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佩佩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提倡的创造的考试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当代学生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启示教师要从细微处关爱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全面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的考试观 教育启示
一、陶行知创造的考试观概念解读
陶行知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试》中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针对当时会考的现状,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病,即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严重压抑和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陶行知认为,评价创造教育的成绩和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考试,他将评价创造的考试具体概括为:①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的身体强健了多少?②校内师生及周围人对于手脑并用达到了什么程度?有多少人获得了求知欲?③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对于改造物质及社会环境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三点标准立足于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立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改善自身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能力相联系,这才是创造的考试,即创造的考试观。
二、陶行知创造的考试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就价值观而言,创造的考试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陶行知评价创造的考试观第一问: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的身体强健了多少?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教学是为了考试,以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全部,忽略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当前教育评价的一大突破,他关注学生的身体培养。
新时期要求新型人才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用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用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保证学生的健康发育;用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用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教师评价中只有五育并举,关注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就教学观而言,创造的考试观以促进学生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评价创造的考试观第二问: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对于手脑并用达到了什么程度?有多少人获得了继续不断的求知欲?学生学会了知识,不一定就学会了操作,知识与技能的失联让学生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它有效,且教学合一。
因為只有在行动中产生的求知欲望才是最强烈、最具有推动作用的;只有在操作使用中掌握的知识才是最有效、最牢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与做相结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学生而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不断实践、学习、发展,争取在发展中求创新。
第三,就思维观而言,创造的考试观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基本目标。陶行知创造的考试观第三问: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对于改造物质及社会环境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培养人创新思维的主要方面是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陶行知说:“我们要极大的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探求真理的泉源。简单些说,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
在思维训练中重视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学会发散思维,从一个事物联系到其他事物特征;多向思考,不局限于点、线、面的限制,掌握整体优化方式;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关注不同细节;学会原点思维,为事物设立原点,在发展和建设中不断比对和思考,获得新思路。
三、陶行知创造的考试观的当代教育启示
第一,教师在细微处教书育人,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细微处见“真爱”。教师因为其示范性和长效性的职业特点,自身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是通过课堂上的语言传递,在与学生相处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品格造成影响。
阳光中有成长,这里的“阳光”意义广泛,包括许多方面。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的爱与期望是阳光。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的陪伴不可或缺,只有教师真正喜爱学生,才会关注学生成长所需。教师的期望效应能够让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及时补充成长养分。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来说,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缺失。如德育的缺失,造成高级知识分子犯罪;体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劳动技术教育的缺失,造成当代青年眼高手低,基本劳动技能丢失等。只有在设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时,教师综合考虑这五个方面,如在设置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时,结合五育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五育教学落到实处;在建立评价制度时,关注五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才能培养适合新时代、新社会需要的全方位人才,做到每个学生像花儿一样“尽情绽放”。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何才能因材施教?教师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透过学生的行为表面,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实质。教师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学习研究能力,在洞察学生行为实质后,及时找到应对方法,纠错扬正。在教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就是发扬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共同进步,健康成长,这样才能“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三,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陶行知创造的考试观第三问强调学生“源源不断的求知欲”,而这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这一观点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教育的最理想状態是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指导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学有所用、用有所悟、悟有所长。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指向生活,现实生活就如“河之源泉”,为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而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才会有价值和生命力,让学生学能致用、学以致用,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造生活,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才是对课堂知识最完美的补充。如《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让学生们在大礼堂中乱涂乱画后亲自打扫,从而让学生明白打扫不易;如李吉林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观察校园里的花草风物,寻找习作素材等。虽然间接经验的传授能够让学生节省时间,学到更多,但直接经验的获得也必不可少,指向生活的实践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学生脚踏实地,自己在活动与实践中体会和领悟才最有效,两者有效结合才是教育之道。
第四,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变革创新。新时代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时代呼吁新型人才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不少教育专家对教育进行了探索,如李吉林教师的情境教育,为学生们创设了学习情境,以情激情、以情育人;窦桂梅教师的主题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培养;蒋军晶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倡导单位时间内多篇文章的共同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等。
教师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必须不忘初心,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方得始终。这个“宗”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如于永正教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他在运用现代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时,一直以这“五重教学法”为教学宗旨,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一定是以学生实实在在的训练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推行是一份宝贵的遗产,他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丰富的实践证明,他强调创造的考试观的评价机制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启东市汇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