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缘缘 孟飞 刘杰
摘 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果蔬制品加工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该文从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为食品专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关键词:果蔬制品加工技术;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TS2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1-0121-02
项目化教学法是当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食品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1]。《果蔬制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岗位专项能力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特别适合项目化教学法。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的指导下,对果蔬制品加工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期探索出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材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 教学设计思路
以具体果蔬制品加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工学结合”理念为依据,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为目标,设计和安排学习项目和相关任务,实施“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关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潜力,以达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同步提升。
2 教学目标
2.1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从事果蔬制品加工行业工作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能够根据果蔬制品加工行业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熟练地制作各种产品,能够进行产品质量的评价,能够综合运用果蔬制品加工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2 知识目标 熟悉果蔬制品的特征,了解果蔬制品制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果蔬制品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掌握不同果蔬制品制作工艺的技巧、技术特点及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熟悉果蔬制品加工的行业技术要求和行业规范。
2.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处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融入到企业中与其他员工沟通与合作。
3 教学内容
在果蔬制品加工企业岗位实际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校内实训基地情况,由食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展开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训练模式,并将实际工作过程转化为项目化教学内容[3,4]。
教学内容选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理论知识适度、实践操作为重的原则,以完成某项果蔬制品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来设置,融合常见果蔬制品加工知识和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挖掘潜能,以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从事果蔬制品加工工作的能力,满足食品企业需求,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撑。具体内容见表1:
4 教学实施
项目化教学法实施过程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技能水平[5]。
4.1 项目引入,教师引导 选择果蔬制品加工技术的重难点知识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作为学习的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中设计一系列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进行引入,教师进行适当和必要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为独立解决企业工作或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打下基础。
4.2 查閱资料,小组讨论 班级学生按5~6人一组,每组设置1名组长,分工协作,利用课余和课堂时间通过教材、文献、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在独立完成引导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会搜集、筛选、整合资料,并最终形成发言稿供课堂讨论时使用。整个过程中授课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4.3 课堂汇报,成果展示 每组指派1人对本组的学习和收获情况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有争议或者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评议和指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难点。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完成具体任务,形成并展示项目成果,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加以必要的引导,提供一定的资料,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4 教师总结,项目评价 教师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并再次强调重难点。项目考核采用过程评价体系,不单单注重结果。本课程最终考核由学生项目得分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5 评价考核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过程性考核中,项目1考核占20%;项目2考核占20%;项目3考核占30%,项目4占30%。每个项目的评价包括3个部分:组内评价占20%,组间评价占20%,任课教师评价占60%。
6 结语
果蔬制品加工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从学生主动性、教师素质、学校硬件条件等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成效,使学生成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今后从事果蔬制品加工方面的生产、科研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陶金华.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5):151-152.
[2]王振伟,郭永.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特色研究[J].高职教育研究,2012,7:40-41.
[3]范文广,丁原春,韩双.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果蔬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初探讨[J].饮料工业,2012,15(1):45-47.
[4]张丽平,余晓琴,蒋 旎,等.《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1):62-66.
[5]吴旗.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41-45. (责编:徐焕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