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献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 47306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与能源一样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社会的竞争既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知识信息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知识信息的开发者、传播者和利用者,大学生的信息水平和信息能力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于信息能力的定义,现在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说法,一般来说,信息能力就是指以信息意识为前提,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一种综合掌握灵活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指从各种信息源中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信息资源总量急剧增加,信息传播渠道也越来越丰富,要全面准确无误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难度相当大。因此,必须熟悉了解各种信息源,熟练准确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各种检索语言,熟练使用信息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能从各种庞大繁杂的信息中正确地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信息识别能力是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主要是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甄别分析、实事求是的评判、客观公正的评估,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这种能力一般通过经验识别、工具识别和理性识别三个层次,通过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正确地判定信息的效用和使用价值。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已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获取的各种信息,往往是繁杂无序的。为了方便利用,必须把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把大量的信息规范化、系统化、条理化、有序化。过去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手工制作卡片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类处理,现在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海量信息处理。可以用分类法,按学科知识体系把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比如按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归类排序。也可以用主题法,按事件、问题对象等进行处理,如按“一带一路”、中共“十九大” 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进行排序整理,方便以后信息的使用。
获取信息拥有信息,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信息利用能力就是指在不违背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和信息道德的前提下,将获取储存的信息应用于实践,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信息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敏感上,经常关注与自己所需内容有关的信息,一旦发现,随即加以利用,时刻留意新的信息,把那些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创造性地利用信息。
信息创造能力是个人信息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信心能力的核心。信息创造能力就是指人们在已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经过信息的处理、存储、利用,发展新信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分析概括能力,在纷繁的信息中分析概括,找出共同规律,按照信息规律发展创造新信息。信息交叉组合能力,把某类事物的不同元素予以交叉,重新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信息。任何事物信息的有性能、形状、材料、式样、时间、空间等元素,这些元素经过相互交叉、渗透、重新有机结合, 便会创造出新信息。另外具有信息转换移植能力,利用某种事物信息中的原理和方法,移植到另一种事物的研究之中,从而创造新信息。具有信息联想能力,即善于利用已有信息,触发思维火花,启迪联想性思维,而创造新的信息。
信息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较高的信息能力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也是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应重视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构建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是大学生置身于校园信息氛围中,在潜移默华中提升自身的信息能力。高校应加强校园网和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校园网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交流活动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信息交流也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多点建设,加强校园网网上资源建设,增强校园网生命力。信息政策是校园信息环境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制定有关的信息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构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作用,尽可能多地建立网络型电子阅览室,建成“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室”,使大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和开展自主式学习,从而达到充分锻炼信息能力的目的
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掌握利用文献与信息的技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设信息检索课,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知识检索教育。对大一新生采取多样化的新生入馆教育,进行信息基本知识及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使大一学生基本上了解文献信息知识,对文献信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大二、大三学生, 要进行专业类信息检索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详细介绍有关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文献和信息检索等基本概念,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技术、检索语言和检索策略等基础知识,以及文献增长及老化规律、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使学生正确掌握和使用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网络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方法,电子图书的检索与利用,国内外硕、博士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全文获取、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多媒体学术资源及其使用等等。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面临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就业问题,要强调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把信息技能应用到专门学科中去的能力,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
加强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与信息教育课程的整合,把各门学科知识的教学与信息知识、信息理论、信息技术的教学融为一体,在各门学科知识学习中,提升信息能力。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课程学科特点,为学生设置情景任务和研究课题,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方式,一起讨论分头完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获取知识信息,协作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时段完成任务的情况,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大学生文献信息查找的情况,文献信息的筛选情况以及问题讨论,文献信息综述能力等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判定学生成绩的等次。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设置和多途径的考核方式,指导大学生查阅各种信息资料,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查检能力,提高他们利用文献信息资料、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