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超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汉语列为战略性语言,人们渴望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掀起了一股全球“汉语热”。就兰州大学而言,来自中亚、俄罗斯、尼日利亚、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日益增多。通过彼此交流,兰州大学的师生也有机会跨出国门,到不同国家去学习工作。同时,全国各地的高校也通过孔子学院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和研究生到目的国去开展语言文化交流。截至2016年底,共有140个国家设立513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中外专兼职教师总数4.6万人,各类学员155万,全年共举办各类语言文化活动4.1万场,受众1 300万人。[1]当下,接收国外留学生开展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成为兰州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和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传播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主渠道。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为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华文明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在“汉语热”语境下,国际汉语教学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汉语知识,而是承担着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重任。目前,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交际能力。以前,人们认为国外留学生在中国只是学习中国语言,他们只需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句子方面的规则,就可以很好地习得汉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思想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了。了解中西方文化,明确其差异,并将其引入第二语言教学中,对于引领汉语言学习者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西方节庆习俗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以下以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为例来说明中西方节庆习俗的差异。
1.中国的春节习俗
红色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灯笼、大红福字、大红花,一派喜庆欢乐祥和的景象。很多地方还会开展以“喜迎新时代,祈福贺新春”为主题的送春联、扭秧歌等活动;全国铁路、公交进入春运时节,形成一年一度的人口集中回家过大年的大迁移景象。这一天,中央台和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播音员也会穿上传统的红色节日盛装迎春节,全国上下张灯结彩,一片欢腾。
除夕全家人守岁是中国的千年习俗。但时代不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变化。新时代,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晚会,欣赏杂技、小品、歌舞、地方戏,场面之壮观、人数之多令人赞叹。临近夜晚11点,室外的鞭炮声开始此起彼伏,营造辞旧迎新的氛围。午夜12点,电视上会响起了新年的钟声,代表辞旧岁迎新春。除夕夜的这些习俗就叫守岁。而压岁是除夕晚上或大年初,做长辈的一般要给自己的晚辈分发压岁钱,寓意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
中国人的习俗是千里回家过大年,农历年三十这天,要走亲访友聚一聚,中午或者下午全家老少要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除夕夜还要包饺子,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共庆,吃年夜饭。除夕夜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和乡村都沉浸在春节祥和喜庆的气氛中。一天中,人们可以互致电话,发送信息,给老师长辈送去祝福,祝福其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2.西方的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12月25日。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圣诞礼物是该节日的主要标志。
圣诞老人是一位专门在圣诞节前夜时悄悄给小孩子送礼物的神秘人物,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基督教圣人圣·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传说每年12月24日的晚上,就会有个神秘人驾由九只驯鹿拉动的雪橇在天上飞翔,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地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他通常被描述为一位身披红袍,头戴红帽,留着长长的白色胡子,脚穿红靴的老人,他的座驾是装有礼物的麋鹿雪橇。因为他总在圣诞节前夜出现,派发礼物,所以人们习惯地称他为“圣诞老人”。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仅是圣诞节时最受人喜爱的快乐老精灵,而且是新年时最受欢迎的角色。[3]
圣诞树是过圣诞节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是长青松树、杉树,象征生命长存。树枝上装饰着绚丽多彩的灯烛、彩花、红黄彩球、玩具、圣诞钟、星星和彩带,挂上各种圣诞礼物,树顶上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博士”从东方赴伯利恒,朝拜圣人救世真主耶稣的道路。有了圣诞树,圣诞节就变得温馨了,其七彩的灯光,使节日更有味道。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他们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人们有互赠礼物给对方的礼仪,表达自己的心意,收礼物的人会被深深感动。大人送给孩子礼物,是孩子们一年中最为期待的事情。过圣诞节时,大家都会准备很多节日礼物,如圣诞创意玩具、音乐盒、吉祥物、围巾、平安果、圣诞手链、手工音乐盒等,送给同事和朋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1.称呼用语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关系,为表示礼貌、亲近,对陌生人有时也称呼以亲属关系名称。如:“叔叔、阿姨,美女、帅哥”。而西方人之间,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此外,中国人通常使用职务名称来称呼对方,比如校长、主席、秘书长、教授、主任、所长,以示尊重。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称呼对方时,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都用名字来称呼;若交际双方地位有差距或初次交往时,其中地位较高者可使用名字称呼对方,而地位较低者则要采用“头衔+姓”的方式称呼对方。[4]就目前的国外影视作品来看,人们越来越多地直呼其名,无论身份、职业、年龄,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愿望。
2.风俗习惯
中国人将红色视为喜庆吉祥的象征,认为白、黑两种颜色为不吉利颜色。为此在重大节日或者婚礼上会穿红装、挂红灯笼、贴红“喜”字。而在丧事礼节中,人们则会穿黑色或白颜色的衣服,代表对故人的哀悼。但西方人则非常喜欢白和黑这两种颜色。参加晚会时,外国女性喜欢穿黑色的衣服,表现典雅,而中国女性则一般穿黄色或紫色的衣服,表现高贵。由此,颜色词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此外,排队时西方人总会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人挨人、人挤人。这是不同文化的体现,是需要汉语第二语言习得者熟知的。
受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化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在汉语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过程中,留学生时常发生语音、语用、语义和语法偏误甚至文化冲突。培养和提高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效果,培养汉语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对于克服语音、语用、语义和语法偏误,减少文化陌生感、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文化冲突,引导学生鉴别和欣赏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内发展迅速,高校纷纷设置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步壮大师资队伍,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第二语言教学的推广力度,培养和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需要,是检验留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标尺,是检验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成果的最好方式。
在世界经济贸易、科技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当下,积极发展经济贸易、科技、旅游战略伙伴关系顺应了时代要求,开辟了多层次的语言交流渠道,使人们与更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传播汉语,这种交往就是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过程,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交流与合作的成效。因此,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紧迫任务。
