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邦的重返与出发

2018-03-05 02:40黄明超
重庆社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兴邦伦理思想实干

黄明超

(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重庆,400047)

“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实干;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需要实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实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实干;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实干;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实干;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实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实干;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需要实干;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需要实干;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实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实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更需要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只有实干才能兴邦。

一、实干兴邦的历史重返

实干兴邦根植于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植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土壤,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必定根植于以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深厚的儒学伦理思想体系奠基,实干兴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家庭、国家、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共有价值观,也是指导实干兴邦的灵魂与思想。实干兴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重返儒学伦理思想的原初统一性,才能确立历史线索与重返点。

(一)重返实干兴邦的原初统一性

重返实干兴邦的原初统一性,即重返儒学“修齐治平”的伦理思想与社会建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公民价值与儒学伦理思想体系一一作了连接对应:“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由此看出,儒学主张的“修齐治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主干、主体、主脉,这就让“原初统一性”思想的基调、底色、起点、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共生,一脉相承。

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传奇性,而在于它蕴含着可以重访的思想问题或精神传统。这个精神传统,全数彰显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维领域。之所以要重返,是因为当代的个人修养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曾经被儒学伦理传统揭示过、研究过或者解决过。时间与历史存在相对性,儒学思想家提出却没有解决、或已解决而到今天却又成了新的问题。时间把人类带到了今天,同样也把问题遗传到了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重返实干兴邦的原初统一性,希望在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方法和答案,用以解决业已存在的、当今重复出现且愈加复杂化了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培育实干兴邦需要根与魂

儒学思想家流传下来的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再好,没有时代的召唤催醒,它就仍处于休眠状态。如果告别而不能重返,告别就是丢失。人们告别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已经多时,告别了也就丢失了,丢失的不是时间而是历史,是思想血脉与精神传统。今天提出重返的不是那个时代,而是尧、舜、孔、孟流传下来的伦理思想与精神传统。

应该重返自强不息精神传统。《易传·象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天道运行不止。我们重返,就要找到君子那种自觉勤勉、永无止息的精神风貌。孔子惊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觉得时间珍贵。生生不息的儒学精神是中华民族流淌着的精神血脉,重返就是找到并继承这种精神血脉。

应该重返厚德载物博大胸襟。《易传·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大地宁定居住。我们重返,就要找到君子那种宽厚美德,去容载万物,开拓未来。

应该重返持正守中规则范式。唐尧做帝王的时候,聪明大志,足智多谋。他把帝位禅让给虞舜时写下《尧典》,希望虞舜把实干兴邦治国理政的思想、经验永续继承和代代相传。唐尧的训诫是“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4]这需要“持正守中,一心致和”。

应该重返圆融自在处事方略。儒学思想家看到,人们在自强不息中存在着争强好斗现象,在厚德载物中存在着阴冷奸诈现象,在持正守中存在着僵化保守现象,在圆融自在中存在着偷奸耍滑现象,因此提倡转圜自在,适度就好。《周易》揭示诸矛盾冲突真相,期待人们趋吉避凶,自求多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持正守中、圆融自在”四大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构成的道德内涵,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根与魂。儒学真正强调推崇并践行的是“持正守中,一心致和”伦理思想,这是勘破失衡、失和与偏差的真理和标准。

(三)重返精神传统需要确立历史线索与重返点

精神传统不重返就要流失,保持不流失就要重返精神传统。重返就是抵抗流失,并创建思想的线索和问题的重返点。

《周易》揭示的乾坤模型与阴阳定律,是儒学的立论之基、学说之本,是精神传统的圆心、基点和坐标。乾坤阴阳的矛盾运动就是“道”,回避乾坤阴阳的“道”是不存在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符合乾坤模型与阴阳定律。重返乾坤模型与阴阳定律,就确立了重返实干兴邦“道”的历史线索与重返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持正守中、圆融自在”四大伦理思想体系由乾坤模型、阴阳定律生成并共有,蕴含天机地密,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秘藏。所谓天机地密,正是《周易》爻辞揭示的:自强不息应避免刚大过剩,厚德载物应避免阴盛至极,持正守中应避免保守僵化,圆融自在应避免狡猾奸诈。确立“持正守中、一心致和”伦理思想体系作为实干兴邦的根与魂,在于祛邪纠偏,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世相。重返这四大思想体系,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需,也是实干兴邦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所必需。

