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正
摘要:2014年,青岛海逸学校引入全课程教学。在全人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全体海逸人结合全课程教材的内容,自主研发了戏剧课程教材,取名为“戏剧童年”。课程制度化、规范化,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加以实施;通过比赛、展演等形式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戏剧 课程 全员 全面 素养
在“海逸奥斯卡”的舞台上,一群群可爱的学生正在惟妙惟肖地表演着中外经典故事。小演员们在台上演得自然、说得流畅,展现出了海逸学子的童真与向上;教师、家长跑前跑后为小演员们化妆、搬道具、传话筒……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我校以“戏剧童年”为教育载体,全课程、多学科联动,将四十分钟的小课堂拓展为丰富童年的大舞台。
一、海之广博,有容乃大
青岛海逸学校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岛城西部小港湾畔。海之博大深广植根于我们的教育理念,校领导以及教师团队共同确立了“海纳百川、逸群高远”的核心办学理念,构建了由“全课程”“整合课程”“自选课程”为主体的学校课程架构,以生为本,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让课程为学校教育涂上爱的底色,使每一位海逸学子拥有一个绚烂的童年。
我校全课程的设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又各有侧重,“全课程”重在一个“全”字,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全人教育,是学校探索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整合课程是对学科内知识内容、结构进行微调,注重学科知识的内涵与延展,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自选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科知识学习的补充,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戏剧童年,启智立德
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如果没有制度的要求和管理的落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因此,学校为确保课程开设的效果,做到六落实,即管理落实、人员落实、教材落实、课表落实、评价落实、资金落实。
(一)制度保障,管理落实
1.管理到位。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管理团队。语文组全体教师和音乐、美术教师,以及本校一、二年级全课程教师的共同参与,担任戏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聘请戏剧表演专业教师研发教材并授课。
2.课时落实。戏剧课程覆盖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分两步实施。一是在全课程年级设置必修课,每个班每周一课时,由专职戏剧教师担任,一二年级所有学生参加;全课程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每学期完成2个以上的表演及创作。二是在3~6年级开设选修课,在每周四下午的全校学生走班选课的时间内(1:30~3:20)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由外聘戏剧老师担任教师。
3.研发教材。戏剧来源于西方,崇尚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我国的戏剧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并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教材或者成功经验。在全课程教育开设戏剧课程一年以后的今天,我校结合实际,以全课程教材为蓝本,教师参与,外聘专业教师执笔,研发出了一套基本教材,分“教育戏剧的起源、教育戏剧在国外、教育戏剧在中国、教育戏剧在青岛、教育戏剧在海逸”五大板块设置,前四大板块作为铺垫和了解,重点是“戏剧教育在海逸”。戏剧教育在海逸分八个教学主题,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舞台展示四个环节构成。
(二)活动推进,品质提升
戏剧的学习离不开表演的实践,因此,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是推进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教师授课和学生所学进行评价的有效方式。
1.首届戏剧节精彩绽放。2016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青岛海逸学校素养展示暨首届戏剧节展演”如期举行。此次活动学生全员参与,演出剧本全为原创,家校全程合作。戏剧节展演就是通过改编课本上的绘本故事,让学生都参与到故事的角色中,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和服装。融合了表演、舞蹈、声乐、主持等内容,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感知,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们在戏剧表演的欢乐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2.OM社团斩获佳绩。学校OM戏剧社团连续两次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总决赛,2016年获得三等奖,2017年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重要环节是由表演来完成的,赛前,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运用戏剧课上所学的技能,分析解题、撰写剧本、制作道具,最终把妙趣横生的皮影戏、神秘莫测的黑幕戏演绎的惟妙惟肖,为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3.大玩家期末闯关游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不仅学生们从戏剧表演中得到启发,教师也从戏剧课程当中学会了创作,将戏剧的理念结合到学校“全课程”当中,将所有课程内容设计成游戏关卡,即语言与人文类——《朗朗乾坤》《谈古畅今》《天生一对》《一箭双雕》《口吐莲花》;数学与科技类——《旋转时空》《货款两讫》《心口合一》;艺术素养类——《我是歌手》《火眼金睛》;体育与健康类——《凌波微步》;品德与生活类——《双管齐下》……这些寓教于乐的闯关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争做海逸向上、向善好少年。学校将戏剧教学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将戏剧的理念融入到班会活动当中,改编成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四年级一中队,自编抗战小短剧,班主任带领学生们模拟穿越火线,体会抗日时期的艰苦生活及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五年级二中队通过编排短剧,体现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社会的思想,教育学生们知恩图报……
两年走来,随着“戏剧童年”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实施,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戏剧课程是多学科的融合,是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我校“从儿童立场出发,培养核心素养,育全面的人”这一育人目标落地生根,让每一名学生爱学、乐学,拥有一个绚烂的童年。
三、寓教于“剧”,童年绽放
学校开设“戏剧童年”课程以来,我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戏剧课程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工具。运用戏剧教学法教授特定的学科,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都可以使用戏剧化的教学方式,因为课堂上给出的一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例如他们学习“运输”这个词语时,学生头脑里没有“运输”这个概念,如果先让他们丈量一些地图,或者让他们把某样东西搬运到什么地方,学生通过实践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晰了。
2.角色代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戏剧中,不换位思考则不可能体味任何角色的真义。而且这种理解必须是深入的,学生要深入地体会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在这个过程里,让学生懂得“为别人着想”。所以戏剧表演对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3.实现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台戏剧的排练演出,需要导演,演员,舞美,配乐,舞蹈,灯光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学生全面的潜能,培养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4.可以促进完美人格的养成。学生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教育家李希贵曾就为什么开戏剧课做过一段幽默而不失精辟的解释:这是公开的、法定的、健康的交往平台,通过戏剧课,我们让孩子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学会怎么跟异性交往,学会怎么去正确地认识异性,把神秘的同伴关系变成健康的同伴友谊。通常一个学期后,男女生交往起来就非常自然了。如果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课程,就可能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
5.符合儿童兴趣,满足精神需求。儿童身上具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天生倾向和能力,儿童的艺术活动直接表现了儿童生命需求。戏剧活动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多变的动作,戏剧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而经过表演,学生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跌宕起浮带给他们丰富的体验,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三年走来,随着“戏剧童年”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实施,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戏剧课程是多学科的融合,是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我校“从儿童立场出发,培养核心素养,育全面的人”这一育人目标落地生根,让每一名学生爱学、乐学,拥有一个绚烂的童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