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春英
(泉州师范学院 陈守仁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意见》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详细的阐释和规划,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早在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为“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呼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2]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与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宗旨相吻合,是地方高校的发展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利资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众多,虽最终形成国家、 省、市、县四级,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还是以散落在各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或者乡镇的形式存在着。承担和具体实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职责的主要还是依赖地方,依赖各地方人民群众的参与。地方高校传承和发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职责所在,而且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办学特色。说其是职责,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是当仁不让。对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拓宽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素养。这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不谋而合。说其是特色,对地方高校尤甚。地方高校通常选址于地级市,招生也常以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源为主流,可以说地方高校自其办学之日起便刻上深深的地方特色文化的烙印,随后的发展也必然深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地方高校要想在某一领域脱颖而出、体现自身办学特色,需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而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不错的选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可以依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3]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保存着浓厚的且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气息,是贴近百姓生活的朴素自然的民间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地方高校教学提供丰富的活态资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最直观的资源。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可以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说教空洞感,使课堂教学更立体,对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有直观的激励作用。比如,通过近距离、直观地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直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惊叹古人的智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这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效果尤其明显。一方面,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在不断地欣赏、揣摩和探寻的过程中,可以开拓其设计视野、提升其艺术品位,为其创作和设计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会自觉运用非物质文化元素进行学习和创作。作为年轻一代,他们常常不拘泥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受传统文化的启发并注入新鲜活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兼顾创新,设计出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兼具时代感的作品。这无论是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都是互赢互惠的一种互动。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相对而言,理工科专业重在培养学生某种“技能”或“技术”,因而设施完备、功能强大的实验室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然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文科专业受学科特点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偏重理论教学的文科专业来说,其应用型无法体现在‘技术’或‘技能’方面,而是体现在人才的社会观念与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担当等精神方面”[4],文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致力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动手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等。但对于传统的偏文科专业的地方院校而言,受学科特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机会很少。很多院校的文科专业在整个大学四年期间平时很少有机会安排实践教学,只有在大三和大四分别安排见习和实习。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主要偏向课程理论教学和通识教育,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课堂灌输知识为中心、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被动接收、教学效果差的恶性循环。以《非物质文化概论》课程为例,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可以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非物质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在介绍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时,都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当前该非物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为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寻找到一条发展之路?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家乡所在地的某一项非物质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制作PPT,在规定时间内向大家介绍该非物质文化,展示其魅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关注到家乡的非物质文化,同时为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常常会认真学习PPT制作技巧,并多次排练讲解,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育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其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的拓展都离不开本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5]前文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渗透到地方高校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去,实现两者互动交融、互赢互惠?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从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以及科研三方面进行探讨:
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实现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言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和社会的需要,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对专业的设置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鼓励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交融,努力培养能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自2014年该专业开办以来,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以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公共基础课以外,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三大类,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的人才,以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1-4学期在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文化理论、产业管理、文化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夯实学生的专业学科基础。5-8学期则主要安排专业任选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任选课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民俗学概论》、《非物质文化概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闽南文化概论》和《旅游文化概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用课堂活态传承的方式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找契机,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激起强烈的自豪感和求知欲,进而自觉投入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社会责任中去,使地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得以永续传承。
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时,大都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规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见习和实习,在制定实践任务时,同样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凸显地方特色,培养能为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同样以泉州师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创新创业和专业素质能力实践主要安排在3-7学期,要求学生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2个项目,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提交项目训练书、调研报告、实践过程记录及后期的总结报告、论文、作品、课件等成果以获取相应的实践学分。专业结合福建及泉州地方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了备选项目,主要有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情况调查、区域创意产业园调研、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调研等。除了集中安排的见习和实习外,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常很难再预留出某一固定的时间段用以开展实践教学。各任课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时,同样常常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课件制作方面下功夫,改变单纯的文字介绍,而是精心设计教案,合理穿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并通过PPT制作技巧将课件做得更精美,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非物质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在介绍不同种类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民俗时,都可以穿插很多精美的图片,甚至在介绍某一具体作品时,可以播放一小段视频资料展示其魅力。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比如,在讲到上述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别说出其代表性的作品和代表人物,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剖析其发展现状,思考并为其更好地传承设计未来发展之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程教学,既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除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整外,学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拓宽渠道,鼓励教师和学生从科研的角度入手,于教于研双管齐下,鼓励并优先支持着力于地方文化研究项目的申报和获批,通过课题研究调动师生投身地方问题研究,培养有利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以泉州师院2017年教改课题为例,共有80项选题获批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直接围绕泉州地方文化开展的研究项目就有20项,如《“五位一体”循环发展的南音人才创新体系》、《海丝文化视域下的创意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联合培养海丝语言服务人才,助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等,其中《“五位一体”循环发展的南音人才创新体系》被推荐为省级教改项目。大学生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大学生主动关注地方文化、投身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地方发展的幸事,因而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题申报时关注地方文化,并优先支持相关项目的获批。以泉州师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为例,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项目共有98项,直接关注泉州地方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项目就有34项,如《泉州“拍胸舞”生态因子分析》、《闽南饮食文化包装设计与开发》、《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闽南“拍胸舞”男子独舞创作实践研究》、《泉州“海丝”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泉州古桥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等,其中《闽南文化元素的首饰设计》、《以绘画的形式参与泉州美丽乡村建设》、《现代新媒体交互设计下的闽南茶品服务交流平台》等项目被推荐获批国家级项目。不仅如此,在指导历届大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时,指导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选题时围绕地方文化资源展开。特别是历史学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届以地方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题目都不少,通过地方特色课题的研究带动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研究地方文化的积极性。学校和教师在科研方面积极助推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研究地方文化的氛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的新生力量。
总之,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付诸努力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地方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办学特色,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