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

2018-03-07 03:16李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春蚕养蜂人编导

李婷婷

(常山县文化馆,浙江常山 324200)

引言:舞蹈(dance)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早产生的艺术性质之一。它以人体为媒介,通过有节奏的动作进行人情感、理念的抒发;进行社会实际生活现状、生活追求、生活期望的有效反映。舞蹈动作并非是单纯的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思维,是对人类文化内涵的外化。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而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舞蹈、学习舞蹈、创作舞蹈、发展舞蹈。基于此,有必要加强舞蹈作品的分析即舞蹈创作的探究,为舞蹈事业的长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优秀舞蹈作品分析

在舞蹈发展史中,优秀的舞蹈作品众多,本文主要以民间群众舞蹈《春蚕》、西藏现代舞剧《香巴拉》、现代舞蹈《养蜂的小妞》为例,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1.1 《春蚕》——基于舞蹈的真情诉说

舞蹈作品《春蚕》是著名艺术家高兴,根据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蕴含的精神与情感,编导而成的民间群众舞蹈。舞蹈借助“春蚕”所蕴含的奉献精神,诉求对崇高品质的追求与敬重。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编导以富有生机、活力的妙龄少女为主演,凸显舞蹈艺术审美性的同时,强调舞蹈主题所蕴含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桑叶包裹少女出场的设计,营造出“春蚕破茧”的意境,凸显“春蚕破茧”的艰辛、痛苦以及“春蚕”的坚强、无悔。通过“破茧”、“吞桑”等肢体动作的设计,将“春蚕吐丝”整个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1]。与此同时,在《春蚕》舞蹈创作过程中,编导以“自由”为主,根据不同情境需求进行音乐配置,提升舞蹈审美情趣,给予观众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冲击,使人更为对“丝方尽、情难断”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春蚕》作为民间群众舞蹈其社会性、教育性相对较强,在用舞蹈进行生活现象真实反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抒发,适用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非专业舞蹈爱好者进行表演。例如,在教师节、劳动节等节日中,可看见由教师员工、学生群体、广大劳动工人所表演的《春蚕》舞蹈,传递“无私奉献”、“坚韧不屈”的精神与品质。

1.2 《香巴拉》——基于舞蹈的内心审视

舞蹈作品《香巴拉》是由著名艺术家万玛尖措,根据“香巴拉”传说与经历编导的西藏现代舞剧。舞蹈作品《香巴拉》是万玛尖措舞蹈编创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是基于内心审视下对于“生死轮回”的探讨,诉说藏族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敬畏,凸显民族舞蹈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特色。

“香巴拉”是臧语的音译,又被称之为“香格里拉”,意思为“天堂”、“极乐世界”、“人间仙境”,是藏传佛教徒最为向往的地方。万玛尖措将“香巴拉”视为物质与精神相平衡的理想国度,是人们对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根本诉求。因此,在进行舞蹈作品编导过程中,万玛尖措以“平静”、“和缓”为作品表演基调,注重肢体动作的自然性,强调民族文化共性的传达,即“有爱、有信仰”。与此同时,《香巴拉》舞蹈作品提倡“极简主义”将传统般藏族歌舞中繁琐的装饰去除,注重凸显舞蹈演员在舞蹈上的动作与神态[2]。通过舞蹈动作、舞蹈神态触动观众内心世界,与观众思维达成统一,从而使观众更好的认知作品、了解作品深意,实现自我内心世界的审视。

1.3 《养蜂的小妞》——基于舞蹈的生活再现

舞蹈作品《养蜂的小妞》是由著名舞蹈艺术家孙红木,根据蜜蜂与养蜂人之间的故事进行编导的舞蹈作品。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孙红木从“蜜蜂”与“养蜂人”两个角度出发,借助舞蹈道具进行“蜜蜂”与“养蜂人”性格与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在作品欣赏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用时,编导对“蜜蜂”与“养蜂人”所富有的精神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夸张的手法促进情感与舞蹈动作的有效融合。例如,将“蜜蜂”与“养蜂人”之间的情感与思想转化为舞蹈动作,将“蜜蜂”与“养蜂人”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舞蹈神态,实现“养蜂情景”的有效营造。《养蜂的小妞》舞蹈作品注重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有效融合,是基于生活情境再现下的生活感悟,通过舞蹈造型、动作与姿态等,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2 舞蹈创作过程中所需注重的要点

2.1 舞蹈创作应注重生活性的凸显

艺术源于生活又丰富生活。因此,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性的有效体现,增强舞蹈作品的生活美。在此过程中,编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需深入到生活实践中,注重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经验的总结,认知生活现象存在的人生哲理与思想价值。并以生活为编创素材,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引发观众共鸣,强化观众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艺术文化价值的追求得到提升。对此,为保证舞蹈能够迎合观众审美需求,在强调舞蹈创作生活性的同时,需注重舞蹈知识水平的提升。促进舞蹈与文学、音乐、民族传统文化等的有机结合,提升舞蹈价值,为舞蹈增添新活力。例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仪式中所表演的大型舞蹈《画卷》则是将舞蹈与书画进行了完美结合,15位舞蹈演员以“身体”为“笔”,舞动为笔走,以舞蹈为画卷,用曼妙的身姿绘制出一副中国山水画。

2.2 舞蹈创作应增强社会性的表达

人民群众是舞蹈的欣赏者也是传播者,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并未是特立独行的,也不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普化创作。而是基于群众,以群众生活、情感经历为蓝本,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进行的创作。强调对社会现状、时代变化、生活本质、人类文明共识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应增强舞蹈表演的社会性、时代性,注重群众“真、善、美”品质的提炼、萃取与呈现。就第七届第七届中国舞蹈节系列活动——“我要舞”群众舞蹈展演而言,无论是来自舞蹈剧团的《关东情》、《百姓乐》,还是来自地方的《草原之恋》、《火红的壮乡》、《扭春》皆是以“生活”为基石,以舞蹈的形式进行爱生活、爱自然、爱祖国、爱社会等情感的表达,有效促进群众舞蹈凝聚力、向心力作用的发挥。

3 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

舞蹈作为最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文化素养与审美理想的提升,对舞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满足舞蹈需求,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球化发展下,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进一步赋予舞蹈本土特色,是舞蹈作品具有自己的语言与内涵。与此同时,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需以通用的国际化表达形式进行内涵的具体体现,使观众对舞蹈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理念具有准确的认知与清晰的了解。此外,舞蹈的长足发展,不仅是艺术元素的革新,更是舞蹈内涵的深度挖掘。对此,舞蹈作品将不能局限于区域内的发展,进行区域文化的强制传播,而是需要注重普世价值的传递,是基于本质上的通化创造,实现从“新颖”、“独特”向“共享”、“探究”的转变。

结论:总而言之,舞蹈作为一门源自于生活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基于自我意识发展下,为满足某种物质与精神需求创造出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探寻舞蹈创作要点,掌握新时代舞蹈创作发展趋势,对更好的学习舞蹈、创造舞蹈,促进舞蹈事业优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春蚕养蜂人编导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渔歌子·咏春蚕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春蚕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养蜂人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