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假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解决途径

2018-03-06 05:16甘小武
财政监督 2018年3期
关键词:套利货物贸易

●甘小武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贸易规模也呈现稳步大幅增长趋势,并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贸易规模的扩大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实体经济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但与此同时,我国虚假贸易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成为了影响我国贸易发展的毒瘤。张光平 (2015)发现1989—2014年中国大陆与香港各自公布贸易数据间存在巨大差距,认为两地间的虚假贸易问题严重。王允贵(2013)认为打击虚假转口贸易,对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正逐渐显现。李东平(2008)分析了2005年中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以来贸易顺差中的虚假成分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014年9月,中国贵金属出口额大幅增至108亿美元,比2013年3月虚假贸易“掺水”后创设的50亿美元峰值还高出一倍多,再次引发了政府、业界和学界对虚假贸易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虚假贸易的表现、影响和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管控和缩小虚假贸易规模。

一、我国虚假贸易的表现和影响

(一)虚假贸易的表现

虚假贸易是指在没有真实性商品交易需求的背景下,买卖双方利用政策、管理和体制等漏洞虚构合同、单据等相关资料的交易行为,目的是获取融资或者投机套利。虚假贸易并非真正的贸易,是一种借助货物或者服务贸易的渠道从事寻租的行为,一般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与相应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剔除进出口转换系数后的国外统计数据的背离程度进行判断分析,即我国虚假贸易现象的判断根据是基于进出口贸易和现实贸易的相关数据的增速相偏离程度。根据广东海关分署所发布的数据称:广东省2013年一季度的贸易总值是2891亿(均以美元计算),扣除当时汇率后数据有了37%的增幅。而仅是对香港贸易总额就有842亿,其增长率为91%。在出口的产品中多为科技型商品贸易和机电商品贸易,这二类商品在一季度的增长比分别是64%和40%,其中集成电路商品的出口金额增长了12倍之多。异常数据的增长使得贸易数据过度升高,同时也反映了虚假贸易现象的产生所带来的热钱套利的现象。

虚假贸易的操作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将货物运到保税区,通过海关报关员的数据操作将货物进行报关,同一车货物可以经过无数次的报关,出现“货物空转”的贸易现象。而货物在保税区经过一天的手续办理,就可以实现出口和进口贸易,在节省贸易时间的同时避免了较多的贸易税费,节约了资金和时间成本。这实现了关内的加工型贸易企业避免因将货物必须运到境外贸易再周转运回本地,而是直接将货物在保税区停留一天,办理内转程序即可,同时节约了进出口税和运费,加快企业的现金流,并且办理报关手续比较快捷简单。虽然这种境内报关手续简单快捷,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为我国的海关贸易带来了许多虚假贸易的经济现象,在2013年一季度对港出口的贸易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到数据分析的虚假贸易的验证:

我国的内地贸易一般经香港转移到欧美国家,然而3月份我国境内对港的出口是同比的93%,一季度总体增长率是69%,而其中最盛的是靠着香港的深圳增长了150%,而对欧美国家的增幅却下降了许多,这与出口欧美的贸易发展政策相违背。

虚假贸易最明显的表现是企业商品的出口不会将其进行海外运输,而商品通常只在境内的保税区与香港的仓库进行运转,若远洋运输量低于现实中的贸易额,就会显示出虚假贸易。对于香港港口对货物的吞吐量来看,出口数量有了18%的增速,实现430亿的贸易顺差。然而港口的货物运输却远远低于出口的数量,比上一年回落4个点。

(二)虚假贸易的影响

虚假贸易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恶化了中国的实体企业,从而为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由于虚假贸易的发生,抢占了部分银行信贷名额,使得国内的实体企业无法进行银行信贷资金,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失衡,不得不面临发展难题,从而制约了实体企业的发展。二是贸易融资的套利较快,并且较为轻松,使得一些企业看到了 “先机”,从而转向虚假贸易的融资手段进行非法套利,造成了部分实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名存实亡。三是由于是虚假构造贸易信息,这对实体企业经济毫无推动效益,徒增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的出口量有某种程度上的虚增,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其他进口国因此会提出一些不利于中国贸易的政策保护措施,例如反倾销。四是在构造虚假贸易获得的资金流入影子银行,即组成了民间借贷的一部分资金,从而引发了一些高利贷的社会问题,冲击着我国银行企业的融资发展之路,诱发金融风险。五是虚假贸易融资不利于收付、结售汇的办理速度,加大了各方面的差额的偏离,使得结售汇差额被动增长。

