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运探究

2018-03-07 06:13王健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民族化民族音乐钢琴

王健健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陕西宝鸡 721000)

自上世纪20年代,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个钢琴系开始,钢琴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使钢琴教学中能够突出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特性成为大家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任何一门艺术在经过地域移植后,都会被嫁接新的元素和内涵,这种异于本体和其它众多地域的新特色,就被称为民族性。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与西洋音乐理论及创作技法的结合中,最终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而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体现民族化不单单显现在艺术实践中,也是在艺术理论中需要探究的问题。从钢琴曲目的演奏教学到创作教学,都需要融合诸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元素。那么如何才能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实现民族化教学呢?

1 我国钢琴教学民族化现状

钢琴教学的民族化,是指作曲家和演奏家创造性地运用钢琴这一乐器,在学习和借鉴西方钢琴艺术的同时,充分利用钢琴教学这一环节,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创新,运用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来实现反映本民族的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思想和情感这一目的。当前,我国从专业院校到教育机构的钢琴教学模式仍以西方钢琴教学体系为主导,其理论和教学模式深深影响着钢琴演奏者和学习者,有悖于我们所期望的中国钢琴教育需要民族化的要求。而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文献匮乏,成为阻碍钢琴民族化发展的另一个原因。钢琴民族化的教学需要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现状。

2 我国钢琴教学民族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钢琴教学民族化发展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受西方钢琴教学模式的影响。从钢琴被引入我国那天起,就是伴随着西方音乐创作理论、技法、审美而被带入的,甚至是钢琴教学模式采用的都是西方钢琴教学体系的固有模式,教材更是以国外钢琴教材为主。这些钢琴文献虽然经过了长期教学实践检验,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但同时也会导致我国钢琴初学者形成西化听觉审美习惯,影响到他们今后在音乐审美上的趋向和对民族元素的重视程度,极不利于我国钢琴教学的民族化的发展。

2.2 受钢琴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因为从学习之初,教育者自身接受的就是西方钢琴教学模式,思维定式和审美观中已经深深渗透着西方音乐理论和审美。由于这些教师过多地接触西方教学模式,受到中国钢琴作品熏陶过少,极具倾向于西方钢琴作品的演奏,在钢琴教学民族化的问题上也是浅尝辄止,这使得中国钢琴作品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

2.3 受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匮乏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数量规模和水平质量上,与西方钢琴文献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融入中国民族性元素的作品少之又少,体裁也不够丰富。这导致在钢琴教学中,尤其是高等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中缺乏民族作品教材,学生也很难广泛接触到的不同类型的民族作品,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知之甚少,甚至不感兴趣。

2.4 受缺乏民族乐感培养的影响。教师在钢琴教学实践总是很重视技术的训练,用各种技巧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但在乐曲的艺术表现和挖掘方面,显得不够重视。学生拿到曲谱后也只想着如何实现技术方面的突破,而对中国传统器乐的音色如何模仿、技法如何体现根本不重视。加之在练习西方钢琴技巧的作品时,对其音乐的和声、曲式等要素形成了思维定式,这种学习习惯和审美偏好也会影响民族乐感在钢琴学习中的培养和体现。

3 解决我国钢琴教学民族化问题的策略

中国钢琴教学的民族化发展缓慢,所要面对的问题多而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事钢琴教学的工作者不懈地努力。针对以上几种影响钢琴教学民族化进程缓慢的因素,我们可以推行以下几种措施,以促进钢琴教学民族化发展进程。

3.1 结合中国民族特点,在以往固有钢琴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置适合中国高校音乐专业实际需要的中国式的教学模式。西方钢琴教学对于偏重技术和方法的钢琴初学者比较有针对性,也有经验可寻。但对于大学钢琴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缺陷。以往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只是追求单一的技能训练,一味强调技术过硬,显然这种教学目标已经不能再适应钢琴民族化发展的要求。高校钢琴课教学一方面要求基本功,另一方面应该与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合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新模式。为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要求单纯技术的同时,渗透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增加教学内容的目标,扩大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实现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3.2 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理论修养水平。钢琴的学习在最初阶段承续性很强,往往众多老师采取相似的教学理念,师生间也一脉相承,结果全都是单一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法。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大胆改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音乐理论素养,扩展文化视野,增加诸如中国钢琴作品欣赏、中国钢琴教学法、中国钢琴艺术史等民族钢琴艺术理论的学习。有了深厚的民族音乐理论功底,其音乐修养水平自然提高,音乐作品中民族性的音韵提炼和钢琴的音响也就能发挥展示出来。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艺术体验与钢琴演奏实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民族情感和音乐意境完美融合。最后还要把音乐周围的文化脉络渗透到钢琴音乐中去,把文化背景和创作理念融入到演奏中去。重视这些隐含的非音乐性的文化因素,对钢琴演奏和作品创作的民族化倾向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3.3 鼓励钢琴教师积极创作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钢琴作品,并作为教材运用到教学中。我国有大量民族音乐元素,这些历史悠久、题材广泛的素材将是钢琴民族化教学的源泉。把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融入到钢琴教学实践中,是解决钢琴民族化教学的一种措施。教师要积极运用民族音乐素材,特别是当地具有地域特点的音乐元素,结合中西创作技法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华民族风韵的钢琴作品。既弘扬了民族钢琴艺术,又使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更增加了民族化的教学内容,可谓一举三得。例如,根据民族音乐《梅花三弄》改编的钢琴曲,古朴深沉而不失儒雅;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钢琴曲《兰花花变奏曲》激越悠扬;钢琴曲《春舞》饱含维吾尔族风格;钢琴组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充满了辽阔深沉地内蒙古特色。借鉴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创作,并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极大改善民族钢琴作品数量匮乏,传播不力的现状。

3.4 传播民族文化、激发民族情感,加强对外交流。中西方音乐在理念、思维、审美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恰恰推动了钢琴教学民族化发展进程。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意境之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因此在我们的钢琴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民族艺术内涵,提升民族情感,增强其弘扬民族音乐艺术的责任感。此外,教师鼓励学生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入手,多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民族文化,创作具有民族精神的钢琴作品。同时我们还要重视与国外钢琴音乐艺术更多交流,一边学习一边积极传播本民族音乐文化和艺术,让更多的文化群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现状,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宣传作用。

高校钢琴教学如何向民族化发展,这个问题需要众多的钢琴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到答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大钢琴艺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创作具有民族神韵的钢琴作品,引导学生搭建多元化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修养,拓宽知识结构,丰富钢琴文化视野,在不断改革中弘扬中国钢琴音乐,积极推动高校钢琴教学民族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民族化民族音乐钢琴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纸钢琴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