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主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比较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对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的作用与影响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德育的问题和挑战制定对策,使网络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挑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64-02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思想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后不要”的地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德育也带来了挑战。
一、少数民族德育存在的问题
1.智育本位主义严重,德育不得不让路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与学只是一种简单的“我讲你听”模式,一种传授从事谋生本领的教育模式,更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教授和考试的分数,由分数来衡量教师和学生的优劣,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由于分数有了作弊,由于分数导致学生被分为不同等级的人。在这种教学背景下的德育仅仅是为了处罚那些调皮学生,在教育工作中作为一种辅助的工作。既不纳入评价体系,也不能渗透到教育过程中,把教学与德育原本平等相连的两方面分割开来。
2.教育功利主义严重,忽视良好道德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偏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生活条件艰苦,许多学生读书只是为了能够摆脱这个艰苦的环境,从山区里走出来,到大城市去享受生活。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教育与功名、地位联系在一起,为了走出山区,学生努力追求升学率和文凭。教育者和学校只能凭升学率的高低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及地位;受教育者凭手上的文凭达到摆脱山区艰苦生活的目的。还有读书无用论,一是人的智力、个性原本有差异,传统教育思想使千军万马都挤在学科本位主义上,加上其他社会客观因素,学生难免有厌学、逃学、弃学现象。二是教育体制改革,毕业后不再分配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市场窄、就业较难。结果厌学、逃学、弃学现象严重,成为德育工作的难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观被忽视和淡化了。
3.教育观念滞后,德育方法简单枯燥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闭塞、观念滞后,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智育本位主义也好,教育功利主义也罢,都是教育观念滞后的产物。其结果违背了教育人本思想和德育学生主体性,德育工作在智育本位主义——“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影响下,简单地效仿教学工作的这种传统格调来实施德育工作,缺乏具体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实践活动。这种说教式的德育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客观上加重了学生的压抑和苦闷,导致其人格容易畸形发展,甚至堕落。
二、网络给少数民族地区德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给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理念带来影响
由于少数民族之前一直处于信息闭塞、观念滞后的状态,当受到网络的突袭时,网络的多元性文化很容易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被混淆。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育的主导地位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思想代替。网络的多元化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容易受到冲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是少数民族地区德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2.网络给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方式带来挑战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偏僻,设备有限,很多教师与学生很难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传统的德育以课堂为主,但网络可以使德育变得更加简单。同时,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庭普遍不富裕,家里有电脑的更是稀少,教师很难通过网络在课后联系学生,进行在线课堂等形式的德育。而且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普遍都缺少高技术的信息人才,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网络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教学效率降低,这也是网络给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方式带来的一大挑战。
3.网络给少数民族德育模式带来冲击
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型手段,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真实与虚拟事物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许多学生沉迷于虚拟中不可自拔,将虚拟世界的规则作为自己的人生观,逐渐与现实脱节。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会导致学生对现实世界德育认知的缺失,网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更加具有欺骗性。由于这些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受到网络冲击后,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中,获得现实世界得不到的快感。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正确告訴学生网络的危害与挑战,教师使用网络技术应该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德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会显得那么枯燥。
三、网络对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挑战的对策
1.教师使用网络技术时要注重学生的感受
在进行德育的时候,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隔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很多学生很难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能够深入开展德育,教师可以适当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开展在线教学,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既能保证学生的私密性,又能使学生了解德育。例如,在德育中,关于《网上交友》《健康心理教育》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方式开展,很难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此可以借用学校的网络技术,通过在线课堂,让学生匿名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如此既能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道德、心理上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避免学生做出极端的事情。
2.教师应该对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德育时加以引导
网络上的内容五花八门,如果让学生单独从网上寻找德育的学习材料,他们很有可能被一些其他有害信息所影响。网络上的诱惑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网络,很难进行抵抗,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例如,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这方面的内容时,学生会发现很多网友不屑一顾,加之鄙夷,更有甚者出言嘲讽。这些内容都十分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德育,对于有争论的部分,让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先入为主,导致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
3.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技术可以提升德育效果
由于德育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显得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进行学习,但德育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师选择适当的网络技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探讨。例如,在学习《纪律与法治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正面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加以引导。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德育课堂上的氛围,还能正确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
四、网络对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的作用
网络是促进少数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个工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事,面对网络中的多元化信息,学生应该加强甄别能力,教师则需要尽可能提升自我的网络技术素养,正确地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正确面对网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的挑战及其对策,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总之,网络在少数民族地区德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正确看待网络带来的挑战,选择合理的对策,才能提升少数民族德育的综合水平。
(特约编辑 斯 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