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学探索写实画家怀斯作品的抽象意味

2018-03-07 02:28:41罗诗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怀斯克里斯蒂娜绘画

罗诗韵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2007)

1 背景

二战后美国艺坛正值各种抽象绘画风靡的时期,大多数艺术家们都在热衷于创作色彩强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作品,传统的写实画派遭受没落,但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不仅没有随波逐流的去迎合时代的潮流,反而一反风潮全身心地投入并坚守着他独特的写实绘画风格,最终获得了至高的艺术成就。人们将他以“怀乡写实主义大师”相称,然而他在自述中称道:“我忠心的认为自己是抽象主义者。我所画人物、主体是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生气,有另一种核心——高度抽象的精髓。”写实的手法只是怀斯作品中支撑画面灵魂的骨架,画面中的灵魂便是这“高度抽象的精髓”,将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即便是最简单的题材也能让人从中感受到震撼并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共鸣。

2 对图像学的理解

现代图像学的概念起源于德国美术史学家阿比·瓦尔堡,他在1912年罗马国际艺术史会议的演讲上首次提出“图像学方法”这一概念,并使用了“图像学分析”的方法来概述他的艺术研究。1939年他的学生潘诺夫斯基年出版了《图像学研究》对现代图像学进行了系统的定义,这一著作标志着图像学方法的正式形成。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前图像志描述”仅限于研究作品的各种母题,只需要通过实际经验对事实性或表现性的题材进行解释;第二个阶段是“图像志分析”,需要结合作品画面的传统意义,掌握和鉴别构成画面里形象、故事、寓言中所显示出的特定题材主体的资料和概念,对从属性或约定俗成的题材进行阐释;第三个阶段是“图像学阐释”,这一阶段是图像学方法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分析时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性直觉,对作品在创作时期的不同历史条件或习俗等等所影响下的人类心灵的根本趋势有较好的掌握,深入的了解到作品内容的背景中受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世界观”的制约, 对作品中构成“符号性”价值的世界进行解释。

3 运用图像学分析怀斯绘画作品

3.1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前图像志描述

前图像志描述阶段主要关注对图像的直观感受,更多的是对图像进行再现的功能。《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这幅名作是由蛋彩画技法完成的,怀斯本人认为纯正的蛋彩画中带有某种干枯的实质和抽象隐喻的性格特征。从整体来看,枯黄的草地占据了画面6/5的位置,画面顶部是灰蓝色的天空和农舍,画家刻意抬高画面的视平线增添了作品的肃穆感以及农舍的遥远感。草地尽头处与天际边缘线刻意分割处理,画中的人物仿佛不是在一个真正延伸的草地上,怀斯利用这种方式将画面平面化,沃林格认为空间的存在是对抽象冲动的阻碍,而怀斯在画面中主观的冲破了这一阻碍营造了整体的视觉抽象感。作品在色调上一如怀斯的绘画风格,色彩相对单一,整体的明度偏暗,画面中几乎只有草地的枯黄、顶部天空的灰蓝以及中间人物的颜色三种色彩出现,大面积的黄棕色调营造了画面的干枯效果,怀斯有所选择且慎重地对现实中的色彩进行简化和搭配,避免色彩繁杂混乱,使作品静谧孤独的抽象氛围表达更深刻。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画面中间穿着粉红色连衣裙匍匐在枯黄草地上,用一只瘦弱的胳膊支撑着整个身躯的姑娘在画面呈现出了舞台戏剧的效果,突出了画面人物的主角性。

通过对这些具体的视觉形式与经验结合,我们能从中感受出某些情绪意义,画面中笼罩着一层悲伤与孤寂的氛围,画中的主角艰难而又坚定地向远方的房屋爬行,似乎象征着某种希望。这些情绪内容是观者能通过“移情作用”领悟的。