就当前国际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跨文化交际状况来看,首先,语言学习者语言沟通能力不过关,其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跨文化交际交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其次,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同时缺乏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要推进中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留学生语言文化交流,必须抓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跨文化交际知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并不单是学习语言,重要的是要和人交际。交际,就需要了解中国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礼仪、习俗、价值观、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这些跨文化交际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依据。这些跨文化交际知识,无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语言交流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是语言、文化、思维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5]留学生通过积累文化交际知识、技能,可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获得跨文化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离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加深留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使其科学应用跨文化交际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知识,深层次领悟语言内涵的客观需要。
因此,从留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的速度和程度上,可以看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小,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留学生得体、有效开展交际行为的保证。所以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引导留学生掌握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客观需要。
汉语语言习得的根本目的是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术语,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而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基础能力,还包括语言应用能力。留学生学习汉语除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子,还需要了解语言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熟练掌握这些,无疑就能提高交际能力。
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存在等级上的差异,等级越高,汉语语言习得效果越好;汉语语言习得效果越好,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等级层次越高,二者相互促进。培养跨文化能力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更恰当地使用汉语。而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东方人重辨证思维,西方人重逻辑思维。文化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汉语主动句较多,反映了中国人以人为本的思维习惯;而英语被动句较多,反映了讲英语民族重客观重逻辑的思维模式。由此可以说,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若接近汉语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说明其汉语语言习得越成功,产生偏误的可能性越少,交际也越成功;而汉语语言习得效果不佳,就会产生较多的偏误,跨文化交际效果自然不好,这也就说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因此,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效果,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得到检验,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汉语语言习得的必然要求。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使交际者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灵活运用交际策略。即通过教授语言,使学习者接受目的语,通过语言媒介让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中华文化,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如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体验,是值得对外汉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包括专业课、社团课程和文化实践活动三大部分。其中,专业课中的语言课程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社团课程包括书法绘画、声乐、武术剪纸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活动,有助于学习者理解中华文化。而文化实践活动主要让留学生感受民俗风情,在体验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汉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展开教学活动,努力拓展学生在课外接触汉语文化信息的渠道,激发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动性。
要将中华文化作为汉语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有利于诱导学习者对汉语产生良性的习得动机,使汉语言习得者产生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6],成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
1.课堂教学活动的渗透
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是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场所,通常是由教师带领全班学习者按部就班地学习汉语的字词、语法、篇章。教学中,如果缺少中华文化的引入,语言学习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或者发生语义认识上的偏差,都不利于汉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训练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习者树立文化意识,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训练可采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填写连接词、综合填空、看地图找地点、总结中心思想等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课外教学活动的渗透
鼓励学习者体验真实语境是加强文化理解的必由之路。对外汉语教师可利用社会习语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汉语中常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做事的容易程度。而英语中的同一习语“a piece of cake”,却没有汉语的含义。另外,也可以指导学习者开展一些如演讲、唱歌等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语言理解社会习俗、交际方式,多方面感受汉语言文化,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也就是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才能促成习得。”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往往较容易在服饰和饮食方面迅速中国化。要想使他们逐渐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除了要注重课堂上文化知识的灌输,还需要在课后有目标、有计划地布置和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鼓励学习者逐渐形成对汉语的文化依附。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通过引领学习者阅读中国文学名著或文化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人文、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鉴赏能力,激发语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者更好更快地领悟中国的语言文化。
其次,创设校园汉语学习氛围。鼓励学习者参加诗歌朗诵、演讲辩论赛等节目,收看电视节目,观赏中文影视剧,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及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和文学欣赏水平。
最后,利用网络新媒体、图书馆引导学习者搜索与汉语课文相关的资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和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以此扩展接触汉语文化信息的渠道。
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过硬的汉语教师队伍是保障。对外汉语教师需要适应新时代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精通异国文化。如中国人包礼钱不能用白色纸、黑色纸。在中国,由于白色象征死亡、凶兆,基本是禁忌色。而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象征纯真无邪。汉语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要善于从偏误语料中发现不同点,引导学习者克服文化偏误和语言障碍。只有汉语教师提高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实现课程预期的教学目的,更好地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师要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是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增强对外汉语教师第二语言教学文化导入的自觉性及文化渗透的持续性,是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的要求,是汉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学习者要悉知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尊重和顺应中西方民族的文化习俗、表达习惯,消除中西方语言负迁移的影响,减少跨文化交际受阻偏误。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和运用好中国汉语,使双方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