(四)重返儒学实干兴邦经典著作

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浓缩在儒学诸经典著作中。比如,《大学》贮藏着“修齐治平”的古代教育方针,《中庸》贮藏着“中庸致和”的伦理准则,《论语》贮藏着“治国安邦”的秘诀,《礼记》贮藏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正义呼唤,《孟子》贮藏着“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气概。儒学经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实干兴邦伦理思想,是安顿漂泊者、懈怠者、观望者灵魂的“灵丹妙药”。重返儒学经典能为漂泊的灵魂找到安静港湾,能为实干的人找到精神慰藉,是公民修身立德的经典范本。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思想。翻开《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氏传》《孝经》等经典,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那些思想,无一不具有当代意义。这些经典著作蕴含的圣贤君子伦理思想经过唤醒和孵化,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重温圣贤走过的道路,能够升华新时代人们思想境界,提升“见贤思齐”[5]范式高度。圣人走过的路,同样是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之路,是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之路,是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之路,也是儒学圣贤修身立德必由之路。重返尊崇圣贤之道是让新时代的人活出生命质量与人格尊严,扩展诚信半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心圆。

二、实干兴邦的场域孵化

重温古圣先贤冷峻思考后凝结的思想成果,迁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模,目的是“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记载大禹的文德教化思想与实践,继承的正是尧舜二帝的优良传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6]“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7]尧舜二帝的治国理政经验就是任人唯贤,帝德善政,正德惟和,持正守中。关键在于精诚专一,同心同德。

(一)唤醒激活

唤醒激活,即将儒学伦理思想体系当代化;重返在于留住、抵制与对抗流失,唤醒在于使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成为新时代实干兴邦的根与魂。

这里的唤醒与激活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人们远离儒学经典已经多时,需要重新唤醒让人们热爱、阅读。另一方面,多年不用儒学经典,古圣先贤积攒在那里的思想就沉寂于经典宝库中。唤醒激活,就是让沉睡于经典中的儒学伦理思想醒过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场域建模服务,为实干兴邦再出发提供思想保障。

这就需要唤醒与激活儒学道德思想。一般论者认为,《道德经》是阐述道德文化的,儒学是阐述仁义伦理的。其实不然。儒学阐述道德伦理文化非常简洁且清楚。《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8],就是这么简单。“德”在《尚书》里同样讲得清楚明白,德性就是一心、二心、三心乃至多心。唐尧虞舜要后人承传的是一心正德。“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9]德行是真善美,《论语》对此做了全面论述。德品就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一心一意、真善美、知行合一地去践行,才能实现中国梦,所以需要唤醒激活儒学的道德伦理思想。

儒学仁义思想需要唤醒激活。同心同德的仁义观是儒学最为响亮的热词。翻开《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及其弟子都在主张和践行仁义观。仁义观涉及的面很宽广,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主张做圣贤君子,但历史演进到今天,如果再提倡人们做圣贤君子,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这就需要唤醒激活圣人君子励人思想。在孔子看来,当圣贤君子不复杂,只要思想纯净点,行为正当点,知行合一,说到做到,就离圣贤君子不远。

儒学礼法思想需要唤醒激活。《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都在强调“持正守中,一心致和”的礼治。《礼记》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10]“礼治”就是施行规章制度,遵循规章制度就是“明礼”。可见“礼治”在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11]“礼”是衡量今人是“君子”还是“禽兽”的标准,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遵循崇尚“礼治”,才能“明礼”,达到社会安定团结。

儒学王霸伦理思想需要唤醒激活。王道思想一直是儒学伦理思想的核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2]儒学还对“霸”作过阐述。荀子著有《王霸篇》,认为“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13]国家不能称霸,也不能耍霸道和霸权,但霸气要讲,霸业不避。唤醒与激活儒学王霸伦理思想,对实干兴邦、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助益匪浅。

(二)场域孵化

唤醒激活后的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是孵化未来再出发的实干兴邦的场域基石,用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建模,以便更好地孵化新时代实干兴邦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建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场域需要具备四维,一是时间维,二是空间维,三是能量维,四是生态维。该场域四维政策来源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确立的“工程”总体目标时间维为2025年前。空间维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一样,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民都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量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已基本形成。生态维为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表1)。根据这个总体目标,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决心、意志和勇气是巨大的。

