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修辞性叙事批评指南
——詹姆斯·费伦《阅读美国小说,1920-2010》述评

2018-03-06 14:5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外文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叙述者伦理小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肖 旭

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是美国文学批评界“芝加哥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著名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家。多年来,费伦致力于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建构,尤其注重叙事的动态进程、“叙事伦理”的研究,在他的多部专著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在《阅读人物,阅读情节》(ReadingPeople,ReadingPlots, 1989)中,他提出了三维度的人物观,将小说人物分为“模仿性人物”“主题性人物”和“虚构性人物”;在《作为修辞的叙事》(NarrativeasRhetoric, 1996)中,他提出了四维度的读者论,将读者分为四类:有血有肉的真实读者、作者的读者、叙述读者、理想的叙述读者(申丹、王丽亚 2010: 185);在《活着就是要讲述》(LivingtoTellaboutIt, 2005)中,他分析了由人物充当叙述者的各种“人物叙述”,并重点论述了如何进行“伦理取位”;在《体验小说》(ExperiencingFiction, 2007)中,他则关注读者在作者修辞的作用下,通过“叙事判断”和“叙事进程”共享阅读体验。《阅读美国小说,1920-2010》(ReadingtheAmericanNovel1920-2010, 2013)是其最新力作,在这部书中,费伦选取了出版于1920~2010年间的10部美国小说,主要从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角度加以解读,在论证这些小说经典地位的同时,也厘清了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诸多概念,对有志于从事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的学者而言颇具参考价值。

这部书也是美国著名人文学者、文学理论家丹尼尔·R. 施瓦茨(Daniel R. Schwarz)主编的“阅读小说”系列中的一部。全书除前言外,共分为11章,第一章“修辞性阅读的准则”为全书的理论基础,其后的10章分别重新解读一部小说。本文将在概述各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这部著作展开简评,阐明其价值,评述其不足。

一、内容概述

该书前言主要概述了各部小说的主题,并解释了拟进行重新解读的10部小说的入选标准。费伦强调:“我不想选择那些已然是经典的小说,而想选择那些自身条件足以堪称经典的小说。”(Phelan 2013: 19)他从历史跨度、小说自身品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题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对出版跨度达90年的美国小说进行考量,选取了10部对后来作家及美国文化都有影响的小说作品。

在第一章“修辞性阅读的准则”中,费伦首先界定了修辞性阅读的定义,即把小说视为一种扩展的虚构叙事形式,某人在某一场合、出于某种目的,向另一人讲述发生了某事。(Phelan 2013: 24)接着他陈述了修辞性阅读的七条准则:第一,叙事不仅是一系列事件的组合,其本身也是事件,是说者向听者进行的多维的、有目的性的交流。第二,修辞性阅读着眼于有目的性的交流,旨在区分小说素材及其处理方式。第三,解读小说时,修辞性阅读采用后验立场而非先验立场。第四,在解释叙事效果时,修辞性阅读采用了作者、文本(含文内关系)及读者反应的阐释循环图。第五,修辞性阅读将“叙事进程”——文本与读者的互动——看成作者实现其目的的关键所在,因而采用修辞性阅读的读者通常依赖“叙事进程”来了解阅读体验。第六,修辞性阅读重点关注四类读者,即实际读者(有血有肉的读者)、作者的读者(作者写作时的对象读者)、叙述读者(叙述者叙述时想象中的读者)以及受述者(文本内的叙述接受者)。第七,实际读者对小说的反应可以分为三大类,每一类都与小说的特定成分相关,它们是模仿性、主题性和虚构性。

在第二章“《纯真年代》(1920):成长与欲望的伦理”中,费伦先分析了华顿(Edith Wharton)选择历史小说作为《纯真年代》之形式的目的所在,接着从修辞性阅读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家在小说中采用的双声话语(double-voiced discourse)对小说所传递的伦理价值的影响,最后则分析华顿引导读者对主人公纽兰的选择做出了怎样的伦理判断。

在第三章“《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角色叙述、时序及悲剧”中,费伦重点关注小说叙述者尼克的作用,费伦认为读者能认识到盖茨比身上还是有可贵之处的,他梦想的宏大、他追求梦想的执着,至少能引发我们的同情,甚至能激发我们伦理上的崇拜感。产生这一感觉很大程度上依赖菲茨杰拉德赋予尼克的双重身份:角色与叙述者。费伦认为尼克时而可靠,时而不可靠,这取决于菲茨杰拉德对其叙事功能的多种需求(Phelan 2013: 63)。

在第四章“《永别了,武器》(1929):成长、悲剧及声音的修辞”中,费伦通过小说人物弗雷德里克这一角色叙事的运行机制,深入探析了海明威创新式的现代主义悲剧的建构。他以“声音”为切入点,以小说第一章最后一句话及全书最后一句话作为支撑,从男主人公声音发展的变化,说明了在小说的进程中,人物叙事的声音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成熟,并最终与“隐含作者”的声音合流,最终认同“隐含作者”的价值观,二者的声音达到了统一。

