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以钱塘江古海塘为例

2018-03-06 04:29李海静
关键词:海塘石塘钱塘江

□ 李海静

一、水利与中国社会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水利为华夏民族生息繁衍的根本,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被历代当政者所重视。华夏民族“创世之说”源于大禹治水而定天下九州,由此可见,水与华夏民族创立、发展息息相关。1671年,清朝大臣慕天颜在写给皇帝的奏章中说:“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江西九江决堤口前曾称水利工程为:“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水利与水灾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社会、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而水旱灾害频发影响着国计民生,是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历代帝王和执政者无不重视水利建设,以“兴利除害”为治水目标。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朝代更迭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伴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水利建设也得到中外众多史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

美国籍中国史教授卡尔.A.魏特夫一生关注、研究中国社会和经济问题。1957年,他完成专著《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书中认为中国属于“治水社会”,即通过治水来行使最高的政治权力,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魏特夫认为:伟大的治水文明大都存在于习惯上被称作“东方”的地区[1]。他通过研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组织架构,来探讨治水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经济、所有制形式、生产方式等社会因素的特点,探索东方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进而论证帝王通过水利建设来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从而形成“东方专制主义”政权。

1935年,中国学者冀朝鼎完成其博士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2],该文阐述了水利建设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有关灌溉、防洪工程及运渠建设的研究,探求中国历代基本经济区的发展与转移问题,进而揭示基本经济区同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问题密切相关。作者本意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史,在史实梳理中发现基本经济区的建立是以水利建设为基础,从而揭示出中国历史上水利建设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2011年,美国学者戴维·艾伦·佩兹利用其在淮河考察期间所获得的资料,完成著作《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3]。该专著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以1929年导淮委员会的成立为背景,以淮河治理过程中政府内部、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纷争为核心内容,探讨民国时期中国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2007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七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口号。在此方针的指引下,水利部于2011年11月18日颁布《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此纲要的颁布在水利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这是水利界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水文化”建设。2010年,水利部第一次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特别关注了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项目。2012年6月,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普查发现全国至少有600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古代水利工程,它们正在使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更多的古代水文测量、水权标识、水利纪事碑等文物分散在基层水管理单位。最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公布,该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系统。与此同时,郑国渠、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水利考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利遗产保护的步伐。

二、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

自1985年中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开展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世界遗产逐步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由此揭开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序幕。至今,我国已有48个遗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青城山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与水利相关的遗产项目申报的成功,使水利界认识到水利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中国亟须加强对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与其他遗产项目相比,我国对水利遗产项目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有学者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4],可是与“水”相关的遗产概念的界定、遗产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就遗产概念而言,常见的有水利遗产、水利工程遗产、水利文化遗产、水文化遗产等多种,在水利界使用最广泛的为水文化遗产,这一称谓所涵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最为宽泛,包含了与水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为限定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而采用水利遗产这一称谓,强调古代为解决灌溉、航运等与水相关的社会问题而开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就遗产分类而言,总体上可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但因人类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水,与水相关的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且容易与文物部门所开展的文物普查内容重复,尤其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遗产的调查项目中重复项目较多。

就遗产保护和类别界定而言,水利类遗产可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世界工业遗产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每类遗产的内容不同,其评价标准亦有区别,但遗产评估最为关注的是遗产项目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

三、钱塘江古海塘及涌潮景观文化、遗产价值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总体来看可分为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水运工程、园林工程、水利工程[5]。其中,防洪工程历史悠久,根据人类择水而居的特点,早在远古时代就已有简单的防洪工程。在中国沿海、沿河地区多有堤、塘、坝、堰的修筑,如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均有海塘的修筑。在众多海塘(海堤)工程中,钱塘江古海塘最具代表性,工程修筑历史悠久,工程浩大,建造技艺高超,保存完好,至今仍是两岸平原的重要屏障。

