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及其唱段研究

2018-03-06 11:11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徐志摩林徽因

一、歌剧《再别康桥》及其中的林徽因

(一)歌剧《再别康桥》及音乐创作

中国歌剧发展到2001年,出现了一种新现象,这一年成为我国的小歌剧年,中国的第一部1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诞生了。这种形态、风格的歌剧于我国传统歌剧而言,其新形势的表演和戏剧模式引起了当时我国观众的广泛讨论与思考。这部作品事实上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但是它与传统的歌剧元素相比,却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不仅很好地将乐、舞、诗等不同的文学艺术内容很紧密的融合其中,而且在体裁规模上也实现了较为合理地重整与浓缩。作品揭示出了徐志摩的同名诗——《再别康桥》中的历史故事与情感记忆,是真实的人物写照,规模虽小,却也体现出了很多音乐与戏剧性结合的新探索。

歌剧作品《再别康桥》中的剧作者是陈蔚,曲作者是周雪石。剧中没有传统歌剧作品中较强烈的矛盾与戏剧性冲突的设计,也没有残酷的搏斗场面,去掉了其他歌剧中频繁的舞台调度,而且也一改传统歌剧中大乐队被广泛运用的交响色彩,没有使用常用的大合唱形式与宏大场面的舞台,减少了繁杂的灯光舞美布景与大道具。节俭的灯光设计,朴实端庄、得体的服饰设计以及全剧中只使用了男女七个角色演员、五个不同乐器演奏员的编制,使得歌剧的规模被降到最低。在整个剧中只设计了独唱、二重唱、四重唱三种演唱形式,舍弃了大歌剧中具有史诗性的合唱,乐器伴奏中仅使用了室内乐的表演形式,大大缩减了传统歌剧中必备的乐队编制。虽然在这部作品中仅仅只主要设计了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金岳霖和诵者等六个各不相同的文化新青年角色形象,却揭示出了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征,赋予了这部歌剧新的气质与内蕴。

(二)歌剧《再别康桥》中的林徽因

这部歌剧中的林徽因,是剧作者以及曲作者将历史真实人物艺术化处理的结果。在歌剧情节设定方面,共用了“墓地游吟”“天坛同台”“再别康桥”“沉沦上海”“双清重逢”“挣脱泥潭”“白日飞升”“人鬼情未了”八个部分来贯穿剧情的发展。以林徽因的独唱段《灵感》作为开端,这时的林徽因是一位美丽纯洁的少女,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墓前深切的悼念时,在他强烈的思念下唤醒的影子,这个唱段充满着青春灵动的气息。第二幕天坛同台里林徽因与梁思成节奏欢快的二重唱《天高地囧》中,梁思成热情似火的表白以及梁思成和林徽因对建筑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热爱,使得林徽因的心灵在现实面前受到了拷问。她对徐志摩有着深深的不舍和眷恋,但她仍旧选择了与梁思成同行,映射出其不断矛盾变化着的心理特征。第三幕深情款款的二重唱《再别康桥》是全剧的第一次点题,委婉动人的旋律所体现的是林徽因与徐志摩三年前康桥一别后如今再别的不舍与悲伤。此一别不仅仅是朋友间的惜惜离别,而是林徽因与徐志摩爱的告别,是他们爱情幻灭的象征。此时的林徽因心中满载着痛苦与留恋,但仍旧决绝而去,理性的她选择接受现实,不禁让人对二人的爱情感到惋惜。《我爱这雨后天》,是剧中使用插叙手段采用年轻演员饰演的小徽因的独唱段,是她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生活时雨中约会的见证,这首歌是他们在康桥定情时爱情的缩影,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学识渊博的徐志摩深深吸引,在他的引导与影响下,林徽因逐渐开始喜爱诗歌。雨中的浪漫邂逅让林徽因与徐志摩陷入爱情的泥沼中无法自拔。第五幕双清重逢中所塑造的是在被病痛折磨下却仍有傲人风姿的林徽因,此时的林徽因如桃花般娇艳而坚强。徐志摩上山探望病中的林徽因并赞美了林徽因所写的诗歌,一人深情朗诵,一人娓娓吟唱,全剧的高潮就此展开。当得知徐志摩死讯之后,林徽因以悲伤颤抖的声音缓缓吊唁并唱起《白日飞升》,徐志摩的死带给她内心的是无限的悲伤和颤动。她感叹他们的美丽邂逅如同泡沫,一触就破。林徽因这六次唱段的演绎,是让剧情紧凑精致、环环相扣的关键所在,这条人物主线也是全剧的灵魂与精华。因此探究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人物特征,不仅需要对特定歌曲进行历史性、客观性的细致分析,还需要透过其中的特点,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进行梳理。歌剧《再别康桥》很生动地还原了我国著名女建筑家、文学家——才女林徽因的人物形象,结合音乐与戏剧的元素塑造出了一个真实、脱俗,带有传统文化印记和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女性特征,表现出其新旧两种思想之间的纠结。

