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红
绘本以图画为主,附有少量的文字。它不仅讲故事、学知识,还能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如何激发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发现绘本阅读的多元价值?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老师该做些什么?一是要精读精选,找寻适合孩子的读本;二是从人物人手,激发继续阅读的欲望;三是发挥想象,体验画面和文字背后的情感;四是润物无声,帮助孩子形成优秀的品质。
诞生于欧美的绘本,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喜欢,尤其深受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喜爱。下面,我想以《大脚丫跳芭蕾为例》,谈谈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镜头回放:
“老师!老师!我妈妈帮我把大脚丫系列的绘本都买全了!”上完课的第二天,桐桐兴奋地对我说。
“老师,我也要像大脚丫一样,好好地练习跳舞。”小洁也凑过来,抢着说。
“杨老师,我妈妈也喜欢读《大脚丫跳芭蕾》,她说今天要把其他几本也买全。”
“老师!老师!我喜欢作家埃美·扬。我还要读她画的绘本。”
上完《大脚丫跳芭蕾》的第二天,孩子们围着我,叽叽喳喳,快乐地交流着。看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知道,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参加读书班学习的时候,我听了射阳双语实验学校季梅老师执教的一节《大脚丫跳芭蕾》的绘本阅读交流课。是季老师亲切的话语,是大脚丫对梦想的执着,还是孩子们富有哲理的感悟?总之,听课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当即就萌发了也要领着我们班孩子读一读《大脚丫跳芭蕾》的想法。
一、精读精选,找寻适合孩子的读本
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上“大脚丫”,老师得自己先喜欢;要想让孩子们被大脚丫跳芭蕾的精神感动,老师得自己先感动;要想让孩子们享受到阅读“大脚丫”的快乐,老师得自己先感受到快乐。记得学习回来的第二天,我就买来了“大脚丫”系列共四册绘本,一读、再读,爱不释手。我喜欢上了大脚丫粉色的舞衣;喜欢上了大脚丫曼妙的舞姿;喜欢上了大脚丫神奇的大脚。捧着绘本,跟着贝琳达神奇的大脚丫,我时而兴奋,也时而沮丧;有时高兴,也有时落泪。合上绘本的那一刻,心里满满的,都是阅读带来的喜悦和享受。俨然,我也成了孩子。我想:能够塑造出这般青春向上、为梦想坚持不懈的人物的画家,应该也有着女主角类似的品格吧。查阅关于画家埃美·扬的资料,短短几笔,网络上并没有太多的介绍。但就这样的寥寥几笔,我读到了埃美·扬对画画的执着和热爱。在坚持梦想的路上,她也从没放弃,就像她笔下的贝琳达一样。正因为有着对大脚丫的这份喜爱和感动,我想把画家埃美·扬和她创作的大脚丫,介绍给我的孩子们。
二、从人物入手,激发继续阅读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绘本,首先要唤醒孩子们对绘本阅读的兴趣。低年段的孩子,阅读绘本一般首先关注的是绘本中的主要人物。只有喜欢上绘本的主要角色,才能激发起继续阅读的兴趣。因此,我先从人物入手,引导孩子们认识贝琳达,让贝琳达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师:有一个跳芭蕾的女孩,名叫贝琳达,来,和她打个招呼吧。
生:嗨,贝琳达!
生:贝琳达,你好!
师:瞧,贝琳达在干什么?
生:贝琳达在跳舞呢。
师:她的舞姿怎么样?
生:她的舞姿很优美。
师:她的舞姿为什么会这么优美?
生:因为贝琳达每天都苦练基本功。
师:贝琳达每天苦练基本功,是因为她的心中有一个梦想。猜猜,她的梦想是什么?
生:她的梦想一定是成为芭蕾舞演员。
生:她的梦想应该是成为舞蹈家。
生:她的夢想可能是到很大很大的舞台上去跳舞。
师:贝琳达的这些梦想能实现吗?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一连串的追问,让孩子们认识贝琳达,认识了热爱跳舞的贝琳达。图文结合,孩子不仅记住了贝琳达的名字,更看到了贝琳达苦练基本功的勤奋。而“梦想”就像一枚小小的石子,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继续阅读的渴望。
三、发挥想象,体验画面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绘本为儿童养成用图画思考的习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绘本的图画都是有声音的。阅读绘本,就是要引导学生读懂藏在文字和画面背后的声音,发挥想象,走进绘本,体验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出示贝琳达很难过的图,配上略带伤感的音乐。)
师:贝琳达很难过。
生:难过了很久很久。
师:听出来了,你们也很难过。仔细看图,你能从哪儿看出贝琳达很难过?
生:我看到贝琳达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卫生间,她可能一边在洗澡,一边在流泪。
师:也许,她不是在洗澡,就是在哭泣呢。
生:贝琳达紧盯着自己的大脚丫,她可能在想,我怎么会长这么大的一双脚啊?
生:这幅画上的颜色全都变成灰色的了,从这个颜色也能看出贝琳达的心情很不好。
师:说得真好!瞧,屋顶、墙壁、浴缸、椅子……整个画面的背景都是灰色的了,这多么像贝琳达灰暗的心情。
生:莲蓬头上只滴下一滴水,我觉得它就像是贝琳达的眼泪。
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画面,经过小小的点拨,孩子们越说越多、越说越精彩。他们不仅走进了画面主人的内心,也走进了画家埃美·扬的内心。在观察、思索、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
四、润物无声,帮助孩子形成优秀的品质
最好的教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优秀的品质、良好的道德。但是,这些大道理光靠灌输,效果并不见得佳。借助绘本的阅读,孩子们便会慢慢地接受和理解,从而使他们能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镜头回放:
师:孩子们,读完绘本,你想对贝琳达说些什么?
生:贝琳达,你能坚持跳舞,真棒!
生:贝琳达,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生:贝琳达,只要坚持到底,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生:贝琳达,你的大脚丫真漂亮!我要向你学习。
师:孩子们,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会怎样去努力呢?
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教小朋友们读书写字。所以,我要努力学习。
生:我喜欢画画,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我会好好练习画画的。
生:我想成为一名教小朋友跳舞的老师,所以我现在要把基本功练好,争取考上舞蹈学校。
生: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生:我想成为一名解放军……
师:孩子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像画家埃美·扬一样把它画下来,像大脚丫贝琳达一样去努力,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发掘绘本阅读的多元价值,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还享受到了精神的大餐。绘本中的人物大脚丫激起了孩子们内心向上的渴望。听着孩子们对梦想的诉说,看着孩子们对梦想的憧憬,我知道大脚丫真正走进了孩子们心中。也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曹文轩老师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中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绘本,正抓住了低年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它以色彩鲜明、幽默风趣的画面和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为学生选择一本适合的绘本,精心设计一节生动的绘本阅读课,会将孩子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