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丹清
(湖南文理学院 文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描写合作化运动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影响最大①。从当时学界评论、社会评价、读者阅读情况来看,周立波比赵树理、柳青似乎逊色一点,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价值不分伯仲。丁帆等在《中国乡土小说史》里指出:“建国后乡土小说最具有风俗画、风景画特色的长篇小说是《山乡巨变》。”[1]在第七次周立波学术研讨会上,张均、贺仲明等学者提出,应该提升周立波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因为他们在中国乡土小说链的链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承续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的过渡。周立波、赵树理、柳青都曾生活在农村,经历过农村的凋敝与没落,感受过农村的穷困,也亲眼目睹了农民翻身获得土地后的欢心,他们对1949年后“新农村”的创建怀揣着热切的希望,这种希望在作为革命者和胜利者的他们身上,凝结为一种特别的情结,这就是荣格所说的“沉溺”。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的生活方式及其作品均证明,他们对农村的确具有某种“沉溺”情结,这种情结使得他们的作品表达受限于特定视域又各具特征,在看似相同的“沉溺”情结表达中,也不乏有细微差别,这种细微差别成为了导致他们创作差异的重要因素。
20世纪50—60年代的农村与1949年之前的农村相比,可以视为“新农村”,因为它在本质上发生了巨变。这一时期所有制由个体走向集体,农民的思想经历了由旧制度旧习俗向新制度新风尚的转变。新生国家对作家描写“新农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强调,为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等的创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他们纷纷投入到反映“新农村”现实的创作之中。周立波、赵树理和柳青都和农村有着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他们认识农村、农民、农业,创作反映“三农”现实问题作品的基础。但是,作家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作家生活阅历的影响,不同的生活阅历,会带给不同作家认识上和创作上的差异,所以,虽然他们的作品指向农业合作化的意图一致,但与赵树理、柳青相比,周立波的作品在追求时代感、作家个性展示、文学的艺术质感上,表现得更为丰富,走得更远。
周立波出生在湖南益阳农村,家境不富裕,留学日本的梦想被现实击碎。但他一生勤于思考,性格硬朗,具有霸蛮、直爽等典型的湖南人性格。周立波从益阳农村到上海亭子间,写了多篇散文和文学评论;后入苏州大狱受尽磨难;在左联后期进左联,坚定了作为左翼作家的忠实信念;辗转到达圣地延安后,编报刊,初尝写小说之喜悦;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深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及其创作,改变文体追求,随王震部队采写新闻,任行军记者,记录战争风云;到东北农村,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59年后,周立波回到老家益阳邓石桥,深入农村生活,创作了多部(篇)乡土小说。从经历看,周立波不断转换场地:从益阳到上海,从上海到沅陵、桂林、西安、延安,离开延安过黄河,再到东北、北京,然后又有近二十年生活于湖南。周立波回到湖南后,其创作紧跟时代,但无法圆熟处理好政治冲突,使得作品中谢子元等人物及其所作所为无法与生活真实对接。漂泊迁徙的生活也使周立波的创作包含了变动的因子,这也许是《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风格迥异的原因之一。
出生于山西沁水尉迟村农家的赵树理,上过村里的小学,在家放过牛,还卖过炭,得到资助到长治师范上学,后因为是“共产党嫌疑分子”被阎锡山部下逮捕并坐牢;出狱后,当过老师,靠写一些小文章维持生计;1938年担任区长;延安整风运动后,适应时代需要,创作了《小二黑结婚》,在太行山区一举成名;1943年10月,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出版,成为整风学习、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中干部必读的参考资料;1946年,赵树理创作《李家庄的变迁》,成为文学创作“走向民族形式的一个里程碑”[2];1947年7月25日至8月10日,边区文联座谈会提出“赵树理方向”②,这一创作指向影响了中国文学创作十多年;1951年春,赵树理回故乡太行山参加农村工作;1955年,发表《三里湾》;1964年以后,因批评“中间人物”论而被批判。从生活空间来看,赵树理基本在太行山区和北京,赵树理的生活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地域风情与乡土气质的本真和质朴。从其本人及创作影响看,赵树理的创作既引导了他人,也被时代需求所引导,一些因素影响了他的创作向深度拓展。