二、林徽因唱段及演唱特点

(一)咏叹调《一首桃花》的创作及分析

1930年底,林徽因的肺病越发严重,只好到香山疗养。期间其在诗刊陆续发表了2诗篇几十首,其中就有《一首桃花》。3桃花自数千年前诗经《桃夭》中开始,就象征着美丽和优雅,到了‘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便将才子和佳人联系在了一起。赞不绝的桃花,唱不够的桃花也成了历代诗人心中的‘寄托’,林徽因这个佳人当然也不例外。当时徽因在双清别墅养病,北京的春天可是姹紫嫣红的。面对着双清别墅里春意盎然的景色,林徽因有感而发,诗词中“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春天说了什么话她不愿言说,也不能言说。那就是爱的消息,爱的语言。曲作者周雪石在创作《一首桃花》时巧妙地运用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来诠释女性柔美的形象,每个声部相互作用,展现了诗的唯美及其深刻的内涵。咏叹调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全剧的第五幕“双清重逢”中,林徽因的娓娓道来式的演唱表达了徐志摩去看望她时的喜悦内心情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林徽因并没有流露出一丝被肺病折磨所带来的自怨自艾,反而却对自然世界中生灵所迸发出的生命之美由衷地赞叹与追求。

在音乐和戏剧性的表达中,《一首桃花》起着极为重要的贯穿作用,前奏为全剧中的音乐的主题要素,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在不同的音乐段落中。曲调同时具有器乐作品中常见的主导动机、提供了一个代表人物性格形象的“固定乐思”,主题的旋律以不同的形态贯穿整个歌剧。

例1:

从上例可以看出,女高音需要对气息进行有节奏的地控制,因为时值体现出长短变化与休止的交替特点,因此也还需要对气息进行渐弱的处理,这对于演唱者而言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因为不能用激情、宣泄的情绪去表达,需要在含蓄、委婉的风格特点上展现出对桃花的赞美,因此气息的控制和声音强弱的控制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例2中从高音到低音的进行,对于演唱者而言,也还需掌握扎实的功底和娴熟的演唱技巧。

例2:

全曲可以分为A、B两个段落部分。具有宣叙性特征的器乐音乐部分与之交替进行,器乐演奏的主要乐器是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上例是这首歌曲的A段,在这部分音乐中主要采用附点音型和带有八分休止、八分附点音型以及前十六后八、十六分附点以及十六分音型等形态的时值进行,很好地表达对音乐中静态情景的描述,展现出桃花的静态美好形象与高贵品质。演唱时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和声音色彩的把握,来塑造出一个充满灵性的环境下桃花飘香、气息优雅的迷人静谧场景。

下例则是B段落,转为降B大调,咏叹性较强,采用了与A段相对比的描述方式和表现技法,主要侧重于作品中动态场面的描写,此处也是全曲的精髓部分。“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通过高音区的连续进行和由上至下的交替旋律走向、高低音区的起伏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桃花盛开在风中摇摆舞动的动态美形象。此部分四三拍与与四四拍交替,前后紧接,力度与速度皆与A段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桃花热情、娇羞却自有玉洁冰心的特征,这样的歌词与音乐的交织通过借助对桃花的赞美和描述从而塑造出林徽因形象和性格中一种含蓄却又热情柔美与坚韧并存的特点。曲作者将比部分进行了反复处理,强调全曲的高潮部分。

例3:

上例可见,这个段落四分附点与八分音符时值交替,呈现出一种下行模进形式的旋律展开特点,展现出一幅雅淡、灵动、清幽、明亮的场面和抒情风格,映射出了诗中所体现的文人气质与内涵。这既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于这首诗歌和整部剧情的理解与暗示,也是其对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一种追求。

下例是这首咏叹调发展的基础——徽因主题音乐形态。

例4:

从例4可看出,通过小提琴所演奏的林徽因的主题,从与咏叹调相对应的层面揭示出二者的对比与互补,表现出了起伏规律交替的曲调特点和二分音型与八分、休止音型长短时值交替的形态特点。主题中三连音音型的运用,圆滑而不坚定,为接下来剧情中的情绪作了很好的铺垫。表现出了徽因恬静、从容、有情趣、会周旋的形象特征。

