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强,金永杰
(甘肃省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技师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职业院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作为职业教育组成之一的中职教育更要率先从“降成本”视角考虑如何积极应对。目前,中职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较弱,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情况尤为突出,中职教育供给侧矛盾体现在一边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难、专业对口难,另一边是本地用人单位难招到需要的合格人才,毕业生和行业发展所需人才不对接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对于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但目前实际情况是多数中职学校通过“三职生”高考,把学生升入高等院校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变相承担着普通高中的职责,未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地方企业和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途径,但受国家政策与制度的限制,校企双方均无法大展拳脚,如国家没有对校企合作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又没有能力给予企业“好处”,导致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窘境;因国家禁止学校公职人员兼任企业法人或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而聘请校外人士管理,学校的国有资产又无法被监管,造成学校先进教学设备闲置。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不紧密,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在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没有深度合作,只是简单的用工合作。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学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联系不紧密,教材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手段落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离高质量的稳定就业还有不小的差距。
企业与中职学校签订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但绝大多数停留在表面,即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短期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等,企业给予学校一定资金资助,双方并未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进行研发产品、提高工艺等实质性产教研活动和深入交流,仅是解决各自的燃眉之急而已。
(1)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用人机制不灵活。职业教育受制部门太多,协调难度大。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因受学历、身份等条件限制进不了学校。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薪资待遇不佳,难以吸引行业能手做兼职教师,同时现有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科研能力不强和知识老化,也是阻碍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2)“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急需提升。衡量学校教学质量要看教师队伍质量,判断职业教育质量要看“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目前,“双师型”教师质量良莠不齐和教师数量少,特别是汽修、3D打印、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热门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奇缺,是难以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出发,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促进内涵发展,调整结构,实现要素配置合理化,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和企业发展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统筹规划,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出台减税、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进入职业教育集团,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利用现有职教资源开展集团化办学,构建优质师资共享、产教融合、设备共用、信息互通、课程互选、优势互补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树立大职教观念,发挥职教集团作用,健全市级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紧缺专业教师招聘办法和教师交流机制,统一调配教师资源,促进专业教师合理流动,避免师资队伍重复建设。加强师资转岗培训,对一些富余教师,由主管部门派往高等院校接受转岗培训,再安排其在相关岗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教师效能。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人员互动机制,促进企业能工巧匠和优秀专业教师“双向”流动,发挥人员优势。双方人员全程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和学校教学、实习、实践等各关键环节,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赢。
中职学校要加强基础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硬实力建设,重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网络课程、信息资源库、实践教学等软实力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企业为需求侧,职业教育为供给侧,二者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达到供需平衡、协同发展,是助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职业教育成功国家的共同规律。一是政府要有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意识。校企合作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部门、企业和学校才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目的。政府部门必须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政府主导,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机制,坚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改革方向,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1]。二是政府统建校企合作平台。政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区域内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发布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建立人才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对话渠道,形成统筹校企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职业院校和企业围绕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共同开发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考核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就是从刺激需求端,回归到增长本源创新,强调制度供给,期望通过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创新等要素解决增长困难。作为供需两端的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进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把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互惠互利,各取所需,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一线技术人才不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和稳定率低的问题。
学校、企业的资产以股份形式结合在一起,把学校场地、设备和企业的技术、管理折算成股份成立经济实体,以企业或学校为主体成立董事会,负责管理经营,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车间就是教室、师傅就是教师、实训就是生产,既能彻底解决职业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又能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校企双方产、教、研、用多赢目的。
校企双方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提出人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企业文化、生产工艺、生产操作等引入课程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则到企业进行,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把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贯穿每一个教学、实习环节中,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减轻企业人才培养负担。
校中厂、厂中校或前校后厂。在国家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学校注册成立校办企业,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承包,实行产教并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策,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和学校监督。使企业在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学生实习、实践等教学任务,降低学校实习、实践教学成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校设备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学校是企业,企业是学校,这也是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中职学校一般都有专项技能和财经、网络技术方面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注册成立一个集生产、科研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把教师历练为“五会”人才(会技能、会教学、会经营、会科研、会生产),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招生难、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和稳定率低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