(一)钱塘江古海塘、涌潮景观和江道概况

1.古海塘。钱塘江古海塘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古建筑群,是典型的防洪御潮水利工程建筑群。现今,钱塘江北岸仍保存有长33公里的明清古海塘。古海塘修筑工程始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钱塘江南北两岸有修筑土质海塘抵御海潮的明确记载。此后,有关海塘修筑工程在地方志、人物笔记、政府档案等资料中均有详细记录,史书专辟海塘卷记载此项工程。钱塘江古海塘工程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众多研究成果,涉及古海塘修筑史、修筑技术演变、维护管理、古海塘与经济社会关系、古海塘与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学科领域涵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等,研究成果丰硕。

从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来看,国安政定、社会繁荣之时,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海塘工程。例如,清康雍乾三朝不惜帑金修筑“一劳永逸”的鱼鳞大石塘,达到了海塘修筑技术的顶峰,且鱼鳞大石塘至今仍在防洪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帝王的关注、充足的资金造就高超的建造技术、完善的防护体系、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但研究中,鲜有文章探讨古海塘的文化遗产价值,尤其是海塘修筑技术本身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其修筑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现在,钱塘江两岸明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修筑的海塘工程,已成为见证历史的活化石,向人们讲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塘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变革。

尽管钱塘江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给予大力关注与保护,但古海塘工程的自然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以往对古海塘工程主要从水利工程设施的角度进行维护和管理,未从文物和遗产的角度看待古海塘保护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与古海塘相伴而生的还有众多历史档案资料、地方志、碑刻、历史遗迹遗存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不同时期的海塘修筑技术、修筑号子、神话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探讨,是我们全方位认识古海塘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2.涌潮景观。钱塘江河口段与杭州湾相连,形成独特的喇叭状河口;外海来沙随每日潮汐冲刷涌入河口段江道,导致江道内形成巨大的反斜坡沙坎;加之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涌潮奇观。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涌潮相比,钱塘江涌潮的奇在于它的多样性,受历代两岸人民对海塘实施的修筑、加固等工程的影响,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的大规模治江工程,钱塘江涌潮在不同的江段、遇到不同的水工建筑物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长期以来,对于钱塘江涌潮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防灾减灾、潮能利用等方面,侧重于技术科研和减少涌潮灾害,从而保护两岸平原。研究中,少有学者或者政府官员从文化内涵、遗产价值等方面给予研究或关注。事实上,有关钱塘江涌潮的文学、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有很多。同时,钱塘江涌潮也代表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而这些文化内涵往往被忽视。当前,在钱塘江上建设各类建筑物、钱塘江资源被非法开采等问题不断涌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涌潮正面临着被削弱的现状。尽快开展涌潮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保护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对全人类的贡献。钱塘江涌潮不仅具有较大的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更具有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为抵御潮灾修筑海塘,清代乾隆皇帝曾三下江南,每次必到海塘督查海塘修筑情况,并亲撰祭祀潮神的文章。同时,为镇潮筑堤而浇筑了众多镇潮神兽;历史上,修筑建造了各类镇潮塔,形成独特的镇潮文化。另外,钱塘江涌潮虽然对两岸人民造成一定的灾害,但其汹涌的气势,也被作为浙江精神的象征。至今,浙江仍在倡导“勇立潮头”精神。

3.江道。钱塘江另一特点在于其江道的频繁“摆动”。江道“摆动”致使江堤不断向外修筑,江道越来越宽。与此同时,当地百姓在远离江道的江岸上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发展生产,甚至形成乡镇。但是,当遇到钱塘江江道变迁,就会发生严重的坍江①,大片熟地和乡镇瞬间滚入江水之中。面对坍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围垦治江工程,通过围垦江道获得土地,同时完成江道整治,使得江道主流归一。钱塘江两岸不同于亚马孙流域的荒无人烟,而是富庶的江南地区;治江工程也不同于荷兰围海造田,治江目的是为了稳定江槽,土地围垦成为治江的额外收益。

钱塘江江道变迁和治江史是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它见证了人类与自然斗争,同时为保护自然景观而进行的持续努力的过程。人们以围垦的方式开发了大片土地,又很好地保护了钱塘江江道,成为合理治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二)水利防御工程的典型代表

