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慧 姚 瑶 王嘉楠 吕志坤 王海珣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
2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合肥 230051
城市中的山体是城市中规模体量最大的景观镶嵌体,构成城市重要的生态保障[1],对于提高城市绿量,完善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有很多城市依山而建,利用山体地貌建设的现代城市山体公园层出不穷,诸如徐州云龙山公园、深圳莲花山公园、马鞍山雨山湖公园等山体公园。城市山体公园具有生态系统多样化、绿化覆盖率高、人工依赖性弱、维护成本低、城市文化底蕴丰厚等特点[2],这种大尺度绿地极大程度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把山景融入城市,在生态保护和居民游憩需求之间觅得平衡点,将城市绿地提升至大地景观界面,带来了比普通城市公园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保护优质生态资源、修复破损景观界面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城市山体的开发、完善山体景观体系,是美化城市形象、控制山体边缘后退、形成城市景观安全格局的关键[3]。本文以安徽宿州凤山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线性空间形态与城市山体公园建设耦合的理念,提出基于线性空间形态的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是苏、鲁、豫、皖4省的交界处。萧县古为萧国,始建于西周 (宋邑),距今有3000年的悠久历史。凤山公园位于萧县城市中心区,山体北临发展路、南靠交通西路、东依东环路、西至岱河路,总面积达1 036 hm2。场地周边是萧县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民的主要居住地。凤山公园文化积淀丰富,古迹众多,“凤山八景”分布其中。
凤山海拔最高213 m,呈东南西方向发展,延伸长10 km。山体沿城市边缘处坡度较缓,腹地开阔,与城区相对高程约40~50 m。山体由寒武系灰岩体组成,岩石表层受人工采石爆破影响,岩体较破碎。山脊、山顶等制高点观景效果良好,可观桃花洞、圣泉寺、三仙台、龙爪沟等景点,并可成为场地视线的焦点。山体南侧现状相对较好,保育性山林茂密但内部杂乱。南麓紧邻主城区市政道路,周边用地有居住区、学校、政府机关等,人流量较大。大面积的山体因采石而破坏,局部形成陡峭的崖壁几无植被,北麓多为农田或村庄,并设有凤山隧道入口,山麓附近区域大多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据调查统计,凤山天然次生林达320 hm2,木本植物达64种,呈现暖温带群落面貌。凤山资源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凤山自然山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城市整体空间的连续性,现状只有一条过境公路 (311国道)与西北联系,阻碍了萧县城市北向发展。山体北麓因人工爆破采石形成近于直立的高危陡坡和临空断面,陡坡高10~60 m,稳定性差。山场的破坏性开发对自然山体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沟河堵塞,雨季山洪频发,毁坏城市基础设施,并对城市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萧县建成区缺少绿地广场及城市公园,现有园林绿地总面积49.1 hm2,仅占城市建设用地3.1%,绿化档次和水平偏低,缺乏城市居民绿色游憩空间。
山体与城市之间一般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上的交界面,形成狭长且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山线性空间,具有连续性和贯通性的特点,城市空间与自然山体相互渗透、交融过渡。早在远古时期,人类便已发现山体与陆地交接处这一得天独厚的生存空间,山麓区域 “背山面城”的地貌优势形成其 “瞭望-庇护”的属性。山麓的线性空间处于异质空间交界处,既是陆地的边界也是山体的边界。作为空间存在的实体,它是人们认知山体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核心,物流、能流、物种流、信息流、价值流最活跃,具有丰富的竖向景观层次,受到的城市扰动影响最为强烈。在山麓开放空间中,因为移动产生景的变化、感知的变化,多重的空间属性极富吸引力[4-5]。
基于线性空间形态特征的山体公园规划可以延续山体场地肌理,向城市空间发散绿色生态基底形成清晰的空间格局;同时可以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对山体的侵蚀;在此基础上,营造具有缓冲过渡性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使山体与城市之间拥有更大的接触面、纵深和生态容量,在城市生态空间中形成大而稳定的体系[6](图1)。
凤山山麓目前被城市建设蚕食,边缘不断后退且破损严重,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线性空间系统,缺乏用地边界和场地感,山体景观得不到展示,功能得不到发挥。基于线性空间形态的规划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在凤山山体中部核心区设置森林生态涵养绿核,对该区域进行封山育林和森林质量提升,重点挖掘生态效益;在山体与城市接触界面最大的环山山麓区域设置了8个森林游憩功能区,分别为南入口主题景观区、科教艺术休闲展览区、东入口主题景观区、康体运动娱乐休闲区、北入口主题景观区、山体修复景观区、圣泉寺景观区以及生态风景林区。8个森林游憩区环绕着生态绿核,功能区之间以线性的环山绿道进行串联,并由此向城市空间中延续山体绿色空间肌理。这种基于环山线性空间 “保护—修复—游憩”的系统规划使凤山公园成为集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展示于一身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生活型山体公园。
图1 线性空间与山体耦合概念图解
环山线性空间蜿蜒于城市之中,可以看作是自然景观斑块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绿色边界,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康养游憩的场地,更是承担起生态廊道的功能。如何有效利用线性空间的边缘效应使其对城市产生正面影响,是优化线性山体公园绿地空间的切入点。