第五章“《喧哗与骚动》(1929):作为悲剧的肖像化叙事”重点探讨了这部小说中“肖像化叙事”的两种形式。在《体验小说》(2007)一书中,费伦曾对“肖像化叙事”下过定义。他认为,“肖像化叙事”是作者邀请作者的读者(authorial audience)理解人物的一种修辞设计。“肖像化叙事”多通过戏剧独白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非小说人物的叙述者讲述,让读者从外部观察来实现(Phelan 2007: 23)。《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昆丁和杰生各章的“肖像化叙事”属于前者,而迪尔西那章的“肖像化叙事”则是后者。“肖像化叙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物的栩栩如生,激发读者的情感参与。

第六章“《他们眼望上苍》(1937):成长及声音的修辞与政治”继续以“声音”为切入点,分析了叙述者的声音与小说主人公珍妮的声音。具体而言,费伦认为,赫斯顿在把人物声音向叙述者声音的转化中,大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尽管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一转化中丢失了。费伦认为,“叙事进程”需要赫斯顿在小说的庭审场景中赋予珍妮自己发声的机会,但是作者在这一场景中的概述却导致了一段有缺陷的叙述,因而在她整体强有力的叙述设计中是一处小小的缺憾。

第七章“《看不见的人》(1952):成长、政治与修辞设计”通过修辞性阅读重点讨论了小说前言与尾声的关系。通过阅读,费伦发现,在前言中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看不见的人”到了尾声却宣扬美国的多元文化,鼓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他认为这是一种有缺陷的面具叙事(Phelan 2013: 167)。他从文内和文外因素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并指出,正是作者埃里森(Ralph Ellison)的这番处理使得白人读者更易接受这部小说,从而成就了它的经典地位。同时,通过分析主人公从“不可靠叙述”到可靠叙述的转变,读者也见证了“看不见的人”的成长。

在第八章“《洛丽塔》(1955):叙述的伦理与故事的伦理”中,费伦首先围绕主人公亨伯特的可靠性展开,从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设计上,说明他有意让读者从伦理上接近亨伯特。在小说的进程中,费伦发现叙述者亨伯特一再美化自己的行为,而“隐含作者”却要读者抵制住他的诱惑。二者之间的矛盾让读者在亨伯特的叙述中做出自己的伦理取位。本章的亮点在于小说的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之间的互动。主人公亨伯特以回顾性视角审视自己当初的行为,这可视为某种形式的忏悔;作者采用这种模式让人物讲述故事,对小说的故事伦理产生了影响,读者逐渐对亨伯特产生了同情。随着亨伯特叙述可靠性的逐步增加,读者对他的伦理判断也趋于正面。

第九章“《拍卖第49批》(1966):模仿的主人公,主题——虚构的故事世界”重点关注这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进程”中人物的作用。费伦认为,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关于不确定性(即小说的故事伦理),因此“隐含作者”在讲故事时有意选择了所知甚少的叙述者,而由于他塑造的主人公也知道自己所知甚少,因而“隐含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对女主人公奥迪帕充满了同情。由于作者让读者与人物的感知和反应联系在一起,读者也接受了小说的故事伦理,通过这一叙述方式读者接受了故事伦理的不确定性,而小说的开放式结尾恰好也印证了整部小说凸显的不确定主题。通过论述,费伦总结了小说的不确定主题是通过何种叙述技巧来展现的,从而印证了小说人物具有“主题性”这一功能。

在第十章“《宠儿》(1987):塞丝的选择与莫里森的伦理挑战”中,费伦首先分析了小说的各种副文本元素对主题的影响,认为“隐含作者”的叙述让读者对塞丝、保罗·D和丹芙的处境产生同情,并重点分析了读者进行伦理取位的过程。在分析主体叙事的进程中,费伦指出,莫里森通过四种视角讲述塞丝的故事,让读者一步一步对塞丝的选择做出自己的伦理判断。塞斯不同寻常的选择(因爱杀女)给读者的伦理阅读提出了挑战,但在叙述的推进中,读者逐渐接受了塞丝的选择,并对她表示同情,同时也在纷繁复杂的多重视角之下,理清了情节,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这样的叙述处理凸显了个体的悲剧命运,读者也在完成自己伦理判断的同时对奴隶制的危害进行反思。

在第十一章“《自由》(2010):后现代主义之后的现实主义”中,费伦先回顾了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这部小说在美国的接受情况,接着着重分析了《自由》的修辞目的及作者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费伦认为,小说中转换视角的做法为人物间创造了对话关系,而这种转换又增加了我们对人物的同情。读者得以体会到,尽管这些人物大部分疏离,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不同人物的视角转换也唤起了人物及读者对自由问题的反思。在主人公帕蒂的回忆录中,原本伦理上有缺陷的不忠行为却有可能博得读者的同情,这充分说明了叙述伦理对故事伦理的影响。

