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白沙镇第二初级中学 符祝富
学生的个性体验是在课文的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接触、咀嚼、对话、内化而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联系起来,在自己曾经熟悉的生活、自己曾经的经历中对撞,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是学生真实真诚内心的反映,是学生心灵与课文交融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该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学生的话话权。对学生的真实体验,要给予宽容和鼓励,只有不是人云亦云,或不是沿袭教辅参考书的陈词滥调,即使肤浅、表面化也要加以鼓励。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要求同学们归纳中心思想。虽然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提示和其它教辅书中已经明白写出:本文通过渔人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反感,对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幻想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现实社会。对于这个中心思想,同学们都知道,我仍然提出让同学归纳中心思想,目的是要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而不能只是会背诵现成的标准答案,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读文。有许多学生都争着发表看法,其中有一个学生的见解非常富有个性,她说:“我认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批判不讲信用的小人。”同学们都很惊讶,我知道,这个学生已经“读”进文章了,我表示了对他的见解的欣赏,要求他说出道理。该学生说,渔人偶然进入桃花源,受到源中人的热情招待,源中人已经告诉渔人为了躲避战乱才到这里,特别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也满口答应。可渔人“得其船”后,不仅沿途作记号,而且还到官府去告密,的确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学生这个体验是朴素率直真实的。我真诚地对他的朴素动心声加以鼓励。这样,其他同学纷纷吧自己的内心感受呈现出来,争辩、讨论场面很热烈,对于《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的认识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见解和保护,不再囿于“阅读提示”中的标准答案,思维得到拓展。
由于学生生活、知识、思想等个体的不同,因而他们的阅读体验呈现多元性。有多少个学生,就应有多少种声音。但个性体验虽然带有“个性”的特征,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应该鼓励这种所谓的“体验”。不能背离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活跃课堂,把随心所欲当作创新。教师应该以课文本身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的个性体验,对他们的偏颇和不足进行指导和纠正,绝不能以宽容为由而迁就,使学生的个性体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有个学生阅读后说道:“老师,我以为小说重要在表现菲利普夫妇是可怜的受害者。”我请她说出道理,他说:“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看,于勒贪占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以致菲利普夫妇一家陷入艰辛困苦的生活。由于贫穷,菲利普夫妇的二个女儿都嫁不出去,菲利普夫妇能不焦急吗?知道于勒发财后,他们家把翻身的希望寄在了于勒的身上,于勒成了他们家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意味着他们家以后的生活更加贫困,他们家目前暂时平静的小市民生活将受到搅乱,看中二女儿的小公务员讲彻底退婚。因此,我认为菲利普夫妇属无可奈何,他们所能采取的作法也只有避开于勒。其实,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受害者。”还有一个学生归纳性地说出自己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有精力去管于勒这样一个败家子呢?”对学生的偏离文章中心的见解,我给予理解和支持,同时指出:“前面二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菲利普夫妇确实是可怜的,但菲利普夫妇躲避在困难中的秦弟弟的行为是不对的,他们夫妇以金钱为中心,有钱就是亲弟弟,没钱就是‘贼’‘流氓’,小说所要批判的正是菲利普夫妇这种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物化为金钱关系的思想。至于菲利普夫妇的可怜,是小说反映的下层小人物的辛酸。这就是小说主题的多维性。”这样,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他们的体验已经深刻,更接近课文的价值取向,已经能够在主题多维性的前提下领悟文章的精髓。因此,正确的引导是学生个性体验走向成熟、深刻的关键。
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时太个性化,常常抓住文章的片言只语去感悟,是一种个别的、片面的甚至是极端的“个性体验”,不能从整体上,全局去领悟文章。因此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文本整体意义上去引导,不能忽视文本本身的意义不能离开文本的整体性,而只是抓住一点妄加评说。如教学《背影》,许多学生认为父亲形象不好,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对于学生的这种有违本意的体验,我不是迁就,而是从文章所刻画的父亲的人格之美——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上,去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父亲的行动,父亲爬铁路的行为只是一种艺术定格,不能抓住这一点而否定父亲。学生分清了个别与整体的关系后,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父亲行为,学生看到了父亲的一颗爱子之心,由此也受到了人格美的洗礼。
学生的阅读体验常处于动态,在读中不断地创新的。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情性情景,激发阅读兴趣;矛盾性情景,拓展思维的多极化;争论性情景,促使个性体验的再生成,调动积极向上健康纯真的情感。如《心中的鹰》,我在学生阅读文章但未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鹰是空中的音乐”这句话?略微思考了一会,马上有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接着有10多忍纷纷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情景的创设,灵活地调动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积累,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从而达到由抽象到形象,由无形到可感的动态,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地区实践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