柳青出生于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一个基础条件很差的乡村。柳青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在西安上高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这段经历提升了他的文化程度和政治觉悟,为后来创作《创业史》作了重要铺垫。1943年,柳青到米脂县当乡文书,乡村生活为他了解和理解农村干部打下了基础。1947年,柳青写出反映解放区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种谷记》。1951年写成《铜墙铁壁》,同年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1952年5月,柳青到长安县皇甫村落户。1959年11月创作《创业史》(第一部)。柳青的政治生涯开始得早,在创作《创业史》之前基本生活在陕西,陕西的风土人情深入其骨髓。在柳青的作品中,秦地气息浓厚,政治敏感性高,艺术追求稳定。
从三者的经历看,他们都出生在农村,对土地有共同的情感,均在解放区农村起步创作小说并成名,回归故土(柳青虽不在老家,但还是在家乡陕西)后的定居生活,对他们的创作影响很大。但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文学素养等才是其作品差异化的主要因素。
有评论者曾这样评述生活经历对周立波和赵树理创作的影响:“周立波和赵树理是从不同的起点上,走向共同的文学方向的:赵树理写小说之前,曾经是北方农村土里土气的民乐组织‘八音会’里的好手,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而且练就一种绝技,能一个人打鼓、钹、锣、镟四样乐器,舌头打梆子,口带胡琴还不误唱;周立波写小说之前,已经以举止优雅、风度翩翩的学者姿态,出现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名著选读的讲台上,讲述着蒙田、司汤达、梅里美,讲述着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因此他们先后拿起笔来写解放区的农民的时候,赵树理似乎脱口而出,本色自然,周立波则经过了审美趣味的重新磨砺,但一旦进入其中境界,又显得更为丰富阔大,更多一点艺术的份量。”[3]这种评述从他们二位的作品来看是中肯的。
生活环境对赵树理创作的影响是确定的。他自小受民间音乐、戏剧等的影响,对民间艺术有着很强的感受力;在上学以后,又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鲁迅和郭沫若的影响,开始写新小说和新诗;左联倡导的文学大众化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样,左联的革命意识也影响到了周立波,柳青则被苦难意识深刻地影响。但是周立波和柳青接受的教育却与赵树理有差别,前二者都接受过西方文学的影响,其中又以周立波所受影响更深。周立波小说中可以明显发现西方文学的因子:欧化句式、风景描写、典型人物塑造、典型环境烘托等。
综合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的生活经历来看,周立波的经历更曲折更特别,这种特别的经历,让周立波的艺术视野相对更加开阔,这种开阔,又使周立波在表现时代的同时,在艺术上比赵树理等更加纯粹。
在创作表现合作化运动小说前,周立波、赵树理、柳青三人在文坛上的排位是赵树理、周立波、柳青。在完成关于合作化运动小说创作的最初几年里,其排位变为赵树理、柳青、周立波。这种排序可能与已经固化的“赵树理方向”“柳青道路”有关系。对作者来说,在文坛排序的先后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如何改变自身,不断突破自己,又与时代和人民相互呼应。
