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鑫(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随机对江苏省苏州市进行调查,大市范围内随机挑选54所小学进行分析。下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可供当地相关部门参考。
为更充分的了解当地足球现状,文中先后涉及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全面分析。
(1)各布点学校组成现状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校园足球在几年之前已经全面展开了,但在学校可供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场所却没有大幅增加。其实苏州市自2014年伊始,已有60所学校完成了校园足球场的建设,且每年有四、五百次足球比赛在市内举办。其比赛规模逐年增高、奖励也越来越丰厚,同时也更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
不难发现,苏州各地区校园足球活动点分布失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张家港等区市,事实上这种失衡的分布的根源在于各金融繁荣程度的差异,财力雄厚的区域会比其他各区更好更快的完成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出现明显足球人才分布不均的现象,不论是各比赛还是俱乐部人员选拔,都是张家港、工业园区两个主区市常年占据主体,各区之间足球水准差距过大也不利于各区之间的竞争,阻碍整体发展。
(2)各有足球场的学校对足球场的使用率。
虽然当地部分学校已经配备了可供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场所,但其利用率并不可观。直到各种足球相关活动展开后这种情况才有改善,但是只是体现在体育授课内容上足球相关教学比例的增加。仅有少数学校落实了每周给学生提供两小时的足球活动时间。而足球场的使用对象更多的是校足球队的成员,并没有普及到每个学生身上。
(3)已有足球场的学校的足球文化建设现状。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只有浓厚的足球文化沉淀才能让同学的足球训练行为长久而自发的持续下去,足球文化是保证绝大部分参与足球运动的核心,也能很大程度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校园文化的沉淀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我们可以笼统的将校园足球文化概括为足球兴趣、足球赛事的关注、相关知识的积累传播等。但这一切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参与其中。学校的引导是一方面,更需要的是让大部分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足球的魅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在进行引导的时候方式仅局限在传统的几种,更多的像是在完成任务做个领导看一下,很难起到什么效果。
(4)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保障机制现状与分析。
场地条件和相关硬件设施是学生展开足球运动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场地让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可能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接近七成学校有自己的足球运动场所,并且随着足球相关赛事的举办,相关场地的后期维护状况也得到了改良,
有明确数据显示,苏州校级足球活动的运行很大程度依赖于各区市政府的款项发放,却很少有学校通过和企业、公司等社会组织合作举办足球活动。并且相关保障政策也没有完全实行,苏州对于那些带队参加校级以上比赛和带队参与活动的时常并没计入工时,在没有一定的倾斜减免的情况下教师很难有积极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支持校际足球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以便于足球运动的顺利展开。2:相关扶持政策需要进行告知,做到真正落实。
因为学生仍处于成长期,所以他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由成长环境所决定,父母的想法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特地做了父母对子女进行校内足球运动所持有的态度,令人高兴的是,经过调查,苏州九成左右的家长表示支持孩子每天进行60分钟的体育锻炼,其中每周在足球锻炼上的时间控制在120分钟左右很合理,不会干扰孩子的正常学习。同时我们询问了各父母对赞成孩子进行足球运动的原因,又有接近九成的父母均表示为孩子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有更好的体魄并懂的团结。当然也有一成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因此成为特长生,极少数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未来可能成为国家队的一员。而反对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家长普遍认为,足球运动会让孩子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往体育方面发展也没有前途,如果经常在运动场上乱跑的话很容易带来意外伤害,这都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就调查结果来说,大部分家长对足球运动的认识较为理性客观,都认可足球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的身心更好的进行成长。对于少部分反对孩子进行足球运动的家长,则需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恰当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体育锻炼和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家长不要有过多的担心。