3.2 《1946年的冬天》的图像志分析

图像学方法的第二个阶段,更多发挥对图像象征意义的理解,需要对图像背后的形象、故事和寓言进行鉴别,从而分辨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怀斯的《1946年的冬天》,单从图像上看我们无法得知这是一副发泄父亲逝世的悲痛情绪的画作。下面结合怀斯个性特征、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深入解读作品包含的抽象意境。

怀斯自幼体弱多病致使他不能像一般小孩一样去学校接受教育,他对艺术的独特感触与见解源自于他有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其中怀斯的父亲N.C怀斯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是不可比拟的,是安德鲁怀斯的绘画观念和艺术气质的根源,在怀斯的绘画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5年父亲因车祸意外死亡对怀斯影响巨大,父亲生前对他的影响在这之后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致使怀斯的绘画风格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在这几年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倾注了对父亲死亡的记忆,在《1946年的冬天》这幅作品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一堆黄土是地狱,虽然形状美观,可他令我回忆到家父,他就葬在里面。”《1946年的冬天》正是被大面积枯黄的山坡占据,可以推测这枯黄的山坡象征着父亲,青年脚下的两道车轨痕迹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图像中的青年形象正喻示着作者自己。从人物影子的位置可以看出他正朝着阳光的方向奔去,但呈现出一种重心不稳快要摔倒的形态,暗喻着怀斯通过奔跑发泄情绪,渴望从父亲逝世的阴影中逃脱寻找光明的出口,却带着力不从心的茫然。山坡和土堆对对于怀斯而言含义之深可以说是“似乎这土堆正喘着气——站起来又跌倒,几乎是父亲就躺在这土堆之下。”这幅作品通过怀斯特有的具象表现手法表达这样一种抽象的心境。

3.3 《克里斯蒂娜·欧迅》的图像学阐释

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阐释阶段是不局限于与作品本身打交道,将绘画作品当作其他某种东西的征兆,这些征兆往往是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无意识的表露。怀斯一生画过许多关于克里斯蒂娜的作品,通过研究这一系列作品我们可以观察不同的时期里怀斯绘画风格和心境的蜕变,他早期作品中特有的晦暗焦虑的氛围到1950年初期逐渐转变为一种雄浑的风格。怀斯1952年完成的作品《克里斯蒂娜欧逊》是以克里斯蒂娜为题材的肖像画中最为深刻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他没有借用这一形象来表现某种乐观坚强的性格特征,也没有将她作为表达画面忧郁气氛的某种因素,直接地去描绘她身上那种人类所共有的人性感。画中的克里斯蒂娜将小猫抱在怀中温柔的抚摸着,柔和又自然,这幅作品中作者更多表达的是对人性光辉的礼赞,从人物形象的自我反射中表现出人类共同的人性。贡布里希说:“艺术不过是将‘生活转换为’绘画语言,这种艺术观念试图将所有风格解释为时代普遍情绪的一种表达。”怀斯中年经历了父亲的离世、绘画事业的巅峰以及濒临死亡的重病等等人生经历之后,对生命和事物的思考都是建立在这一系列的人生的体验之上,尤其当怀他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支气管炎,有数月甚至不能动笔作画时,他对人们生命的伟大和宝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认识最直接体现在他的艺术表现语言上。这一时期也是怀斯通过写实的方式表达抽象意识的巅峰时期,超脱了某种含义的局限,同时更加注重对生命天然本性的再现。

4 结语

怀斯将现实世界独有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融入绘画,同时尊重现实世界,通过自身的审美观将表达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中普遍人性相结合,彰显对生命的诠释与反思,是富有深刻性意味的、主客观高度融合的抽象性艺术。

猜你喜欢
怀斯克里斯蒂娜绘画
与众不同的红头发
Who Has Seen the Wind? 谁曾见过风?
安德鲁·怀斯作品中的自然情怀与场景美学
浅析安德鲁·怀斯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52
谁曾见过风
特别的外宿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5期)2014-08-16 0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