因赵树理的创作影响和时代需要,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赵树理方向”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作者,赵树理被不自觉地指定为周立波和柳青的“创作导师”,其创作对周立波和柳青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不全来自周立波和柳青的自觉,也来自解放区文学因为战争这一特定时代的需要,以及解放区农民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新文学研究者明白,解放区文学选择大众化表达形式时,需要一种参照,而这时刚好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发表,这种用传统话本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带着泥土气息,走向前台,成为了解放区文学创作的重要范本。许多作家在模仿中接受赵树理,赵树理在创作农村题材小说时也一直承续着自己的风格。
作为解放区文学创作的重要一员,作为坚守左翼立场的作家,周立波自然选择了赵树理方向。于是,读者在周立波作品中看到了“赵树理方向”所具有的元素,周立波小说中的时代气息、乡村土语,甚至中间人物绰号都可以在赵树理那里找到参照。但是周立波的文学创作并不是赵树理文学创作的简单复制,他在模仿中形成了自己的品格:文人气息浓郁,借鉴域外创作手法,突破了导师赵树理纯山药蛋式的乡土模式。这种品格也是周立波结合现实情况和根据自身素养完成的对赵树理的超越。
研究者对周立波做出了充分肯定。刘洪涛指出:“能够和赵树理并称,可以想见他所获得的殊荣。赵树理扎根山西黄土深处,其作品凝重、质朴,道德感极强。周立波从遍布竹林、茶子花、溪流的湖南山乡汲取养分,其作品感性、轻灵,洋溢着不受拘束的活泼的生命力。周立波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比赵树理要来得深刻,他不限于在‘当下’的农村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他认真研究过区域文化的历史与过去,他的湖南乡土作品,对在社会主义改造大潮中,民间习俗、风尚、信仰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表现了由衷的关切,对乡土人物在历史推进中的命运表达了深重的忧郁。周立波的潜意识里,对民间文化在乡土生活中的合法性与主宰地位,从未动摇过信心。因此,民间文化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保持相对独立,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对峙、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后者的改造攻势。”[4]从刘洪涛的叙述中,可以找到周立波在“赵树理方向”运行中发生变异的一些方面。
刘洪涛从整体上把握周立波和赵树理,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周立波的肯定和拔高,这种评价现在看来存在偏颇。刘洪涛的偏颇来源于他对地域文化的概念化理解。赵树理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对民间文化的接受,无疑是影响他创作的重要因素,但他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乡土上,他的文化修养使其无法突破自身。就像饲养员不知改良饲料品种和喂养方法,只知按照传统方法喂养一样。因此,赵树理局限于自身熟练掌握的文体运行规范中,难以实现多文体和多方法的突破。周立波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在描写民间时,他有可能试图在民间文化中注入主流文化成分,故而,周立波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比赵树理视野更为广阔。
同样,柳青也在延安接受教育,这无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也热爱西方文学。接受延安整风运动的洗礼后,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他的作品故事性强,富含哲理,但少了周立波的儒雅文气和描述生活的层次感。
不同作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是导致同时代作家创作差异的重要因素。
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的创作在合作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展开,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即写农民在合作化运动前后和过程中心路历程的转变,以及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部作品出版后,都得到赞誉。在创作观念上,柳青是把小说当史来写,他不写道路选择的困难,而写因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农民从内心深处对私有制摒弃的艰难,从而凸显大变革的作用。赵树理和周立波的创作则注重反映道路选择问题。