(二)二重唱《再别康桥》的创作及分析

1.音乐创作分析

徐志摩的诗词4《再别康桥》广为人知,这是这部歌剧的表现基础。全曲一半以上的规模都是以徐志摩的原诗为依据进行创作,不仅延续了传统诗歌中想表达的主题,还从朗诵设计、剧本台词到旋律音乐风格等要素中体现了诗歌与音乐相融合的特点,并突出了这部小剧场歌剧的风貌。二重唱《再别康桥》围绕着徐志摩和林徽因在英国康桥的真情实感以及二人对美好往昔的回顾作为这部歌剧的全剧主线,不仅体现出了这首二重唱的戏剧性功能,还是对全剧规模和特定历史空间的浓缩。

歌曲以徽因志摩康桥离别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以对话的方式对诗的语言进行情景、情绪方面的导引,音乐部分的旋律演奏与歌曲曲调的演唱在诗歌与朗诵的交替、交融中不断地产生意境的变幻效果,抒发了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唱段运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及流畅的音乐旋律,生动地构画了康桥的意境和画面。通过剧中运用对雨中康桥移步换景的剧情叙述方式,突显出相对多样的内容含量与丰满的戏剧性特性。二重唱《再别康桥》中的主题句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了3次,是“重逢”和“告别”的音乐主题的有机融合,在演唱中徽因唱段中的弱声回应,诠释了剧中林徽因深受书香门第和教育传统的影响,她意识到她与徐志摩是注定今生无缘相守的,致使她必须在爱情与现实中做出符合社会伦理的抉择。二人深情的对唱象征着一种内心的爱恋与不逾越现实伦理的纠结。作曲家将两个主题以二重唱的形式呈现出来,揭开了全剧第一次情感高潮的序幕。意在表达徐志摩对对往日时光的憧憬,对眼前现实的无可奈何、对康桥的爱恋、以及对志摩和林徽因一别再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例5中“康桥”的音乐主题在钢琴流动的旋律中奏出,旋律高低错落,前后呼应。跳跃式的音级,加以十六分音符分解式小山似的伴奏织体,使整个音乐极富动力、此起彼伏 。演唱部分长时值的高音向下进行,力度的减弱及渐强具有鲜明的情绪对比和对主题的歌颂性,男女二重唱的相互呼应揭示了不同的情景变化以及物是人非的心境特点。当代表志摩形象的第二音色演奏乐器——大提琴出现时,旋律下行级进,塑造了徐志摩深沉的人物性格,表达了他浓浓的愁绪。

例5:

一方面鉴于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如何细致而又恰到好处地去把控收放对演唱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演唱者对这首歌曲的驾驭和与器乐音乐的配合是同时进行的,具有很大的“结构同步”、“情绪同步”等特点。《再别康桥》与《一首桃花》这两首作品,成为了全剧最经典的二重唱与独唱唱段。

2.曲式结构分析

结构图示:

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再别康桥》中二重唱是带有重复性的两段式结构,四四拍,降E大调,前有引子10小节,中有5小节间奏过渡部分,后又有尾声11小节(由6+5构成),整个唱段长度共有57小节,歌词和旋律的主体动机重复使用却不显单调。引子部分与尾声部分长度相当,并且使用了整段主题的动机旋律,较为自然地引出之后的主体部分。第一部分A段中由三个乐句(6+6+6)构成,为规整乐段,其中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在演唱上用女声代替了男声,女高音的三个“轻轻地”高音位置有所提升,且节奏稍紧促。第二部分A1是A段的变化重复,结构有所缩短,由两个乐句(6+8)构成,为不规整乐段。其中a乐句是A段中a乐句的重复,进行到b1乐句时开始发生变化,长度上扩充到8小节,且由男女二重唱的方式把全曲推向高潮。最后11小节的尾声部分与引子部分前后呼应,在材料和结构长度上均保持一致。

三、林徽因的性格特征及表演阐释

(一)林徽因的性格特征

1.历史本文中林徽因的人物性格

历史本文中的林徽因,是进行歌剧创作的基础,在已经出现的诸多的文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对其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无论是针对论文的研究、还是针对史书传记的发掘,都可以看出林徽因及其爱情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的社会关系与思想情况,是一个民族男女性别关系的一种折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白落梅5《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书中是这样描写林徽因的,她周身沾染了江南女子的温婉和才情,她从与徐志摩的爱情里找到了从未有过的自己,她的生命开始充满生机。她的蓝颜知己为她终身不娶,她嫁给了一个温和沉静的丈夫,与其开始了一段伉俪情深的生活,使她在最后的日子里不再苍白。她的一生,都如童话一样美好。这似乎只是她笔下的林徽因,是大众所需求的林徽因,因为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的人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追逐的方向。