1)总体思路。规划将凤山山体附近城市建设用地与其他生态资源一并融入考虑,综合研究山体与城市用地之间的渗透、整合关系。以不割裂自然生态为原则,16.8 km的环山线性空间规划6个主题 “山林广场”,风格各异的绿地空间满足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游憩康养的需求。为保证公园建设不破坏山体的自然风貌,在凤山西南部规划生态风景林区,西北隧道入口附近规划山体修复区,完美展示 “山地生境”。通过自然风景林的营造打破传统山体公园环山封闭造景方式,达到人工与自然跳跃式穿插交错。
2)水系优化。防洪规划考虑到汛期无系统排泄途径,规划提出汛期洪水 “归漕入河”措施[7]。如在公园东入口处顺着凤山东麓,先挖撇洪沟将山洪及公园东入口处雨水引至现有的公路排洪沟后再进入三龙支河,最后汇入龙河。排洪的同时将水系景观引入公园场地中,增加湿地景观元素,实现由城市到自然山水的交融过渡,形成多元化的 “山水绕城”景观。
3)节点优化。在环山线性空间沿途景观节点的布置上,规划尽量做到在尊重现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保留、提升优质生境空间,转变、改良劣势生境空间。综合考虑周边场地因素,将不同性质的用地穿插布置,使其相互产生景观效益上的耦合甚至是增值。如公园东部相对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周边为居住小区和小学,由东至西的主要园路始于此处,因此规划在此处设公园东入口。为加大景观的纵深避免生境单一,考虑引入周围水系,扩大水体面积,土方就地平衡,堆积在局部因采石形成的陡峭山脚部位形成缓坡。入口广场与山体交接的缓坡区域设计雨水花园,结合乔灌草多层次植物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城市山体公园具有更为丰富、连续和多样的景观生态系统,规划时必须保证自然景观斑块的 “原生性”,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凤山规划中根据山体各部位的场地现状、景观敏感度、生态特性等诸多影响因素,将山体景观界面分为4类。一是对凤山现有成熟、半成熟保育林及土质较好的未成林区域采用隔离保护、造林修复,形成辐射状的山体修复保护区。此区为保护最为严格的区域,禁止一切建设活动,减少人类活动,改造林相,提升森林质量,营造凤山标志形象;二是将现有的 “凤山八景”区域,规划为缓冲区。以适度开发为原则,合理完善景点设施,控制人工建设及土方开挖,仅以少量游步道连接景点形成山体内部的线性流通廊道,减少公众参与性场地空间,借此达到减少人为因素对山体生态的扰动;三是将位于山麓的线性空间规划为森林游憩区,面向城市的主要道路、景观节点,由山体自然景观空间衍生而来的绿色开敞空间,跳跃式点缀于线性山体公园体系中,满足市民休憩康养等需求;四是在线性空间中的重点生态景观区域,规划控制协调区,加强山体边缘建设用地的管控,通过对建筑高度、形态、色彩等限制,维持山体轮廓线的完整,保证生态、视觉廊道的连贯,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及山体景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与山体的融合。
为避免形成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对立,规划中根据凤山公园山体不同的位置特点,采用连续保护、分段过渡的方式。针对山体破损严重部位,规划采取加固修复措施,沿等高线设分段防护挡墙,在保证山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运用景观的手法规划特色岩石展示空间[8];环绕凤山设计50~80 m宽风景林带,形成自然完整的山体景观,连续的风景林对凤山自然环境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衔接了山麓线性绿地景观;植物主要选择本地树种,基于构建群落的原则,乔、灌、草合理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景观,从而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自然环境容重[9]。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念一直蕴含在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体系中,对于山体这一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依山而建的城市山体公园具有开放性强、可达性高的特点,极大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但山体公园的建设不是单一意义上的营造公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它更是缓解城市建设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基于线性空间形态的城市山体公园规划不会阻断差异空间之间物质、信息、文化的交流,相反它在景观斑块资源保护先行的基础上架起联系山体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城市景观生态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元素。重视线性空间与山体景观的有机耦合,高效利用边缘空间,对推动城市良性开放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鸿奎.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3]景阿馨.浅丘地区城市内自然山体保护与利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李敏.城市线性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5]覃事妮.柳州市山体景观保护研究[J].规划师,2009,25(06):36-40.
[6]凯瑟琳·蒂.景观建筑的形式与肌理:图式导论[M].袁海贝贝,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7]杜春艳.现代城市滨水线性空间景观更新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8]赵入臻.城市破损山体景观修复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2.
[9]黄辉,吴泽民,张前进.合肥市主要城市山体林群落类型及结构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