二、出现虚假贸易的原因分析

虚假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不利于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了一些腐败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2000年至2016年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差额较大。

表1 2000—2016年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差额(差额/亿美元)

(一)套利动机驱动虚假贸易

1、汇差套利。汇差背景是指我国内地的人民币比香港的港币更值钱,而两种纸币的兑换就出现了汇差,这种汇差为一些投机者带来贸易商机,就催生了贸易者利用汇差进行套利。在人民币和港币汇差高峰期,两种纸币有0.6%的汇差。而虚假贸易就是利用“保税区一天”将热钱流入我国内地。有很多企业利用出口欧美的货物进行“货物兜圈”,将出口商品在内地保税区处进行人民币结算,然后将同样一车货物运到香港,再将这车货物进口到保税区,若人民币和港币的汇差是0.6%,那么1亿美元的“货物兜圈”将会出现600万元的现金套利 (假设美元兑港币和人民币分别是6.2和6.26),从而凭空捏造了1亿美元的市场外汇。

2、息差套利。这是制造虚假贸易企业进行利息差距获取现金套利的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我国内地和香港的银行会执行不同的存贷利率制度,一般内地的存贷利率要高于香港。贸易企业就利用“内保外贷”的操作方案进行境外融资,在银行方面,企业只要能提供符合条件的信用凭证,将部分现金存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然后将其作为抵押就可以在境外银行进行担保融资。然而两地存在息差利率,在内地的担保金可以在境外能获得较高的融资收益,这是贸易企业流入国内的融资资本之一。当香港企业得到了融资贷款后,就会将商品进口到境内保税区,在一天之内,香港企业的内地关联企业将这批商品出口到香港,从而实现资金的两地转移,以此进行反复套利。

3、企业、银行、政府的逐利造成虚假贸易现状

(1)企业套利。我国在长时期内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市场明显减弱,因而内地的外贸企业只能获取少量订单,然而又遇到经济转型期带来的大量人力劳动成本升高、国际经济体的贸易保护制度等原因,给企业进行外贸出口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保税区的海关贸易政策下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获取现金套利,并且不需要企业承担贸易压力,打政策的擦边球,这是驱使企业套利的动力。在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贸易融资信用,可以维护和银行的友好合作关系,以便获得融资贷款,此即和银行合作维持长远套利的谋利手段。当今世界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沿海的企业失去了外贸订单,然而企业又面临着大量增长的人工成本、贸易壁垒等,使得沿海众多依靠外贸订单维持生计的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因此,很多企业就通过套利来获得收益,并且此方式还不需要面对企业经营的压力,只要打个擦边球,玩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就可获取利润,何乐而不为。

(2)银行逐利。银行为何要与企业合作,这是因为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能够获取较多的存款,同时也结交了较多的大客户,当企业在银行有了较大数额的存款才会对企业进行信用贷款。这是经济政策杠杆为银行带来获利的方式。银行通过为企业提供信用证,办理企业的买卖业务结算可以获得手续费。在强劲的竞争对手面前,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利用各种优惠和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的企业客户。因此,银行通过虚假贸易的经济杠杆去实现自家银行的利益,这是银行本身之间的竞争体制决定了银行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此,银行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利益连接链条,这里,企业在构造虚假贸易时要先将千万元的存款打进银行,从而获取银行贷款的信用证,然后利用信用证来结算日常有关的项目业务。在此过程中,银行不仅能获取巨额存款,也保持了与客户的联系。银行开的信用证是办理诸多企业的结、购汇的一项收入。另外,银行还会推出各种针对外贸企业的理财产品来吸金,从这方面来讲,也为企业找到更多的境外发展机会,例如为企业介绍物流公司,帮助企业进行境外公司的注册等。

(3)政府逐利。每年各级政府都会有政绩考核,其中一项即为地方的GDP。为提高本地GDP,各地方政府盲目地出台一些出口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对出口企业的外贸业务实施鼓励,更有甚者,对“货物空转”不予理睬,地方政府帮助一些外贸企业造假,对外贸企业制造的“空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自由发展,以此将本地的“贸易额”提高,达到较高的GDP指标。表2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差额,总体来看,相关进出口贸易仍存在较大差额。

表2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 (总额/亿美元,增长率/%)

(二)多方部门缺乏对虚假贸易的监管

1、保税区缺乏严格的监管。外贸企业的货物进出保税区时,保税区只是对其作备案登记,而不会对其进行数额查询和是否有许可证查询,外管局不会管制区内企业的业务结算。同一批货物可以不用加工也能进行“仓储转口”。

