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宇 ,焦雨生
(1.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60)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在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基础上,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强调民族地区建设特色旅游村镇是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随后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浪潮下,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尤其是村镇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许多困难:诸如文化建设的地位认识不足,建设动力不足;定位不清晰,规律把握不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建设急功近利,没有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文化的流失现象严重,经验知识和传统智慧流失,尚未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因此,“对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现象,目的不在于保存某种文化形式,而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破解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建设出现的难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推进民族地区村镇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民族地区村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2]
本次调研选取的是天子山镇泗南峪村。泗南峪村地处天子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境内风景独特,生态完善,是进入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北大门。在泗南峪村,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是民族特色村镇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2015年,泗南峪居委会获得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泗南峪村是武陵山区精准扶贫示范村,成为武陵山片区乡村建设的成功典范。调研深入走访泗南峪,样本涵盖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等的人群,在入户访谈的基础上,调查收回有效样本100份。
具体而言,在100份有效问卷中,在性别结构上,男性占71%,女性占29%;在年龄结构上,18~30岁占26%,31~40岁占31%,41~50岁占18%,51~60岁占13%,60岁以上的占12%。这是因为在分发调查问卷时,调研小组有意识地选取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尽量接触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在民族结构上,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成员占96%,汉族为4%,这主要是由于调研地区泗南峪村土家族、白族和苗族聚居比例比较高,所以调研中土家族和白族人数所占比例较大,苗族也有部分聚居在此。调查对象的职业构成中,农业占31%,工业占4%,商业占11%,旅游业占30%,学生占12%,调研地区位于农村,居民务农的比较多,正值暑假,放假回家的学生也有一部分。在受教育程度上,初中及以下占52%,高中或中专占36%,本科、大专及以上占12%,调查发现年龄偏大的调查对象由于家庭环境、自身观念等原因,学历相对较低;在月收入上,1 000元以下占26%,1 000~2 000元占23%,2 001~3 000元占19%,3 001~4 000元占17%,4 000元以上占15%。
本小组调查了当地村民对精准扶贫了解程度,对当地居民的调查中直接询问了居民是否知道什么是精准扶贫,是否有听过相关精准扶贫政策,发现不了解的占19%,听说过但不太清楚的占59%,比较了解的占2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较少,由于现在国家的政策鼓励、村里的宣传,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有所了解,但是概念比较模糊,只是听说过的比较多。
小组调查了当地村民对于民族特色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收入的提高的看法,其中认为可以的占66%,不清楚的占31%,不可以的占22%。可见村民对于通过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提高经济收入还是有较大信心,但还需进一步宣传让更多村民了解到相关信息。
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及掌握状况直接影响到村寨民族特色文化到传承与延续,调查发现当地村民对本民族文化完全不知道的占15%,略知一二的占75%,熟悉的占10%。对本民族语言的熟练程度的调查结果为完全不会的占16%,会一点但不太熟的占37%,基本会的占23%,很熟练的占24%。而会表演本民族特色艺术的只有2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不会表演本民族的特色艺术,民族特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加大力度,不断推动民族特色村镇文化特色活动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民族地区村镇特色文化保护的现状,首先是村民自身对本村的特色文化保护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村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民众的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不满意的只占22%、参与度较差的只占10%。然后是当地的政府管理人员对特色建筑这一民族文化主要物质载体采取的保护措施,了解到保护性开发的占比最大为66%。最后是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力度,认为开发力度较大的占36%,两者一样大的占28%,保护力度较大的占8%,可以看出还是向开发倾斜。
对于民族地区村镇特色文化该如何发展,小组了解到村民自身愿意尝试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的比例较大,达85%,而且愿意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活动的种类分布较为平均,愿意尝试民族歌舞类的占33%,民族摄影书画类的占24%,民族技艺制作的占41%。
民族地区村镇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也征求了当地村民的相关意见,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可采用的方法中,认为可以通过社会传播的占31%、在学校等基层教育机构中开展教育的占58%、成立一些组织对其保护的占35%、由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的占68%、民间流传的占17%。而保护村镇特色文化的主体,认为是政府的村民占64%、认为是社会团体的占40%、认为是企业的占24%、认为是个人的占36%,可见村民认为保护村镇特色文化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政府、社会的力量。加强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途径,认为需要提升社会成员文化自觉的占39%、创建文化品牌的占47%、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占48%、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占32%、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占36%、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的占39%、鼓励民众接触传统文化的占37%、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的占29%。
总体而言,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在精准扶贫的视野下,围绕当地村镇特色文化保护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聚焦,为村镇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总结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由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全国民委系统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工作,一些基层单位在思想上存有一定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于散居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来讲,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基础条件差、建设成本高、打造模式简单、整合资金难等困难。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泗南峪村在长远规划中涉及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着资金和人才缺乏导致动力不足的问题。泗南峪村在公路和民居保护中的建设情况较差,泗南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旧民居的维修保护、景区的宣传推广都需要巨额经费。特别是旧民居的维修改造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民居早已成了危房,如果不加以修缮,就会有倒塌的危险;同时,泗南峪地处偏远,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现有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具体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客流量的逐年上升,特色村镇建设配套设施不齐全、承载力不足,无法承载如今庞大的旅游接待任务,在住宿、餐饮、游览和购物方面都无法保质保量满足客人的要求,旅游高峰期,时常出现客人无处住宿,无处用餐的窘况;另一方面,还仅仅把这项工作当成一般的扶贫资金项目,认为该项目只是比其他一般项目资金量上多些,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提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来理解这项工作,认为该项工作建设周期短,对争取列入特色村寨后,能够建设多长时间、国家能够扶持多久信心不足等。
张家界文化改革发展现状与民族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大市的地位还不相匹配,新农村建设使得泗南峪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环境美化、绿化、亮化,但是村民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青壮年离乡进城务工的大环境依然如故,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很低、获得感不多、凝聚力不强等。有些村民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使得有些农民按照传统观念看待文化发展建设,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国家的事情,与自身没有任何关系,毫不关心,没有动力投身于特色村镇文化建设,也不参加村里组织文化活动,影响了整体的积极性,阻碍文化建设发展。导致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制约文化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存在。
