节的调试、完善、修正以实现可协同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只有加快转变观念,与地方政府、企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梧州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与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合多层次的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平台,谋求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发展。
2014年以来,梧州学院积极探索协同育人办学新模式与新机制,并启动了“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计划,形成了学校与社会协同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实验平台与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和深化学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梧州学院探索了以下几种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3],对广西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改革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农业生产中的缺水地区。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密切联系在一起,农业发展离不开充足水资源的保障。水资源缺乏是原州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缺水也严重限制了原州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随着经济发展,原州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各项资源的需求。此外,原州区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很严重。当人们基本生活用水的需求都难以满足时,农业用水更会受到限制,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十分必要。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不仅满足地区经济健康发展需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探索梧州学院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与所属行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模式,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建设行业学院,并逐步形成行业学院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与合作效益评估机制。例如梧州学院与世界大型知名企业微软共同成立了微软IT行业学院。同时,与深圳微软技术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鹏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使得在校学生能参与真实的软件项目开发,提升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微软IT行业学院按照微软公司的人才需求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训实习等环节上均进行了应用型创新,每门核心专业课程由微软公司提供5个来自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案例,将实际的行业市场需求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凸显了鲜明的面向行业特点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梧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也是梧州学院首批转型试点专业,近年来力求在人才培养上凸显办学特色。在梧州学院“政校企”联盟成立大会上,该专业与深圳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通过邀请软件行业工程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了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软件工程II(团队级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有高度的软件工程行业特征、工程技术性强,体现软件工程开发实战情景。
近年来,在行业学院模式中受益的学生已超过600人,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共获得广西赛区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36个。此外,学生还积极参与老师的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及村卫接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疗卫生行业云计算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医疗卫生行业软件,协助地方政府建立了医疗卫生行业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成为广西第一批同时能够与基层医疗管理系统以及省级平台无缝对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基础上,牵手实体企业,将市场引入学校,将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进行了校中厂与厂中校模式的探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9月,梧州学院与广东河源天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已建立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意向。针对梧州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双方正式尝试探索了“校中厂”模式,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订单与市场销售由企业完成,梧州学院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并由双方共同管理校中厂的运行,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多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同育人。
为了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梧州学院积极推进“厂中校”建设。2015年,梧州学院先后与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分别建成了厂中校、将专业课程“教室”搬到企业,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经验的积累,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实现学生的实训和就业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在“厂中校”模式下,梧州学院与企业在合作中共同开发了6个专业的7门核心专业课程,完成了4个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根据企业工程实际案例,成功地实施了嵌入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对接生产单元操作与课程章节模块,针对性嵌入工程实际案例,实现了理实一体化。
在电子商务迅速改变商业活动方式的背景下,梧州学院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性优势资源,与校外多方机构与企业共同推进了电商实战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电商人才。2015年,梧州学院与阿里巴巴天猫、广东蛙人网络科技公司、梧州市网商协会、梧州市工业园区、梧州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梧州市商务局等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达成建设梧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服务实践基地的协议,为梧州市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具有高度商业性、开放性和专业性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该电商服务平台的运营团队由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及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外运营和维护,为梧州市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有利于梧州市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人工宝石和农副产品的走出去。
“电商实战”模式通过需要较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同时,梧州学院还通过建设校内电子商务园,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了实战机会,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同时对接梧州市工业园区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真实项目,设置物流、营销、跨境电商、财务管理等工作岗位,辐射到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经贸、财务管理等专业,带动专业群的转型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培育的育人模式,以具有创业创新基本素质特征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创新能力上具有突出的素质特征,是应用型转型改革的重要路径。
梧州学院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的进程中,依托协同创新平台,积极与梧州市政府进行协同合作,在舆论导向、融资支持、政策制定、服务体系与部门协调等方面作出共同努力,通过多渠道来集聚优质创新实践资源。自2015年初以来,梧州学院以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创业基地平台,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截至2016年12月,梧州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已引进大学生创业项目500多项,已正式注册的在校大学生微型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已经有20多家正式立足市场,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有300多个,直接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目前,梧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已成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及广西首个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在地方政府的协同下,建设成为梧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践行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为梧州学院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发展和就业的平台和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结合专业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和特征。梧州学院近几年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需求导向型的创新型社会服务模式,使得高校与政府、社区、行业、企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协同发挥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例如,梧州学院成立了法律援助高校工作基站,由在校学生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基站团队深入梧州市城市社区及县乡镇部门,并协同基层法庭、检察室、乡镇司法所等机构建成稳定的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长效的实习见习、顶岗助岗的实践实训机制,充分发挥出法学专业的资源优势,在校期间能通过体验检察官、法官、社会律师助理和人民调解员等真实职业角色。
在社会服务模式下,梧州学院法学专业实行了“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基地分段教育(校内实验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分工教学(专业教师+实践导师)、双证教育对接(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板块教育联动(通识教育+专业模块教学)、双品牌教育拓展(法务助理实习+模拟实战实训)。
为了在应用型转型改革中进一步明晰协同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理念,梧州学院协同地市、企业、高校及相关产业行业等多方资源开设了协同育人大讲坛,广泛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层、高校著名学者及行业专家到校作讲座,通过大讲坛,让在校师生从多个渠道了解市场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及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的认知度,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在协同开放的理念下更加突出学生的应用型能力要求。至今为止,梧州学院“协同育人大讲坛”已经举办了约200多期讲座,为师生创造了与政府、企业、行业、其他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渠道,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激发了学生对国家宏观经济、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极大的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7):5-9.
[2] 王素君,吕文浩.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60.
[3] 谭永军,李远林.梧州学院 创新铺就跨越发展路[EB/OL].http://gx.people.com.cn/,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