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隋唐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初年下令修造大运河,大业六年(610)正式完工,前后历时六年。正史、类书、地方志等均有关于永济渠的开凿。“(大业)四年(608)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1]德州地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运河文明由此发端,其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继两汉后进入了第二个兴盛期。
唐代运河仍以漕运、军事为主要目标,在隋朝的基础之上继续加以疏浚、整理、补缀和扩充,其线路的分布也与隋朝基本一致。影响唐代命运的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割据,因而途经德州的永济渠成为中央朝廷与河北诸镇联系的纽带,显然,这条大动脉由于连接南北因此受到中央的愈加重视。此外,唐统治者在永济渠两侧开凿了支渠以便通过永济渠把食盐、粮食等物资运往长安和洛阳。此时的德州已然是永济渠东岸的重要城镇之一,交通发达,商业因而较为繁荣。
北宋时期的永济渠被时人换了一个名字,时称“御河”,这时期的黄河由御河汇入大海。1128年,也就是南宋时期的建炎二年,黄河对御河冲击改道作用较之前不断减小,这主要是由于该时期的黄河不断向南迁徙的缘故。金代战乱频仍,再加之其他自然原因,运河时而顺通时而堵塞。元代,因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德州段运河的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奠定。明清两代,京杭运河仍然延续着南北贯通的格局,漕运空前繁忙。“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2],在其过程中运河德州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作为目前德州市旅游开发重点,凭借着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具开发潜力。德州政府为了保护与开发运河的河道堤防,努力保持其原状堤貌,加大对运河的日常维修养护,及时清理了无用的杂树、杂草,显著改善其工程外观,从而为其相关第三产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创造了优势。
在沿岸水利工程设施保护与开发上,四女寺主要是着眼于水利枢纽和德州码头。坐落于山东德州武城县的四女寺枢纽工程是京杭运河进入山东的必经之路。其中的船闸建成于1958年,改扩建于1972年,400~1 000吨的船只可以畅通无阻,自由穿行。但由于河道水量的不断减少,航运条件逐渐丧失已成必然。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水利工程就是德州码头了,其可容纳21艘载重60~200吨的货轮同时进行作业。但1980年,因为水源枯竭,停航封港。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四座装卸建筑遗存基本保留了完貌,毋庸置疑,这4座装卸设备建筑遗存成为运河航运史的重要见证者。
1.堤防及滩地不断被侵占
自古以来,运河德州段主河道相较于其他河段处于一种不宽的状态,这个问题可能在起初不会立即呈现出不良的后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良后果逐渐暴露。首先,淤积和阻水障碍不断出现,主河道弯弯曲曲,甚至不少弯道呈现“”字形。其次,污染问题严重,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治。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由于都缺乏对运河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河德州段污染日益加剧,严重时期,河中臭气扑鼻、黑水滚滚是对其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指出,运河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恶化、河道基流量不足等。[3]
2.开发不当、开发过度现象突出
德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发展经济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为增强本市经济实力,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因而努力打造出台“运河风景带”,在运河两岸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可以涵盖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开发和保护方向出现偏颇;另一方面指在方向偏颇的基础之上出现了“过度”的问题。“大兴土木”或多或少地破坏了运河附带的基础设施,导致过度开发问题出现。运河两岸和附近周边的民间艺术、风俗人情等因为缺乏系统组织的搜集、整理正在销声匿迹。[4]
为了保护植被,政府应积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遵循运河原来的自然风光和面貌,并贯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全过程。除了进行普遍绿化之外,也可以在合适的区域和地段以园林化的方式加以装饰和美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和避免过度现代化,地面杜绝过多的水泥硬化,建筑、围墙、堤坝等避免过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严重的河道污染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这使得运河两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运河原有风貌更是遭到严重性破坏。德州市政府对此要积极发挥好政府职能,制定严格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定运河地区特有的“生态保护红线”,对于造成河道污染的大型企业根据其破坏力度的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力求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污染者”。在采取法律手段的同时,还应坚持必要的宣传教育,让企业从自身真正认识到其污染行为的严重性,以从源头杜绝污染。当然,教育对象还应包括对运河产生生活垃圾的运河沿岸居民,努力提高其环保意识。
首先,努力开发旅游产品。当前,因为市相关部门重视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所以经常举办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每年大约从三月份开始至十一月份接连不断。但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相应的旅游商品并不令人满意。当然,旅游商品并不一定要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商品,推销地方历史小吃、名吃和一些被忽略的地方特产也应被囊括在内,可以此类运河文化活动为契机,让更多的人加以认识。如平原老豆腐、德州黄河崖大西瓜等,都是可以体现德州特色的历史小吃和特产。
其次,努力提升旅游产品的销售服务质量。着力吸引游客,不仅指引起游客的暂时购买欲望,还要将产品名声做响、做大。因此,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必须提供良好的销售与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到“销”赢得游客的口碑。针对当前某些产品销售服务态度较差的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为此采取及时、可行的举措,避免在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上出现问题,如可以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等。
首先,品沿岸美食。运河德州段两岸的民间风味众多,小有名气者繁多。但较遗憾的是除了德州扒鸡,绝大部分德州地方名吃还没有进行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地开发。所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此给予必要的重视,以运河两岸众多的节庆活动为契机和平台开展“尝沿岸美食游”,努力开发德州特色名吃,将运河两岸特色名吃规范性地推向旅游市场。在此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名吃的包装与产销。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保障小吃的质量和卫生,在保证小吃地道的基础之上,严格把控小吃制作工艺的每一道程序,让游客吃出健康、吃出卫生。
其次,游民俗风情。德州,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遍地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应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德州地方独特的口头文学、风俗民情习惯及众多手工技艺、其他民间艺术都可以引入其中,以提升德州旅游吸引力。如“东方莱茵河”[5]的提出,就充分体现了相关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历史与文化冲积而成的河流,是一条融汇中华民族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河流。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划定国家倡导的“生态保护红线”,加大资金、人力、科技等各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力度,加强历史文化研究,积极开发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德州运河文化发挥最大化效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因地制宜地创新运河德州段旅游活动模式,建立可持续生态系统,达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达到古与今的和谐、收效与发展的和谐,这是历史赋予德州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梁国楹.德州通史简编[M].北京:线装书局,2012.97.
[2]王琼.漕河图志[M].姚汉源,谭徐明,校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46.
[3]谭徐明,王英华,万金红,等.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认知与研究——以大运河山东德州段为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3):186.
[4]春秋记者.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活动纪实[J].春秋,2007,(1):2-4.
[5]郭爱民.保护大运河文化景区打造“东方莱菌河”[J].水利发展研究,2005,(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