特色民居是非常珍贵的文化,是凸显民族建筑个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泗南峪境内的土家文化及古建筑消逝毁损严重,民族文化传承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人才流失严重,民族民俗文化存在着建筑风格同化、民族语言消亡、服饰制度淡化、民族艺术失传这四大危机。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外来文化对当地村镇特色文化冲击很大,文化被同化现象严重,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群众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认识和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年轻人渴望走出去,对传统文化认识有偏差,文化传承后继无人;三是泗南峪多次受战火肆虐,古老建筑大多已毁坏、遗址荒废,这些都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加了很大难度。主要原因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承缺乏动力。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村民自发的随意改造,屡见不鲜。许多传统民居被风格迥异的新兴建筑替代,民族与乡村特色逐渐消失[3];另一方面,泗南峪本土的很多特色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各地特色村镇之间差异小,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够,同时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泗南峪与其他发达地区还有差距,民族文化传承遭受一定冲击,特别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而生命力不强。
泗南峪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特色产业项目涉及面广、建设内容多、建设运输成本高、施工条件差等原因,特别是成本高、基础弱,资金少等问题。特色村镇因为产业基础差,投入资金少,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在结构上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拓宽思路不多,主要产业支撑力不强,特色村镇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形成多方合力:首先,特色村镇建设核心重点不明确,凭借当地的武陵源景区资源,开放、科学的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形成,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新路子和产业符号涉及面广、实施周期长;其次,各参与主体未能发挥最大合力。当地的老百姓融合度不高,而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不能将他们排斥出去,否则小镇的生命周期将会很短而失去发展的根基。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选择工作方面,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经济条件实际下,选择在文化基础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条件好和对外便利的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和选点,促进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泗南峪在新时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村党委领导下修筑道路、兴修水利和修缮危房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而且在特色村镇建设项目设计和建设工作中,做到彰显文化特色,支持培育发展具有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勤劳致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
发展特色产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在推进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结合泗南峪的自然条件情况,突出特色,扶持特色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共同致富新路子,形成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新建特色农产品工厂和养殖场。同时,通过特色村镇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整合资金,促进旅游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着力在“保护”上下功夫,加大协调力度,更好地推进特色村镇文化建设,发挥规划引领的保护作用。
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文化自觉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推进特色村镇建设的原动力。泗南峪村的工作取得成效离不开村民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热情,在乡村建设的工作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共同协作的精神和原则。
根据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村民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特色村镇建设需要坚持以民生为本,根本是以村民利益为中心。项目的建设过程都要吸收和尊重村民的意见意愿,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多方参与泗南峪村特色村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选择和搭配好村委会领导班子。泗南峪村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全村想事、干事、干成事,做到村务公开,管理民主、服务意识强、以人民为中心。在特色村镇文化的建设上,不是政府的“包办一切”,而是社会各主体多方参与,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由政府牵头,然后进行协调组织,宏观引导将整个市场力量汇聚一起,继续加大争取和落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力度,增加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提高帮扶额度,完善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但政府不能代替企业发挥功能,产业需要企业来打造;同时,能够留下技术、人才等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泗南峪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中,要学习贯彻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提升地区的文化特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当前保护传承好民族民俗文化,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将民族特色村镇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民族地区特色村镇的铸魂工程来抓。泗南峪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的内涵,不断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民族特色村镇文化建设要将民族文化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方面下功夫研究。在保护和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要促进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深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中提炼和发展。开展特色村镇文化工程建设,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条件,建设文化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和繁荣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发挥活态传承的保护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发掘整理、民族文化阵地建设、民风民俗展示、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等一系列专项保护工作,推动民族文化特别是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泗南峪村支两委制定了有关保护和发展土家文化的村规民约。在文化传承上,要求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每年还积极组织各种汇演,并给予表演奖励。土家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离不开上级的政策扶持。要结合精准扶贫完善“对口帮扶”工作制度,在特色村寨建设上发挥各自优势、互帮互助,采取政策帮扶、资金帮扶等形式,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整合资源,确保特色村镇建设投入。泗南峪村要在整合资源和资金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用好现有资金,在整合资源和资金上下大工夫,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村镇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可靠保障。
保护建设特色民居,建设规划上有计划、稳步推进建设。泗南峪村是武陵源区富有土家族风情的特色村寨,全村有民族化特色房屋58栋。在民居方面经过改建、装饰,民族建筑特征得到彰显,让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和与自然相和谐的乡村风貌,发展民族客栈;二是根据实际情况,修复、改造或建设一批带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特色民居,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群落;三是要把民族村危房改造、安居房建设与特色民居建设紧密结合,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把特色村镇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收到“以开发促保护”的良好效果,有效增强广大群众保护特色民居、特色文化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自信心。
泗南峪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北大门,每年从泗南峪进入景区的游客有十几万人,在泗南峪停留的有5万多人。依靠这一优势,泗南峪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着力发展,未来泗南峪在土家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将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扩大资金支持力度,组织搭建泗南峪阳戏台,完成土家文化广场建设,继续挖掘整理土家民舞,组建和开展阳戏团、土家族文艺表演队的演出表演活动,充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