2025年是实施上述“工程”验收年,现在还剩8年时间,其孵化培育任重时紧。要把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孵化为人们的思想行为,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和条件创设,各地应该对此早作谋划,力争主动。

表1 《意见》确立的优秀传统文化孵化、转化与发展场域

(三)转化发展

把儒学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而不是照搬,就要消化吸收儒学伦理思想的营养成分,使之古为今用。比如,“不忘初心”就来自古语,经过创造性转化就变成了今天话语里的热词和关键词。

经过研究发现,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生成于天地自然,朗朗乾坤饱含着阴阳元素。阴阳定律发生矛盾运动,道性、道行、道品应运而生,而非人为强加于此。德蕴含德性、德行与德品,《尚书》对“一心正德”作过深刻阐述。儒学道德、仁义、礼法、王霸伦理学说,的确需要与新时代结合才能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认同。

三、实干兴邦的未来再出发

重返是为了找到扩展未来空间的依凭和重新出发。实干兴邦的未来再出发,指的是在实干兴邦孵化场域里饱浸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孕育、成长和起航。公民修身是起点,家训家风是基础,治国理政是核心,平定天下是使命。实干兴邦的未来再出发,必须从“修齐治平”做起。

(一)实干修身再出发

公民修身是起点。《礼记·大学》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4],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同样首在修身。

孔子曾经忧患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5]在圣贤君子闪亮登场的那个时代,孔子都如此忧虑,更遑论到了现代化的今天,德、学、义、善的不修、不讲、不徙、不改被一些人“习以为常”,所以更值得去忧虑。期待国家出台《全民修身纲要》,让全体人民修身修心蔚然成风。

(二)实干齐家再出发

齐家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中国13亿多人,按人均3.1人/家概算,至少也有4亿多户家庭。把如此庞大的家庭群体治理好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梦想也就容易实现了。

应该看到,当前一些家庭人伦失范、父母不孝、夫妻不敬、儿孙不爱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男女恋爱婚姻问题、家庭和谐问题、孝顺诚信问题等,始终被闪婚闪离、家庭利益分割等现象所困扰。建议国家出台《家庭建设纲要》,明确孝养、夫妻、爱幼、家训家风的具体责任与担当,这样才能让实干齐家再出发。

(三)实干治国再出发

新时代实干治国需要借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儒学经典与智慧。比如“经中王”的《周易》,蕴含着无量丰富的实干兴邦之策、治国理政之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韬略,是过去中国顶层设计方案与治国伦理模型。又如《论语》,有着无比丰赡的道德、仁义、中和、同心同德、重教、务实、忠孝、礼治、真善美、弘毅等伦理思想。再比如,《礼记》蕴含的“礼治”思想,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重要借鉴。

治国理政需要借鉴一分为二、大定乾坤的儒学伦理与学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阴阳变化规律在新时代的反映。《周易》揭示的阳刚与阴柔守中、守衡守和等辩证法,能够勘破化解横亘在实现中国梦途程的一切障碍。

实干兴邦需要借鉴“持正守中、一心致和”的思想理念。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同样面临因自强不息带来的阳盛阴衰问题,因厚德载物带来的阴盛阳衰问题,因求均衡而带来的失和问题,因求和谐带来的短板问题。“持正守中、一心致和”则是对治这些矛盾冲突的重要法宝。

(四)实干平天下再出发

平天下为儒学所主张。今天强调的再出发,也是基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及“生忍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16]这个最大公约数。这也是惠及全球的最温暖话语。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儒学经典著作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献。

召集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出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与魂,未来实干兴邦就有了路标和航向,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撑开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时空域境。

[1][3][23]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41,598.

[2][4][5][6][7][9][13][14][15]马援朝主编:四库全书家藏精华[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76,723,41,624,720,4642,3,58.

[10][11][12][16]吴景山等注:四书五经(礼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146,1146,727,1323.

猜你喜欢
兴邦伦理思想实干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ing a real gas equation of state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百十初心不忘 树人扶农兴邦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眸
百十初心不忘 树人扶农兴邦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辉煌成就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