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学校 李春丽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因而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在大量的公开课中也发现了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极为混乱;要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延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要么,汇报时,常常是说“要觉得……”“我认为……”,而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的培养无法构建起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每节公开课上几乎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四人小组、八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认为,抓住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理论者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发展,就不可能有效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合作的时机,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小组合作素材,精心安排合作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地方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才有合作的价值。低年级阶段,学生要大量的识字,由于年龄小独立识字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在集思广益中,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以教学各动态因素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在合作研究中,给予多少合作时间,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量、难度、深度等因素,要正确地估计,以保证学生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交流时间,这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时间过短,打断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觉得没了头绪,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当然,合作时间过长,学生们就无所事事,纪律松散,也会影响合作效率。估计合理的时间,可用中等速度的小组所需的时间作为衡量标准,所估计的时间不一定每个组正好同时完成,这时可以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去帮助未完成任务的小组,或让他们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了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使他们既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说的,“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各自便有了两种思想,甚至还会产生思想的火花。”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要让别人把话说完,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抓住别人发言的精髓,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比较、辨别、综合来充实自己的观点,使之为我所用。从中得到启迪,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进自己的思考,不断使自己的见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具创造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紧紧抓住。进行交流要以小组为单位,牢固确立“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合作结果,更应关注合作过程,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对学生加以激励。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学习活动形式,它激发了学生的奇思妙想,课堂中出现了很多的精彩发言。但是,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无效的小组学习……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要杜绝所谓的“小组讨论”,主要靠教师转变观念,学会指导学生合作,让他们“手拉手,撑起一片自由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