因钱塘江涌潮的高潮位置高于两岸平原2~4米,大潮来袭时,江水或冲毁堤塘,或越过塘身,造成咸水内灌,两岸广袤、富庶的平原受到威胁。因此,修筑、加固海塘预防潮灾一直被历代当政者所重视,是重点工程,尤其在清代时上升为国家工程。海塘修筑工程的重要,源于其南北两岸的萧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

两个平原自古就是国家贡赋的主要来源地。自唐代起,国家贡赋的60%~70%均来自此。南宋宰辅高斯得在其《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中提到“苏湖熟,天下足”,此处的“苏湖”便指太湖流域,可见太湖流域在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钱塘江海塘作为保护太湖平原免受大潮咸水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其使命和作用不容忽视。钱塘江海塘一旦决口,大潮咸水会随内陆河道侵入太湖平原,使得河水咸苦、土地盐碱化、禾苗作物无法生长,其损失无法估量。

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海塘因其地理位置、土壤环境、潮汐作用力不同,海塘筑造技术也各有不同。总体来看,钱塘江海塘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历经土塘、土石混合塘、竹笼木柜石塘、柴塘、直立式石塘、陂陀式石塘、鱼鳞大石塘等多种塘型。这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完善技术手段的结果。至明清时期,修筑完成的坚固的鱼鳞大石塘,达到钱塘江海塘修筑技术的顶峰。

钱塘江南北塘线总长160公里,其中山体长23公里。现今,钱塘江北岸海盐段保存有明清鱼鳞石塘28公里,民国时期修筑的鱼鳞石塘5公里;南岸绍兴段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修筑的丁由石塘2公里左右,其余均为新筑标准海塘。钱塘江海塘是一个建筑群和技术整体,展现了历史上多个重要发展阶段。同时,还构建完成以钱塘江海塘为主体的整体防洪御潮体系,是水利防御工程的杰出范例。

钱塘江海塘防洪御潮体系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建而成。第一道防线由主塘及塘基、塘后附土、塘前的盘头和丁坝等辅助护塘工程构成;第二道防线由护塘地、鬯塘、二线塘、护塘河等几个部分构成。钱塘江防御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修筑技术的发展完善,是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斗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进行创新的结果。

1.第一道防线。钱塘江防洪御潮体系第一道防线主体工程为明清直立式鱼鳞大石塘塘身、塘基和其他护塘工程。

图一 清代钱塘江海塘整体防护体系

直立式鱼鳞大石塘塘身。此类塘型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塘型也历经土塘、土石混合塘、柴塘、木柜石塘、条石塘、丁由石塘、鱼鳞石塘等多个发展阶段,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开拓创新才修筑成功。钱塘江鱼鳞大石塘塘身采取纵横交错的条石叠砌18层,并以糯米汁、石灰浆灌砌,条石与条石的合缝处抿以油灰,用铁锔扣榫防渗漏散裂,使石塘连成一个整体,增强其稳定性、整体性和防渗性[6]286。此类海塘的修筑方法是为应对钱塘江强涌潮而独创的,且修筑技术和修筑方法历经多次变革。

直立式鱼鳞大石塘塘基。因钱塘江海塘修筑于浮沙江滩之上,故塘基采用打梅花桩、马牙桩的方式来修筑。每修筑一丈海塘,用马牙桩80根、梅花桩70根[6]286。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马牙桩的布设,能够阻挡部分潮水侵袭塘基,防止塘基下面的泥沙被淘走。伴随技术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钢筋混凝土长桩取代木桩。

其他护塘工程。因钱塘江潮浪汹涌,对海塘塘脚冲刷异常猛烈,经常造成桩基外露。桩基外露、受损将直接导致塘身倾毁,为此采取众多方法保护塘脚和塘基。清代,主要通过在塘脚前放置柴盘头来减轻涌潮的冲刷。民国之后,逐步发展为修筑钢筋混凝土坦水、盘头、丁坝等进行保护。