(5)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师资现状与分析。
校园各项活动开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队老师自身的水准,但有明确数据表明,苏州市足球相关教师大多数相对年轻,本科学历占主体,少数是专科或研究生。学历是体现教师授课水准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但由同居数据来看,仍有一成左右的教师自身学学历不达标,且正统体育院校毕业的教师仅有八成,其余都是有关队伍退役的,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体育水平,但教学方面更注重经验和感悟,不懂的如何去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这也让教学质量打了折扣。有D级以上教练员证书的人员比例远远底下,不足所有体育教师的10%,更不谈更高级别的C级或者B级了。
有明确数据表明,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苏州市足球相关项目教师资源配备不够充分,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并最大程度的调用社会资源,怎样取得资金或者政策方面的扶持。
(1)对足球场的利用率不高。
部分校内足球场在设计和修建的时候考虑的不够全面,这导致其在使用的时候并不够人性化,足球场在各区分布严重失衡也是一个问题。同学对足球的态度并不积极,很多足球活动也只是走个过场流于形式,也没有给同学充分接触足球的机会,稍有同学切身感受其魅力,校内足球氛围普遍显得冷淡,少有学生会主动去球场锻炼。
(2)校内足球文化建设没做到位。
对于部分有校内足球场的学校来说,如果想把足球活动做好,就需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足球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尽可能展示足球的方方面面,以此获得学生们的关注,但苏州当地对足球的宣传缺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画报和墙报上。这样只能吸引少数学生的关注,大部分学生对此没有感觉,让校内足球文化的建设行为大打折扣。
(3)教师水准不达标。
校园足球活动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必须在各种资源的支持下才能良好运作,这和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偏离,也导致学校并不关注校园足球活动的举办,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教师的水平自然也很难得到保障。经过对苏州老师的调查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教师并不能恰当的应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受伤等意外的状况,没有成熟理论知识的支持和明确的足球发展观念,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一味的凭经验等感性的个人认知进行教学,很难引导学形成对足球的兴趣并使其自发进行足球运动。只有相关教师整体水准得到提高后,校内足球才能以一种更恰当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若行培养出有文化、有技术、有潜力的足球后备人员,在苏州市校园足球就必须建设一条完备的培养路线。实行过程中主要将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作为测试点,在培养体系中需要各学校的共同参与,并最大程度的整合、运用教育教学资源,以两地区最好的资源支持有潜力的学生成长是该体系存在的核心,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校际互动,强化彼此之间的竞争,让学生在足球方面产生一定的好胜心,这也将是学生足球成长的养料。
校内足球文化建设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氛围的形成,虽说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见效果,且更注重学生的自发性和自觉性,但学校的引导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关注点,然后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足球的魅力,小孩大都喜欢直观的东西,可以跟男孩子简单的介绍一下足球的规则然后让他们和足球愉快的玩耍,小孩通常喜欢笑,可以在可见休息的时候在多媒体播放各大足球比赛上的爆笑瞬间,这样不仅能进行足球文化宣传,还能活化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从足球上真切感受到快乐的时候,校内足球文化就开始形成了。
为学生在校内足球发展轨迹专门建立档案,将学生足球水平作为升学考核指标之一。对足球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以免足球特长生因为成绩的原因无法正常升学,将足球归入中考项目,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更有动力完成足球训练。
以工业园区小学为例,区内共32所小学校,其中有外聘足球教练或者与校外足球俱乐部合作的学校有20所,其他学校或者区外的学校可以借鉴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积极寻求校外的足球教练员或者青训平台,以解决目前校内足球师资不足的窘境,构建学校的足球氛围,从而发展校园足球,为本校足球教学服务。但是根本的还是要扩大足球师资的招生以及培养,让更多有着教练员资格证书的教练能够扎根于小学足球教学,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加大投入,提高足球师资人员的待遇,加大足球师资的培训力度。
校内足球的发展对国足来说意义重大,在丰富体育教学课程的同时,也加快了校内体育文化建设,让学生对体育更加积极。然而,因为足球场地建设不达标、硬件设备不齐全、教师水准普遍较低等问题,导致小学足球发展受到桎梏。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足球相关教师的任职必须得到严格的把关,并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抽查,资源尽可能进行整合,拓展资源来源,给国足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