《三里湾》像赵树理以往的小说一样,关心的是问题,要解决的也是问题,因此,仍然是小的视角,也只能构成小的叙事。他写农村干部思想的滑坡,也写农民希望发展生产的愿望。他在作品中写范登高一心想发财,自己条件好了,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又写王金生、王玉生兄弟,他们一心为公,发明创造,力求提高生产效率,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这些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赵树理的创作理念:只有农民都富裕了,让大家看到农村的发展前景,才有可能制止像范登高那样的干部的思想滑坡。他认为农村变革产生的尖锐冲突是问题的关键,必须“对资本主义思想和右倾保守思想进行批判”[5]。《三里湾》寄托了赵树理对新农村生活方式的想象。因此,“为了指导农村工作而进行创作,在创作时关注农村社会的重大社会矛盾,旗帜鲜明地阐释作家的政治观念和道德倾向,则成为了《三里湾》开始的创作模式”。《三里湾》创作较早,后来柳青在创作《创业史》时就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但《创业史》对《三里湾》又有所突破,其突破表现在小说写刚刚得到土地的农民,正拿着地契做自己的梦,想修自己的房子,想弄好自留地等,但合作化运动的来临,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说就要先写土改后两极分化的巨大反差,再写互助组的艰难。《山乡巨变》则把视野盯住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写党内、党外的斗争。在小说中,作家始终不忘运动是由上到下层层发展起来的,作者用邓秀梅的入乡来证明这一点。周立波的目的是要勾画与旧时代绝然不同的图景,这种开阔的气势,赵树理、柳青没法比。虽然三位作者的视野有异,但他们始终都没有脱离合作化运动主线,因为,他们就是为合作化进行写作的。
创作《三里湾》,赵树理还是一如既往地采用话本形式,用真实而质朴的描写表现本真的农村生活,刻画农村中的“中间人物”;《创业史》用史诗般的叙述,展开农民心理“战争”的画面,作家对心理的追崇可谓达到了极致;《山乡巨变》则用现实主义的典型化方法展开故事,在合作化的旗帜下展示乡土的特质,使现实主义方法丰富起来。因此,赵树理采用微观叙事时,柳青、周立波则用宏大叙事表现合作化运动的波澜壮阔。他们的作品产生的阅读实效性不一样。
三部作品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同有异。都刻画了“中间人物”,且目的一致,为的是展现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内心矛盾。但是,赵树理的小说没有一个突出的典型,柳青和周立波却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但他们描写的这些形象离读者的需要还有距离。
赵树理习惯用环境、事件、问题等烘托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而不正面进行心理刻画和性格展示,所以作品中的人物仅仅是那个时代社会问题的代言人。他刻画最多的是“中间人物”,试图通过“中间人物”形象来反映当时各种问题的严重性和可变性,人物性格的变化也不通过事件的突变和心理的刻画来反映,而是通过对话来完成。
《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是塑造得很成功的形象,作者对他给予儿子成长的期盼、对刚得到土地又要失去时内心煎熬的描写,使读者内心凝重。柳青毫不惜墨地描写梁三老汉的“创业史”,细致入微地刻画他的内心,把一个苦难中走来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写得沉重而有历史质感,以此反映老一代农民的精神追求,反映合作化运动使乡村发生的客观变化和使农民发生的主观变化。这种立意高远的人物刻画手段高于同时代作品。
周立波却另有突破。他描写人物,不拖泥带水,往往画龙点睛。他既写了像梁三老汉一样的陈先晋,又塑造了生动活泼的老农盛佑亭。
陈先晋是一个不善讲话的人,经常保持沉默,只有反对别人的意见时才发出吼声。他十分勤劳,而且简朴。他家的生活在合作化以前并不富裕,每天是不变的晚餐:一钵“清汤寡水”的小菜,一碗辣椒,以及一碟自制的咸菜。虽然土地私有后的他生活艰难,但他却留恋自己和老父亲一起开垦的一亩山地。当他在子女们的劝说下终于同意入社后,又并没有马上报名入社,而是独自走到祖传的土地上,“蹲在土里,低着脑壳”,大颗地流泪。从这一形象可以看出,虽然农民经过了一次次土地所有权的转换,但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并没有改变,合作化运动更使获得土地的农民感受到了心灵的涅槃。
周立波描写陈先晋并没有像柳青描写梁三老汉那样痛陈其苦难家史,也没有刻画陈先晋心理转变的艰难,而是紧紧抓住陈先晋深沉的土地情结,画龙点睛地描写其痛苦,凸显合作化运动给人的心理带来的“暴风骤雨”。
