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娟
[摘 要]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做事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分析近些年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微观上处理知识细节。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18-02
初中生的学习受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很容易在不断的识记或者做题中迷失。很多学生对孤立的知识点能精细把握,但对知识系统间的内在逻辑与宏观联系则难以把握,因此综合性的题目不容易得高分或者满分。本文以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为例,谈如何在历史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建构类别分析
知识体系的建构,既可以是针对整个古代史的专题式框架,也可以是某一小节知识的课题式框架。分析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比如,“战争”专题涉及第4、6、11、18、19课等,“改革”专题涉及第6(管仲改革)、7(商鞅变法)、20课(孝文帝改革)等。除此之外,“思想”专题、杰出政治人物的评价与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水利工程的发展等,都涉及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联系,而“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制度的发展”等专题更是贯穿了整个初中阶段古代史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专题式知识体系是针对整个古代史而言的,那么课题式知识体系则是针对某一课内容而言的,教师需引导学生找出文眼,以此为线,把握课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相关知识点。下面以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为例,说明如何建构课题式知识框架。
第7课标题是“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不难发现这里的“时代”就是指春秋战国。如果不会构建知识体系,不妨参考这一节教材的小标题,并试图找出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变革。第7课有3个小标题,分别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那么这3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正是大变革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表现。
于是,我们的课题式知识框架就出现了:
通过框架结构对比不难发现,第7课,①②③都是重点内容,都有可能在考试中以非选择题的题型呈现,当然也有可能是选择题。
二、知识体系建构的意义
有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学习时,学生就不会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整合,学起来重点、易考点也容易把握。而且在把握教材时,就不再是孤立地掌握或者识记有关知识点,而是系统把握,前后联系,抓住线索,把握规律,这样更容易灵活处理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建构知识体系,不论是阶段性的学习还是综合性的复习,其目的都是在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有把握地应考。
三、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实际运用
下面以重点课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阐述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其实际运用。
1.以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为依据,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课时标题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小节标题有3个:①西晋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内迁;②淝水之战;③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好好听课,还真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但如果认真听了课就会明白:①西晋灭亡在内迁的匈奴人之手;②内迁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从中原迁到江南的汉族人建立的东晋两个政权对峙,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淝水之战;③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技术,加之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从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将自己梳理出的重点、易考点,与之相对应
无论是从标题设计,还是从课堂习题来看,大家都不难明白,其中“③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点也是易考点。其中对“②淝水之战”的学习是在第18课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后,再次学习战争,那么关于战争应当从哪些要素(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原因、影响)入手来学,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要前后联系,与淝水之战特点相似的战争,我们学了哪些。再通过课堂练习,知道“民族迁徙”也是易考点。
3. 创建知识体系
创建知识体系是自主的个性学习,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要求,也没有具体、固定的结構体系。学生可以依据标题来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只要能适用于自己的学习就好。
纵观这一知识体系会发现,它并非完全由标题而建,而是以重点和考点为本,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来的。通过它可以看出:①梳理清楚线索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②“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既是本册的考点,也与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联系,要重点掌握理解;③“民族迁徙”既是本节重点,也与后面的“民族大融合”专题有联系。
这是一节课的内部知识体系,其实章节之间也有知识体系。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首先应当明确创造文明的老祖宗是谁,因此从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开始学习;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易受天灾、季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食物来源不稳定,于是就有一种相对高级的生产活动产生,即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以及制度的产生,于是就有了第3课《华夏之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内容,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使得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产生,于是,相应的,也就导致阶级的出现与对立,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在第二单元,首先建立的国家是什么?有何典型的制度?国家产生的同时,文明是否进一步发展?国家产生后,以何种形式或者趋势推进?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什么?当国家制度与时代不适应的时候,变革就会出现,适应时代的变革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就会在后来的国家走向中体现。这些就是第二单元的第10、11、12、13、14、15课,即章节内部的联系。当然,这些属于较高难度的教材把握,教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不必对学生做出要求。
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的驾驭与把握,对于知识的整合与处理能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这将会对以后更高难度、更繁杂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放入其中去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并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