梁思成的第二任夫人林洙在其作品6《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也向人们描绘出她所知道的林徽因。她从自己的视角评论林徽因是不甘寂寞、耐不住性子的女人,甚至冰心也曾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中对林徽因有过冷嘲热讽的评价。

具体而言,史书文学中的林徽因的艺术形象与性格塑造具有下列特点:

其一,士人格文化的特点。士人格,是过去知识分子通过研读经典获得的一种重礼教、重修身、重实践、重情感的集合体。林徽因在现实中具有这样的特点。

其二,历史上真实的林徽因还具有传统道德秩序框架外的新思想——国外留学经历使得她极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爱情。

其三,林徽因具有保守的价值观,由于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启蒙影响,在面对破坏他人家庭的局面下,主动退出回国,拒绝了有妇之夫的徐志摩的追求。尽管这种爱情是她内心中极度渴望和向往的,但在当时的传统伦理框架下,她无法突破自己的内心,这是她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

2.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人物性格

对歌剧《再别康桥》的编剧兼导演的陈蔚,曲作者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雪石等而言,如何塑造林徽因的人物形象,在创作这部歌剧的过程中,对林徽因人物真实性刻画与史书传记等记载的参考,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歌剧中的林徽因这个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征都是在他们分析了各类文学性资料,深入了解其形象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这部歌剧也是中国国内出现的第一部最具真实性、客观场景性的小剧场歌剧作品。歌剧中的歌曲通过对林徽因的思想起伏与真实爱情经历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进一步加工,在《再别康桥》的结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创作手法等层面上都有着真实的历史体现。剧中的林徽因是一位聪慧、优雅、淡然处世的民国才女。随着剧情的推进发展,她复杂、纠结的心理活动一一展现。剧中成年林徽因与少年林徽因的时空转换手法,体现了其在中外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塑造了安静、文雅、追求自由但又接受传统伦理束缚、保守的林徽因人物特点。还同时表现出了这个时期女性的内心动态:含蓄、害羞、矛盾的心理。一代才女林徽因,对于美好爱情的表达是委婉凄美而动人的,演员对角色心理活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对于整个历史人物性格的刻画。

在《一首桃花》和《再别康桥》这两首具有咏叹调性质的歌曲从不同层面揭示出了林徽因内心对徐志摩的念念不忘,她不堪承受爱人为自己离婚抛妻别子的责任拷问,不敢承担社会伦理与爱情矛盾给她带来的重负。她犹豫彷徨,在渴望自由的同时不敢放手去爱,心理沉淀与斗争的苦闷一直贯穿全剧。

其次,剧中的林徽因有着少女浪漫的幻想,无论是她与志摩在康桥边看到彩虹的悸动,还是香山养病时到六角亭听雨的冲动,都无疑展现了她的纯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林徽因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知识女性,在她与徐志摩的爱情中,她无法跨越良知与愧疚的情感阀域局限,转而选择传统的礼法规则,这些都为世人树立了榜样。所有这些综合性的性格特点也为后人对林徽因人物的理解带来了梦幻般的向往。

(二)林徽因的表演阐释

1.我所理解的林徽因

林徽因在爱情中其实是一位悲情式的女性,她向往“真实爱情”,但又恪守传统。她在回忆中找寻爱情,在现实中逃避爱情。林徽因的才华与智慧毋庸置疑,她的一生受人瞩目,是充满才情的诗人,是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7,是现代文学史上巾帼才俊。在她的性格中,有着江南女子的温润和诗意,更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她正直、笃信、对祖国有着浓浓的挚诚和热忱,在新中国的文化的发展中她始终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林徽因挚爱文学与建筑事业,当她身患重病时,关注的竟然不是她的病情,而是医院的建筑。她在双清别墅被病痛折磨仍不放弃文学创作。

林徽因是一个追求思想高度自由的知识分子,一生中的朋友皆为优秀的男人,她在蕴含丰富知识与智慧的环境中改变和成长,在婚姻和事业的抉择中显示出了她极强的自控力和聪明才智。透过其在香山养病所创作的诗歌《一首桃花》可以看出林徽因也是一个有着坚强性格的“弱女子”。她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万物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林徽因在剧中所有的爱恨纠葛和性格体现,是此部小剧场歌剧中的最大亮点之一。

