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琦
(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对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高校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地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校园内,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另一类是发生在校园外,但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的思想受到波动和影响从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随着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高校不确定因素增多,突发事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处理好高校突发事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是任何突发事件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突发事件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难以预料的,往往会突然爆发,这会让高校管理者感到措手不及,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2]。
突发事件一旦在高校发生,在互联网迅速发达的今天,作为大众舆论关注的焦点,就会通过网络媒体、通讯工具以及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等渠道传播扩散开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有可能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曲解,这也对高校管理者处理突发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如果处理不得当,不仅会对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不良后果,而且还会使事件进一步扩大化,给学校的稳定和谐带来隐患。
大学生是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这是区别于其他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学生思想活跃、接受和吸收新事物较快,但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缺乏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具有较大的情感波动性,外界各种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对高校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内容还是政治理论、“三观”教育这些方面,而对于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应急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突发事件也就没有纳入到教育内容中,导致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战技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没有主见,容易信谣听谣传谣。一些学校有时在突发事件方面也有应急训练,但大多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调查,发现虽然高校设置有保卫处、学生工作处等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但这些部门很少专门对学生进行过应急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在评估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时,只有两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准备充足,一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准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准备的不充分”[3]。这有力地说明不少高校缺乏危机意识,尚未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青年优秀教师不足,他们在高校的主要精力大都投入到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或者行政工作中。二是专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于许多辅导员都是到高校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才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相差很大,再加上他们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造成他们做辅导员工作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有所欠缺。三是不少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仍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处理突发事件只是学校安全部门或者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据新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除了讲授传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外,教育的内容还应该涉及到安全应急方面,尤其要把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纳入到教学当中。在安全应急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实际演练。“实际模拟突发事件的发生,学生亲身参与,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更好地应对真实发生的突发事件”[4]。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搞清楚发生的根源,突发事件也不是不可以防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要多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情况,尤其要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状况,及时引导出现的问题,把突发事件消弭在开始阶段。为了防范突发事件,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工作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真实意见、看法,建立突发事件事前预防的工作机制。同时,在突发事件出现后,高校要汲取事件发生的经验教训,做好事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建立事后引导的工作机制。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防范突发事件的主力军。高校要建立中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要通过青年教师入职后的岗位培训以及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与实战技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突发事件面前,高校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调动学校其他教职员工的能动性,使他们也多关注突发事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突发事件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扩大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队伍。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也在发生着诸多的变化,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其中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突发事件在高校会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中不但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而且要建立联动机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从而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