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接触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这也对人们品味的提升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更偏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德、智、体、美、劳”五项标准的“美育”也进入了高校教育的视野,引起了高度重视,将美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项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现状依旧不容乐观,还是有一些高校的管理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智力教育的陪衬品,过分重视考研率,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桎梏。而且只是将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形式,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以参赛得奖为主,本末倒置。这就对艺术教育的定位形成了误解[2]。
现阶段的高校艺术教育,目标是国民素质教育。主要的授课内容是向大学生传授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让大学生具有艺术鉴赏眼光,了解艺术的鉴赏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掌握欣赏和批判艺术的方法,既能做观众听众,同时也能作为评论者,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但是鉴于现阶段的高校艺术目标不够明确,以致教学课程安排十分随意。主要表现形式为:没有将艺术教育和审美活动等量齐观,也没有突出艺术特性,而是将其当成艺术或者美学知识进行知识性的传授,这和智育其实是差不多的,也就没有充分体现“美育”的教育特色。
高校学生的艺术人文素质令人十分担忧,而且鉴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就为教师传授课程内容制造了现实上的困境。而且“文无第一”,艺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艺术教育更应该侧重于激发学生的艺术个性培养。但是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都是偏向大班授课,因此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举步维艰。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也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因此让艺术教育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高校的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不只在数量上很匮乏,而且在专业素质上也没要达到要求。这并不是诟病教师的专业知识,但是会学与会教并不完全等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没有很好地了解,而且研究也不深,教学方式比较僵化,从而没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艺术教育课程需要立足于云南省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做出合理的教学规划。云南当地文化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文化,佤族新米节文化等,因此在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时,在要求学生开阔视野,欣赏和掌握经典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云南当地的公共艺术文化有基本的掌握。这样才能让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魅力。另外也应当与高校实际情况相匹配,如果高校的师资力量或者艺术训练课程安排不充足,那就不能盲目对公共艺术课程进行安排。学校要正确认识到,公共艺术的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才能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
2.2.1 设置要更加科学
课程设置本身一定要对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考量。这是因为公共艺术包罗万象,门类很多。包括了造型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等等,因此如何将众多公共艺术所涉及的课程更好结合起来,达到美育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就成了重中之重。如何权衡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课程种类以及教学比重,进而让公共教育的课程更加突出,高校一定要有科学的课程安排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4]。
2.2.2 评价标准更加科学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继续进行,而是应该根据艺术创作的特点,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发挥艺术才能作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鉴于学校的考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为避免公共艺术教育本末倒置,学校应该重新建立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审美意识。评价系统应该走向多元化,充分将学生不同的艺术创作天分考虑在内,而且要采用动态评价,将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情况都考虑在内,这样可以让评价更合理,也更能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一些公共艺术的创意通过图片和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的艺术感受更加直观,实现信息技术和公共艺术课程的融合[5]。而在课堂之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公共艺术学习资源的渠道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将学习的渠道延伸,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会大幅度提升艺术鉴赏的眼光,对整个社会形成艺术风气都是十分有利的。
艺术教育本没有高低,重在激发学生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因此公共艺术的课堂一定要保证平等,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创意,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6]。
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当重视起来,结合云南省当地的文化,将公共艺术课程同当地的文化融合起来,为高校的课程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