2、海关对货品和单号是否对应形成不作为监管。某些高价值的货品被企业报为贸易报的物,这能节约企业的关税成本,因而货品和实际申报项目的交易金额有巨大的差别。然而海关不对货品和单号进行严格检查。

3、银行不限制企业的贸易融资。银行在贸易企业的各种资金交易和贷款申请中均不进行明确的查询,特别是所开具的信用证不进行限制和约束,造成企业的货物能进出保税区循环多次。同时,银行存在违规外汇办理的操作,不对其限制额度,并对企业需办理贸易结汇的真实性单据作审核,缺乏对企业的资金监管。

4、监管制度不全、不严格。对金融借款没有进行区分是监管部门的失职,“内保外贷”就是监管部门职责的缺失造成的,使得很多内地企业有机会钻政策漏洞,借机进行套利收益。

三、相关建议与措施

对于经济宏观调控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远角度均衡各方利益和稳定社会来做打算,因此,针对前文所述的虚假贸易现象,我国应针对具体问题就现阶段发展和长远发展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规避虚假贸易。

(一)短期应对措施——加强监管

1、加强海关通行的货物与单号的监管。对每次通过的货品,海关都要检查单据上的货物规格、数量,其次,要检查货品的真实来源和价值、具体的交易金额和单据上申报的项目是否对应,保证货单和货品是对应的。对进出口的货品要作登记,并且联网检查和统计每一家企业每月和每季度的通行次数,对通行的车辆要严格登记和管理,记录其通关的次数,若发现通关次数过高时,应通过合法程序进行严查和审问,以采取下一步的措施。还要加强对区内已经注册的物流公司的资质检查,预防欺骗性的贸易企业进行转口。

2、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应发挥严格的代位监督功能,对贸易结汇进行核对审查。银行对准入客户所办理的资料要严格管理,每一个工作程序都要进行真实性调查,对客户的硬件资质背景和信用状态要尽职调查了解,跟踪客户的近半年的相关交易;为保证贸易的真实性,要对合同、海关申报单及发票等作审核,对重复性的单据和虚假融资行为的单证进行再次的贸易产品的融资;调整保证金的考核制度,将银行对内部员工的奖励制度与相关的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考核联系起来,抑制“内保外贷”现象。

3、外管局应实施有效的政策监管。首先要对银行相关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外管局对银行的检查内容有:对新制定的融资产品实施申报和备案;对融资额较大的银行要求呈送具体的数据证明,对较大融资交易要求银行要报送结售汇数据、风险提示、预防监督机制等信息。同时,强化跟踪管理机制。对贸易企业的融资业务要进行后期跟踪监管,例如要求银行建立贸易企业融资的黑名单体系,对贸易业务突发增长的企业要求其呈送证据报告,以作解释,当解释不合理或不能提供证据时,外管局应进行深入检查和对日常的业务进行监督。另外,建立新型的监测系统,印证企业的贸易结汇情况和银行的业务是否匹配。我国当前也有对企业和银行的分别监测,只是现阶段的监测系统对企业和银行还没有进行印证性的监测,二者数据的关联性不明显,这为银行和企业的违规融资带来了便利。所以,将银行的外汇业务进行数据报送,可以方便外管局的监管。

(二)长期应对措施——优化改革

推进境内的金融改革。由于我国对贸易企业相关业务的鼓励制度与境内外的汇率机制、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有所脱轨,内地与香港两地存在汇率差和利息差,为投机者带来了打擦边球的机会,因而有了汇差套利和息差套利现象。所以,我国应加强香港与内地的金融改革,以使利用贸易套利的企业无机可乘。另外,将香港与内地市场尽量做到统一的金融市场进度,推进两地的货币政策的改革,使得资金运行起来更加有效率,促进两地金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完成香港与内地的市场衔接,减少利用息差和汇差进行套利的行为。

建立完善的政策衔接和配套。首先是制定出有关促进出口的有效政策,在制定外贸出口的政策方面要注重各政策直接的衔接关系,做到紧密结合,不给贸易套利留下任何空子。其次要对现有的贸易政策和融资政策进行细化,明确各部门的监管任务和职责,并设置相关预警值,将重点放在对贸易资金的收付汇和海关商品的进出口匹配上。第一,一旦有较大规模的资金有异常时,要严查货物的跨境贸易渠道,在有关金融管理机制的网络化核查与相关原始的贸易信贷记录的监控下进行调查;第二,建立完善的跨境结算模式,重视人民币的外汇管理,并使得跨境结算的政策和外汇政策紧密衔接,从而降低企业空头套利对实体企业的冲击;第三,建立完善的NRA管理制度,深入分析海关的特殊监管方式,以此杜绝存在的监管疏漏。