周立波写盛佑亭也是基于上述因素。《山乡巨变》中的盛佑亭,因为办事拖拖拉拉,有时候还犯迷糊,人们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亭面糊”。盛佑亭是以周立波故乡益阳乡村的一位邻居邓益亭为原型创作的。他死爱面子,当第一次遇到邓秀梅时就吹嘘“起过好几回水”、差点成了富农地主,其实他只是个贫农。为了在干部面前表达自己的地位平等,在向下乡干部介绍自己时,他故意很文雅地问“同志你尊姓”[6]83。他喜欢骂人,常常口吐恶言,但从不动手,恶声恶气地骂自家子女,但都不恶毒,而是把恶毒的话语转向骂鸡、猪和牛,久而久之,也因骂人而失去了在家庭和村邻心目中的份量。他很搞笑,甚至荒唐。岳母去世,他去奔丧,总是想着家里未耖的田,于是劝妻子:“死了死了,死去就是了却世上的俗事,仙游去了。”或“还做么子道场呵?我看不如宰了猪,款待杠夫吃一餐”[6]85;平日开会,他总是先报到,然后儿女当全权代表,自己溜回家睡懒觉,事后又常常声称要“打个收条”,接收别人的批评意见;他奉命去探听特务龚子元的情况,却被特务用酒和好话灌得云天雾里;当谢庆元吃水蟒藤自杀时,他不留心谢庆元神情的变化,而是大谈倒霉的原因,问:“从堂客晒小衣的竹竿底下过过身吗?”“两公婆打架,你挨过她的鞋底吗?”[6]101用一些禁忌消解谢庆元自杀的重大原因。总之,周立波在这一形象上着墨很多,生动而富于妙趣地刻画了盛佑亭的喜剧性格:他似乎看透了世俗,却又喜爱面子;他常常在人前显露“先知先觉”的预见性,却又经常左右摆动;他精于农业生产,为人也不坏,但在为人处世上相当糊涂。这种性格不仅代表他个人,也代表了当时农村部分农民的共同特征。他恰恰和陈先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刻画,一方面反映了盛佑亭对过去生活重压的自我解嘲,他通过这种方式排解恐惧,掩盖自己的无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对全面改变农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此外,三部作品的语言也各有特色。赵树理固执地使用农民语言,因而其小说的表达只能封闭地留在山西,拘谨且缺乏灵性。柳青太注重心理描写,语言的欧化成分重,似乎和人物的身份背离。周立波的语言是规范化的大众化语言,清新自然,但由于太追求方言口语的作用,也影响了文本的阅读。
如此,赵树理创作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世界,而且毫不掩饰与坚定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以农民为对象,替农民代言。他坚持农民化写作,用农民的立场观察和描写农民,执著于大众化之路。在“赵树理方向”的构建中,赵树理弥补了过去新文学对底层的脱离。其艺术局限在于视野的限制和重事件描写轻人物形象刻画的偏颇。《创业史》的价值,在于小说把时代和农村作为宏大叙事的对象,使其具有史诗品格。而周立波小说的细腻与南国情调,以及对合作化运动中“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全景描写,弥补了赵树理和柳青创作的不足。
注 释:
①描写合作化运动的小说除《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外,还有蔡天心的《大地的青春》(第1部)、陈残云的《四季飘香》、孙犁的《铁木前传》、胡正的《汾水长流》、马烽的《三年早知道》等。这些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不同地域合作化运动时期农民的生活、心理等,作品的叙事意图和精神指向非常明确,生动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村变革的全景。
②1943年10月,赵树理创作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引起极大反响。随后解放区的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发出向赵树理学习的号召,提倡文学创作中的“赵树理方向”。1946年7月,周扬发表专论《论赵树理的创作》;1947年7月25日至8月10日,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讨论后得出结论:赵树理的创作,“实应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边区文联负责人陈荒煤作了《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专题发言。从此,“赵树理方向”成为文艺创作的方向,一直延续到1964年。值得强调的是,“赵树理方向”决不等于“赵树理的方向”,因为集体以及政策性的阐释,社会政治对文艺需求的介入,“赵树理方向”和赵树理已经有了不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