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妙娴 郭程轩 庄惠芬
摘 要:研学旅行是近期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地理学科的强实践性决定其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常见的研学活动多集中在自然生态研学旅行以及地质地貌研学旅行上。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开展较少,文章将通过对人教版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课进行研学旅行设计,将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弘扬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地理核心素养;流域的综合开发;都江堰
文化遗产,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国拥有许多世界级、国家级的文化遗产,许多文化遗产虽然得到保护,但是却很少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长期以来,文化遗产虽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是多数仅仅拥有观赏功能,许多旅游者并未领悟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将其与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开展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既有利于中华智慧结晶的传承,也使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家国情怀。
一、“流域的综合开发”研学旅行课前期准备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解析:“以某流域为例”要求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分析”是对某一流域的开发建设、综合治理过程和方法的分析,即通过知道当地有什么资源,探究河流的利用方向;“了解”是指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原理及原因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具体准备
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学生与教师都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研学旅行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并使研学旅行能顺利进行,教师的准备工作如表1,学生收集资料完善空白表2。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研学旅行课实践模式
本次研学旅行实践的课程实践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任务一:环游都江堰景区一圈,观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的位置,并利用奥维互动地图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以小组为单位在纸上画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简图(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位置要准确)。教师指出成都平原的冲积扇,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思考都江堰的选址有什么巧妙之处。
教师引导:教师给出图2帮助学生更加明确三大主体工程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观察,让学生对三大主体工程有形象直观的了解,再让学生通过奥维互动地图软件中的谷歌地图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整体的视野,接着让学生动手画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简图(图3),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工具、画地图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能够从大的视野去思考都江堰工程选址的巧妙。都江堰选建在岷江“出山口处弯道”上,“出山口”的冲积扇地貌让都江堰位于灌区的制高点,实现灌区内自流灌溉。
任务二:学生在研学旅行前已经完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自然与人文背景的填空,教师根据学生填空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都江堰所处流域自然环境对其开发的利弊(表3)。
设计意图:先展示流域自然背景的分析思路,让学生明确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便进行迁移运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概括,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教师再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理解分析流域自然背景的作用,在对自然背景的利弊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任务三:(教师讲述)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夏季洪水期大部分水走直線从外江排洪,外江占6成;而秋冬枯水期时,占6成的小水走弯道内江进入灌区,而一旦水位低于飞沙堰,堰本身有起到进一步截留水的作用。内江水携带泥沙到宝瓶口处时,由于离堆的顶托作用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因此沙石被漩涡甩出了飞沙堰,其余沙石则在凤栖窝沉淀。因此飞沙堰可以起到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的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控制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要求学生边听讲解,边在简图上画出简单的原理图)。
(学生思考)(1)都江堰为何要“分四六”而不“分五五”?
(2)修建时为什么要故意使外江的河床稍微高于内江?
(3)都江堰两次利用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巧妙实现排沙,思考都江堰是如何运用这一原理的。
设计意图:经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学生已经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在边听边画图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又也培养了学生画图的地理实践能力。再让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况进行思考“分四六,平潦旱”的科学性,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运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尝试分析时,学生可以确切地体验到地理对生活的用处,生活处处有地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在226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让学生对祖国感到自豪,培养爱国之心。
任务四:(1)思考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有什么影响?
(2) 都江堰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吗?
(3) 与修建大坝比较,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优缺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总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利弊及其影响,让学生对水利工程有更加辩证和更加科学的态度。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寿命已有2 200多年,而普通大坝的平均寿命仅5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其功能的持续性,先进的治水理念以及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是无法代替的,但是它又限制于功能单一,没有普通大坝的发电作用[1]。但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学生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5.师生共同总结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图4)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研学旅行课的评价
在研学旅行课堂中的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要考虑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性与积极性,因此比较适合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业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2],在评价的设计中也要考虑过程与结果的一体化。
评价方案: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师生共同填写评价表,如表4所示,满分100分。
参考文献:
[1] 段金叶,刘向力.“都江堰”跨学科教学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地理教学,2015(03):11-13.
[2]李家清,梁秀华.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学业评价:方向与实践(上)[J].地理教育,2017(10):4-7.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10631); 2.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51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