改进地方性政府的贸易鼓励政策。现阶段,政府出台的鼓励贸易企业业务的政策和对企业的较多优惠催生了企业的虚假贸易,这二者的关系比较大。虚假贸易带来的只是出口额的增长,对贸易经济没有实质上的提高,反而带动市场的骚乱,造成不公平竞争获利,很多贸易企业变成空壳公司,或者企业的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使得产品越来越低端,不利于经济长远的发展,而政府的政绩所反映出来的GDP只是一个虚假的数据。所以,政府应该根据具体的贸易交易采取合理化和精细化的政策奖励,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金更多流向实体企业,而非空壳公司,用激励而细致化的政策刺激实体性贸易企业的公平交易。

完善贸易融资机制,建立重点交易的监测分析系统。第一,要在银行建立针对贸易融资的数据采集机制,定期对贸易数据进行监测,从而监督企业的贸易行为,以检测出企业对融资的真正需求目的,要建立完善相关监测、核查的标准。要对那些频繁贸易往来的资金账户和货物流较大的企业的转口贸易加强观测,对有较大贸易融资需求的企业也要进行检查,还应关注频繁收支的NRA账户,从而在整体上压缩贸易资金的偏离风险。第二,完善审核制度与操作规范,对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加强调研管理,对贸易融资的相关流程进行标准化建设管理,使得贸易融资业务的办理按照严格流程进行审核和审批,对于贸易融资审核时,要企业的货权凭证的原件,并在原件中签注已经融资,不给企业留下再次凭货权凭证办理融资的机会。第三,加强银行业的创新产品管制,要求银行对制定的贸易融资产品实施报备,从而抑制金融机构产品的过度创新。

(三)面对“货物空转”的虚假型贸易现象,政府应有针对性实施相关教育防范措施,以做好对虚假贸易的道德防范

对虚假贸易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广泛宣传,定期开展对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育,特别是海关报关员的职业素养教育,因为这是很多虚假贸易企业进行虚假单号申报所必须经手的报关员环节。报关员为外贸企业提供服务时可以进行对企业贸易合同的审核,对报关的单据填写要严格,做到对企业贸易的详尽信息的收集,保证企业贸易的真实背景,完成报关业务。另外,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报关员工作机制,设置一个循环性的监管团队,对报关员的具体工作进行监督,有效遏制违法贸易现象。与此同时,还应鼓励群众对各种虚假的报关和虚假贸易进行举报,建立一个打击腐败的惩罚制度,用严格的惩罚制度给予报关员一种震慑作用,一旦发现报关员的不合法操作,应给予严厉的惩罚,切实遏制违法贸易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虚假贸易现象进行遏制,这一工作牵涉到多方利益,更涉及我国市场政策和监管制度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平衡各方关系,对报关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进行教育,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建立健全内地和香港的金融信息系统,将两地的信息能够相互融合,同时外管局要实施有效的政策管制,强化各方对企业贸易的共同监管。■

[1]姜延书,郭江平.中国出口贸易服务增加值竞争优势的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10).

[2]李东平.近年中国贸易顺差虚假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简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8,(03).

[3]林震,胡平,林晓娟,陈梅,俞剑云.提高对虚假贸易融资检查成效的探索——基于外汇交易真实性的分析[J].福建金融,2016,(S1).

[4]刘铠,彭立新.探析人民币升值背后的虚假贸易[J].中国商贸,2014,(28).

[5]孙立行,刘津.贸易项下的“热钱”流入规模估算方法新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6]王允贵.严厉打击虚假转口贸易,遏制跨境投机套利活动[J].中国外汇,2013,(19).

[7]魏磊.我国贸易顺差的合理性与持续性分析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3,(10).

[8]熊丹,李彤.我国虚假贸易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

[9]虚假贸易融资非法结汇案[J].中国外汇,2016,(01).

[10]张方波.中国虚假贸易的规模测算及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6,(01).

[11]张光平.中国虚假贸易与跨境资金流动的探讨和估算[J].金融论坛, 2015,(10).

[12]赵平,王玉华.我国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机制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02).

猜你喜欢
套利货物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逛超市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