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仁深
(铜仁学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铜仁 553304)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立竿见影就能带来物质利益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市场的需求也是一些马上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相反,对那些短时间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理论性人才。譬如,毕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人才,就被一些用人单位暂时搁置起来,不作为人才来对待。只有需求量有限的高校和政府机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才的最佳选择。基于这种现实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日趋边缘化。目前高校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有些堪忧,这无不与部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动机完全是出于应付以及学习动力不够充足等方面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我们暂且不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的学生,就专门谈把它作为主修课的学生。上课时你会看见很多学生都在玩手机,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课,没有玩手机的要么就是打瞌睡,要么就是呆若木鸡。有一部分同学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学起来难度大,听起来很吃力,枯燥、无味、晦涩,况且无任何现实意义。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介于与老师的“关系好”才勉强听老师讲课。高校学生还是一个书生气较浓厚涉世不深的特殊群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是悟得透、学得深的现状。往往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的强,稍微不注意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更有甚者会与老师发生不愉快的现象。教师布置的作业答案部分是千篇一律,都是从手机或者电脑上下载与摘抄,没有任何创新和自己的见解。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笔者刍议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求抛砖引玉,以飨读者。第一,凡事都有两面性,每当我们正在享受它的成功的一面时,却也在承受它不声不响地积淀的不好的东西,当这些东西从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它的存在。我们就以市场经济为例,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它通过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围绕竞争机制,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最终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利益最大化,形成经济至上的目的。相对比较目前我国高校非常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杨叔子认为 :“大陆高等教育的时弊根于轻视素质 , 主要是轻人文素质” 。道德素养、理论品质、文化涵养、不凡气质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不容易成为一个人成功评价因素。这种本末倒置必然导致部分大学生商品富有而人品贫穷的怪象,这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最为普遍,正是在这样的舆情评价影响下,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才产生了厌学情绪,致使该门课程日趋边缘化;第二,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有些陈旧,不太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口味。翻开课本我们就可以看见全是理论和难懂的语句,那些晦涩的语句近似于教条,不会让你轻轻松松一口气读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读图时代的大学生眼界变得更加宽阔,需要吸收现代化的东西特别多,致使浅阅读方法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充分运用;另一方面他们的价值取向就是讲究实用,对前沿学科非常感兴趣。诸如,微积分、数控论、宇宙观、分子论、耗散论、相对论、爆炸说等等。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里面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讲解,把开发大脑思维作为系统灌输,忽视实际操作运用,形成课本知识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学生不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现在一些高校的老师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站在讲台的老师,另一方面就是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旦某一科特别是文科缺老师的前提下,就会出现只要是文科老师就会去填补这一缺失,由于专业不对口必然会导致老师没有教好,学生也没有学好;第四,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虽然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是还是有不少高校的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多媒体教室及现代教学工具只是一种“摆设”而已,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看不出有创新的东西来,上课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言辞说教,把书本上的一些理论当着教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与“填鸭式”教学没有任何区别,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每件事情都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这是发现人才,甄别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不能把评价标准只局限于或者重点限于在经济上有所建树的人,对研究理论工作并做出成绩的人要与在经济上有所建树的人一样给予积极评价,经济富有与知识富有同样是成功人士,都要得到社会的认同。 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有助于提高理论工作者的评价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要积极转变人们的评价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台使人“智慧”的机器。孙正聿教授指出 :哲学 “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 。它是帮助我们追问宇宙 , 追问历史 , 追问人生的大智慧 。” 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就要每天都使用这台机器补充知识给养,这个社会才有生气、才有活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一些国内外的先进性的技术和经验随之而来,大学生们会越来越感觉到之前学的最前沿的现代化知识已经在悄悄“过失”,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学校都要积极想办法,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转变评价观念,营造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提升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增强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多数章节都是说明“是什么”和“为什么”等理论问题,很少涉及“怎么办”这个具体措施。哲学是使人智慧的学科,学习它并不是要叫我们呆板地背诵它、默写它,而是要求我们学习它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用它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去思辨事情的前因后果。具体地说,首先就是要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材内涵。课本的内容要与一些相关成果贯通融合,不使该门学科乏味、呆板、僵化。譬如,阴阳说、知行观、宇宙论、生态论等等,这些学说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如果改编教材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它们融合,来阐释“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就会使枯燥无味的教材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其次,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西方哲学,西方国家在西方哲学的指引下,做出了许许多多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如果对西方哲学观点进行“扬弃”,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批判地吸收有积极性的东西,这正是迎合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西方哲学、分析西方社会、分析新鲜事物等等,丰富其内容,提升其品味。
在中小学阶段,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名言警句: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打铁还需自身硬等等。其实这些名言不仅在中小学实用,而且在大学乃至更高科研机构都实用。当今工作效率是如此的高,生活节奏是如此的快,教师的知识如果没有日新月异,没有与时俱进的步伐,那么你上课的效果一定是“戴起碓窝唱戏---费力了不好看”,教师缺少新鲜知识,终究是要被淘汰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各校一定要强化教师培训,培训绝不能是走过场,学校要拟定严格的考评制度,把培训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彻底扭转或者科学使用教师“双重身份”这种困惑。所谓彻底扭转就是指专职教师只能上课不能兼办公室工作人员,其目的就是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上课、改作业,挖掘潜藏于教材中的精华,让学生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所谓科学使用教师“双重身份”就是指把兼课的老师的课集中在一天或者两天,绝不能把他们的课每天都挂着。否则,会是教学质量没有提高,办公室工作也没有搞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目前是接近于边缘化学科,部分高校教师也就没有心思去挖掘其先进的教学方法,于是陷入学生厌学老师教法滞后的“怪圈”。教师教学方法滞后表现在“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一节课都是教师在发言,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局面。鉴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首先,要对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换,不能老师一节课都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也不能一节课下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要结合教材实际因地制宜;其次,可以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毕业后找工作面试试题)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和思辨方法对试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维真正弄懂道理 。” 学生一定会认真和感兴趣。笔者在一次上课时偶然想到这个问题并在课堂上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再次,学生每天都要看手机,微信聊天,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微信上的热点拿到课堂来,把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用学到的哲学知识进行辩论,这个方法定能实用,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备课是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学生也就是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进行备课,为了分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笔者下载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电影,作为上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1] 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 顾易铭.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哲学课教学 [J]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 , (1).
[3] 张品仲.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的研究[J].大家,2012 (02) .
[4]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Z]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 :15 .
[5] 孙正聿 .哲学修养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