2.第二道防线。钱塘江防御体系的第二道防线是护塘地、鬯塘、二线塘、护塘河。钱塘江海塘防御体系在一线塘、二线塘之间预留20~30米的土地作为护塘地,同时在护塘地内修筑鬯塘,一旦一线海塘发生坍损,可以将咸水限制在二线塘之内,不会造成咸水灌入内河,影响到杭嘉湖平原。护塘河则修建在二线塘之后,一方面挖河取土修筑二线塘,另一方面通过护塘河运输石料来修筑海塘。

近些年,伴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海塘修筑材料、修筑技术发生了根本改变,钱塘江两岸修筑了新式海塘。钱塘江南北两岸因受潮汐冲刷作用力不同,两岸海塘修筑方法各异,以因地制宜、节约成本为修筑理念。钱塘江海塘的纵深防御系统、海塘修筑技术、辅助护塘技术等,是人类发挥创造能力的结果。

四、展望及建议

钱塘江海塘、涌潮景观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防御工程的典型代表。海塘极具设计感、艺术感和空间的曲线美;涌潮景观则为绝妙的自然现象。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两者进行着有机的演进、相互影响并相互催化,同时,形成诸多与此相关的文化,见证了钱塘江两岸的社会历史变迁、技术演进,并形成众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围绕海塘修筑和涌潮灾难形成诸多神话、潮神信仰、风俗习惯、地方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塘工程与涌潮景观是人与自然抗争及和谐互动的结果,是人们世代延续的精神文明,具有世界遗产的突出价值,是古代水利工程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

根据《实施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8版)》和《奈良真实性文件》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评价要点标准,在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千余年的传承和演进中,承载和包含了诸多遗产价值的要素:蜿蜒崎岖的古海塘壮美的景观,京杭大运河南端起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海塘修筑工程的外形、材料、功能、位置及修筑的工艺、记载的史料,都真实、完整地保存并延续至今。同时,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的工程特性和独特的自然美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也都真实、完整地保存和延续至今。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的全部价值载体,在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保护管理体系下,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大量翔实的古代文献和工程档案,记录了钱塘江海塘的治水理念和海塘修筑的工艺技术,反映了传统海塘建造技术体系的历代传承和改进完善;历代的大量文学和艺术作品,记录了古人的审美方式和对钱塘江涌潮的审美感受,反映了钱塘江涌潮审美特征的历代延续[7]。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钱塘江古海塘及涌潮景观具备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诸多特性,应给予很好的保护。未来,相关管理部门除保护和关注其工程外,还应注重其文化遗产价值。

钱塘江古海塘仅是中国众多古代水利遗产中的一个项目,我国还存在众多仍在用或已废弃的水利遗产项目,如何通过发掘其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技术与建造思想、治水思想和治水技艺,明确水利建设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诸多课题正在引起学界的关注。随着考古发掘中水利遗址、遗迹发掘项目的不断增加,相信未来,考古学界与水利史界将有更多的合作,而且他们将有更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开展。

[1]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M].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9.

[2]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佩兹.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M].姜智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谭徐明.水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类型与价值阐释[J].中国水利,2012(21):1-4;张念强.基于价值评估的水利遗产认定[J].中国水利,2012(21):8-9;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J].北京水务,2002(3):44-45;李宗新.再论水文化的深刻内涵[J].水利发展研究,2009(7):71-73;李宗新.对构建水文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思考[J].中国水文化,2015(2).

[5]张念强.基于价值评估的水利遗产认定[J].中国水利,2012(21):8-9.

[6]李海静,宋坚.钱塘江海塘塘工技术的演进[C]//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技术史研究: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论文集.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286.

[7]李海静,王淼.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J],中国水利,2015(4):63.

注释:

①坍江,指江岸熟地瞬间坍塌进江道内。

猜你喜欢
海塘石塘钱塘江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沉默的北海塘
全国首个海塘遗址 博物馆杭州开馆
作品赏析(1)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鱼的温暖
礼仪是一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