二、 简要评论

修辞性叙事理论在当今西方后经典叙事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布思(Wayne C. Booth)、费伦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建构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诸多概念,例如“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叙述声音”等,这些概念有易混淆、不易于把握的特点,需要批评者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理解、吸收。费伦的这部著作堪称一部修辞性叙事批评指南,在对这10部美国小说的解读中,费伦厘清了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诸多概念,与他前几部著作相比,除了继续关注“叙事进程”外,他还重点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的互动关系,为如何分析小说的“叙事伦理”提供了模板。

其实,对小说伦理、道德效果的关注是“芝加哥学派”的一贯主张,费伦的导师,该学派的第二代学者布思在《小说修辞学》(第二版)的后记中就指出,就虚构作品的形式而言,重要的因素往往具有道德价值,若不予以关注,就贬低了作品的价值。作品的伦理、道德价值恰恰是修辞性叙事理论所关注的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之一。因而,继承了布思批评思想的费伦关注小说对读者的伦理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Booth 1983: 419)

除了以传统的“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等概念分析小说的修辞效果外,费伦在该书中还重点厘清了“叙述声音”“叙事伦理”等近年来兴起但不易把握的概念。例如,在对《纯真年代》《永别了,武器》及《他们眼望上苍》的解读中,他多次涉及了“声音”的概念,并在第四章中归纳总结了“声音”的定义:声音是风格、语气(讲述者对所述对象和听者的态度)及价值判断(讲述者对所述对象,有时也包括听者的伦理及意识形态判断)的综合(Phelan 2013: 87)。在对《纯真年代》的分析中,他指出了小说的双声话语对小说所传递的伦理价值的影响;在对《永别了,武器》的分析中,他通过声音的不同,成功剥离了“隐含作者”与小说角色的声音,指出了二者在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而在对《他们眼望上苍》的解读中,费伦对叙述者声音时而重合时而剥离的分析堪称经典,这有效地引导了读者对人物进行价值判断,进而获得小说的伦理内涵。可见准确把握声音内涵对于修辞性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叙事伦理”的建构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费伦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小说对读者的伦理影响,在之前的著作中也将“叙事伦理”分为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进行区分,在该书中,费伦提出了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在“叙事进程”中存在互动关系。因为在他看来,叙事是读者参与的发展进程,是读者的动态经验。“叙事进程”指的是一个叙事建立其自身向前运动的逻辑的方式,而且指这一运动邀请读者做出各种不同反应的方式(Phelan 1996: 90)。他以《洛丽塔》为例,分析指出主人公亨伯特的回顾性叙述视角让读者对他的伦理判断逐渐趋于正面,说明了在“叙事进程”中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同样,在最后一章对《自由》的分析中,费伦认为在主人公帕蒂的回忆录中,伦理上有缺陷的不忠行为却有可能博得读者的同情,这说明了叙述视角的转换对读者在伦理及情感上对主人公的看法产生了变化,也体现了叙述伦理对故事伦理的影响。在“叙事进程”中把握叙述伦理与故事伦理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展开“叙事伦理”批评颇具参考价值。

当然,在对所选10部小说的解读中,费伦均参照了自己对“叙事进程”的划分,从“起始”“中段”“结尾”三个段位分析小说进程的具体表现,这难免会使读者产生厌烦心理,缺乏新鲜感。好在费伦对每部小说的解读皆有侧重,“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声音”“肖像化叙事”、人物的“模仿性”“主题性”及“虚构性”等功能、“叙事伦理”等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关键概念分别作为某一章的论证重点,这就避免了文本分析的千篇一律,使人读来耳目一新,其中的精彩之处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虽然费伦在书中剥离“隐含作者”声音与小说角色声音的分析堪称经典,但具体到《永别了,武器》一章的分析中,他着重聚焦小说第一章最后一句话和全书最后一句话在语气、风格上的不同,通过对比声音的变化来突出主人公的成长,这样仅以两句话为基础就得出的结论似乎不大能令人信服。另外,整部书的标题过于宏大,也并未突出研究的重点,虽是对10部美国小说的修辞性解读,但会让初读者误以为是跨越90年的美国文学史研究。然而,瑕不掩瑜, 从理论付诸实践的角度来看,该书依旧具备重大的参考价值。

总之,该书是费伦多年来修辞性叙事理论建构的集大成之作,其对重点概念的厘清、对文本分析的独到把握都堪称修辞性叙事研究的范本,值得有志于此的研究者观摩、学习。

参考文献

Booth, W. C. 1983.TheRhetoricofFiction(2ndE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helan, J. 1996.NarrativeasRhetoric:Technique,Audiences,Ethics,Ideology[M].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helan, J. 2007.ExperiencingFiction:Judgments,Progressions,andtheRhetoricalTheoryofNarrative[M].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helan, J. 2013.ReadingtheAmericanNovel1920-2010 [M]. Malden: Wiley-Blackwell.

申 丹, 王丽亚. 2010. 西方叙事学: 经典与后经典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叙述者伦理小说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