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改良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体会

2018-03-05 02:00:33张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根治性浸润性膀胱癌

张勇

解放军第463医院泌尿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42)

膀胱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泌尿系肿瘤,手术是目前临床首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浸润性膀胱癌而言,全膀胱切除术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方案,具有根治性治疗效果。目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受到极大关注[1],成为浸润性膀胱癌新型重要手术方案。本实验通过总结本院腹腔镜改良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旨在为腹腔镜改良全膀胱切除术推广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间自愿接受全膀胱切除的8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病例选取要求[2]:①术前CT、MRI等检查提示肿瘤直径不超过5.0cm;②膀胱镜活检取材病例结果为膀胱癌,术后病理为浸润性膀胱癌;③术前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结果是T2a-T4a;④无淋巴结转移或(和)远处转移;⑤术前重大器官的功能正常;⑥有手术适应证。将符合以上要求的病例分为开放组39例和腹腔镜组44例,开放组以开放性全膀胱切除手术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37~78岁,平均(57.81±6.12)岁;腹腔镜组以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手术治疗,组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36~79岁,平均(58.03±5.97)岁;组间在男女分布、年龄资料上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开放性手术。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消毒术区,在下腹部的正中区域作手术切口,绕过左侧肚脐上延,游离右侧的输尿管,结扎输尿管远端的同时,在输尿管近膀胱端将其切断,将8号导尿管插入近端以引流尿液,将尿管下端在容器中固定,同样方法对左侧输尿管进行处理后,分离膀胱和腹膜分离至膀胱底部,结扎并切断左侧输精管,同样手法处理左侧输精管,游离并切断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韧带,保护性神经血管束的同时,切除膀胱。女性需注意保护输卵管及子宫等附件。

1.2.2 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头低脚高,用5孔法手术,腹腔镜见监视下穿刺置入穿刺套管,剪开腹膜,男性在膀胱后壁腹膜反折的近膀胱位置将腹膜横行切开,游离输精管、精囊后,将狄氏筋膜切开,切开前壁的腹膜,切开耻骨后的盆内筋膜,缝扎阴茎背深静脉,游离膀胱并完全切除。女性利用子宫颈膀胱间隙对膀胱进行游离,并在膀胱颈远端将尿道横断。

1.2.3 尿流改道。术后腹腔镜组25例接受回肠原位新膀胱术,12例接受回肠膀胱术,7例接受直肠膀胱术,开放组23例接受回肠原位新膀胱术,10例接受回肠膀胱术,6例接受直肠膀胱术。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指标。准确记录并整理患者的各项记录,将手术过程耗时、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控尿能力、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自主排尿控制能力评价标准为术后具有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不要尿液引流则视为控尿良好[3]。

1.3.2 生存质量评价。在手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即QOL-100量表)评价,内容涵盖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自主性能力、环境领域以及个人信仰共6个维度,其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工具是SPSS.22.0软件,两组间计量型变量比较用两样本间独立t检验,两组间计数型变量比较用列联表χ2检验,将P<0.05作为组间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校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间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在手术过程耗时、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腹腔镜组手术出血、术后排气、控尿能力、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手术指标对比

2.2 两组间生存质量比较

术前,腹腔镜组生存质量总分为(195.47±15.76)分,开放组为(201.76±17.59)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腹腔镜组生存质量总分为(321.25±24.16)分,开放组为(265.84±21.49)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浸润性膀胱癌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负面危害。传统开放性全膀胱切除术不仅手术死亡风险高、术中出血多,手术安全性较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其手术损伤小,相关研究认为[5,6]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本实验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与开放手术无显著差异,而且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性手术,考虑这可能与腹腔镜操作空间较小,且手术经验仍不是十分丰富有关;但是腹腔镜组控尿能力、手术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开放组,说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更好,术后恢复更为理想。这可能与腹腔镜手术术野清晰,术中血管损伤和神经保护效果较为,而术后切口小、恢复时间段,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不仅具有根治性疗效,而且术后恢复快、生存质量高,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1]朱军华,张大宏.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5,24(11):20-22.

[2]房杰群,黄建生,肖克峰.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50-51.

[3]何华,李明,时俊,等.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0例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15,10(5):657-658.

[4]晏旭东.改良式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256.

[5]陈佳.不同术式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9):22-24.

[6]郭志全.研究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03-104.

猜你喜欢
根治性浸润性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6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4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