2.饰演林徽因的几个要素

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无论是在历史文本中还是歌剧中,观众对此已经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对歌剧《再别康桥》的精彩演绎,很好的诠释了林徽因的人物特点和艺术特征。塑造一个生动并真实的人物形象对于感染和引导观众是极其重要的。要求演员需要具有很强的演唱能力,在分析唱段基础上,要与史实、音乐、剧情相结合。还要从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的把握、台词语感、舞台调度及肢体表达等方面对人物进行全面塑造,都要求演唱者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文艺修养。

首先,扮演林徽因的演唱者在演唱中,需要注意对情景、心境等几个层面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在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陆小曼等人影响下林徽因的人物性格,把握歌剧表演中的人物情感体验。结合戏剧和历史文本中林徽因的人物形象进行二度创作,了解作品的戏剧性情节,对其不同的价值、审美观念等进行综合性的审视。

再次,演唱者需对剧中音乐的具体特征和风格要素进一步分析,应透过对不同角色不同唱段的音乐要素、艺术表现进行演唱分析。对演唱技巧、演唱处理、音乐表现等几个层面进行细节设计。此外,演唱者还需以个人的视觉角度和认知,通过对各种不同演唱版本的比较,寻找出适合自己的表演要素。

四、结论

《再别康桥》的成功,是对它开创了中国歌剧新形式的肯定,同时笔者也认为,小歌剧对于我国现阶段音乐而言,是一种简易而又新颖的戏剧表现形式的新尝试,它褪去了华丽的乐队包装,更加注重人物间细腻的音乐交流与情感表达。

本剧通过对具体的唱段音乐分析,在结合戏剧和音乐形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林徽因这个人物在民国文化历史上的艺术魅力和意义。林徽因在爱情面前是个时代的弄潮儿。她接受新潮思想和国外自由平等的爱情价值观,却无法逃避内心的良知谴责进而选择逃避,是历史转型和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牺牲者。但她又是一个成功的新时代女性,她是学识渊博的建筑学家、文学家,为了国家和文化,奉献出了自己最崇高的理想和忠诚。

本文通过在对全剧以及历史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音乐与剧情深层内涵背景的联系,从而使演唱者可以更好的把握歌剧表演中的人物情感。用演唱技巧、演唱处理、音乐表现等几个层面去感知歌剧对该角色的塑造和表现。

注释:

1.吕博霜.室内歌剧的发展及艺术价值初探[J].艺术教育,2014(12).

2.陈钟英,陈宇编,林徽因.《林徽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张清平.《林徽因》.白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1日.

4.徐志摩.《徐志摩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2月.

5.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

6.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7.商玉玲.《最是人间四月天》[J].牡丹,2012年07期.

[1]黄勃.协作交融 促进绽放——听“室内乐歌剧创作展演”音乐会[J].人民音乐,2016(02).

[2]朱正华.从《再别康桥》看小剧场歌剧的演唱[J].艺术教育,2015(05).

[3]江黎.论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的艺术创造性[J].《电影文学》,2014 年12 期.

[4]张艳.林徽因作品中的美的特征及悲剧意蕴[J].文学教育(下),2005 年 01 期.

[5]黄晓涛.从“土洋之争”到“多元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

[6]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7]刘洪涛.徐志摩与剑桥大学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07).

[8]陈云鹏.探析中国歌剧《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D].河南师范大学,2014.

[9]刘莹.小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人物塑造及演唱分析[D].沈阳音乐学院,2014.

[10]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 年)[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10).

[11]数载.林徽因:爱因理智而长存[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 年 02 期.

[12]王兆胜.林语堂与徐志摩[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3).

[13]韩石山.徐志摩全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4]陈钟英,陈宇编,林徽因.《林徽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5]徐志摩.《徐志摩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年2月.

[16]商玉玲.《最是人间四月天》[J].牡丹,2012 年 07 期.

[17]陈露.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尝试[D].河南师范大学,2015.

[18]孔旻.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林徽因诗歌自恋情结辨析[D].西南大学,2013.

[19]王宇.讲述林徽因的意义: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个案研究[J].学术月刊 2015(06)

[20].费东梅.林徽因“太太的客厅”考论 [J].社会科学论坛,2015(09).

[21]胡元.太太客厅中的梁思成与林徽因[J].中外文摘,2012(05).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徐志摩林徽因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完全诗意的向往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青草更青处——《再别康桥》赏析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