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青 张 逸 杜 煜 高雅玲,2 黄 河
1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合署) 福州 350002
2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州 350002
2013年底,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针对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做出具体部署,并提出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1]”等指导性意见。“乡愁”意指对故乡的怀念,是人们对乡土气韵、桑梓情怀和历史记忆的渴望,是由传统与现代的纠结而引起的,它作为一种现代性语境中的切身体验[2]。风景园林视角下,乡愁可以理解为一个区域的地方特色或是场所精神给人带来的一种特殊情感,即异于它处的本土认同感与环境归属感[3]。人的记忆与场所具有深刻的联系,场所本身就能够唤起人的记忆,因此乡愁景观设计中要挖掘特定 “场所”及其 “场所精神”,并落实到物质景观载体中,为人们营造乡愁体验空间。近年来随着乡愁概念的提出,全国各地对地方特色景观挖掘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建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遗产景观廊道构建、历史文化型绿道建设等都体现了乡愁守护,文脉延续的设计理念。
历史文化型绿道是绿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托城市水系、交通线、城市空间格局等,将沿线散落的历史文化遗迹、文化线路等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主题特性的线性休闲场所[4]。该类型绿道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功能,是最具有文化交流属性的设施,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融合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乡愁的重要载体[5,6]。因此如何在绿道景观设计中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将特定的场所精神和文化演绎出来是该类绿道的关键[7]。下面以笔者参与的 “漳州绿道示范段——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景观设计为例,从 “地域文化挖掘与诠释、绿道的文化提炼与创新、绿道的文化表达与再现”3方面探讨文化生态型绿道的景观营造,寻求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绿道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并探索守护乡愁,延续文脉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是城市生存和生长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8]。地域文化是乡愁的特定载体,具有历史传承性,是一种有机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的文化模式,能够激发起人们的乡愁。因此,在历史人文型绿道景观设计中,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整个绿道系统的规划设计中,体现 “场所精神”,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让人们寻得本土的认同感和家乡的归属感。
漳州地处 “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省第一大平原,素有 “海滨邹鲁”的美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闽南文化根本属性是移民文化,其受到中原传统农耕文化和外来海商文化的影响,且二者较好融合,兼具包容与张扬,形成诸多两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城市建筑、宗教、古城格局等体现了极具包容和开放的空间与建筑特色,如以 “红砖文化”为代表的建筑文化的延续,表达了对地域特色的延续和尊重[9]。漳州地处九龙江入海口, “山、海、江、川、溪”密集,气候宜人,瓜果飘香,植被茂密,享有 “鱼米花果之乡”的美誉。漳州不仅建筑特色明显,地理环境优越,同时孕育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为漳州历史文化型绿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地域文化内容丰富,在绿道选线与景观规划设计中,应从庞杂的文化系统中梳理提炼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在绿道的规划设计中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10]。“闽南生态文化走廊”作为历史文化型绿道,其规划选线沿着漳州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地方,在景观规划布局中提炼漳州特色文化,打造具有 “漳州魂、漳州韵、漳州味”的连续的、集中的闽南文化展示带[11]。
漳州市域绿道网全线规划总长约1 160 km,中心城区形成 “一轴一环双核多廊道”的布局形态,总体定位为 “穿越田园都市,感受自然和谐,踏上漳州绿道,开始闽南生态文化之旅”[12]。“闽南生态文化走廊”是漳州绿道网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绿道,该绿道依托G324国道沿线,北起西环路口,南至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南北长约23 km,规划面积470.56 hm2;共涉及龙海市的九湖镇、程溪镇和漳浦县的官浔镇、长桥镇等4个乡镇。该绿道演绎和传承了漳州古驿路文化,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在综合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以 “历史文脉”和 “生态绿脉”为主题引领;以 “城乡地脉”为空间承载,塑造 “产业经脉”黄金走廊, “旅游香脉”特色品牌, “交通动脉”国道风景线,形成了“一廊六脉”的城市绿道网,最终打造具有闽南文化风情的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典范[13]。规划中延续 “历史文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历史遗迹和现有景观的修缮整治,复兴漳州古驿路文化。充分挖掘漳州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现有的景观资源,将闽南文化生态走廊规划成集花博文化、民俗文化、驿路文化、创意文化、宗教文化、山地文化、花卉文化、海商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型绿道空间,为人们提供郊野运动、遗迹游览、历史体验、文化体验、创意展示多方位的景观空间 (如图1)。
图1 “历史文脉”规划图
文化的展现需要以物质景观为载体,通过多种艺术设计和技术手段进行表达和传承。通过收集当地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等,分析整合、提炼出能代表某种地域文化的元素,将抽象的文化素材转换为具体的设计元素,再结合实际设计项目把这些元素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绿道景观设计中[11,14]。
文脉的传承不仅依靠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同时要继承传统工艺技术让其在现代景观建设中延续。技术是产生物质形态的手段,是 “活着的传统”,是物质景观和精神存在的基础,需要加以传承[15]。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在选线过程中以沿线的自然景观为基底,串联沿线具有历史意义和景观价值的乡土景观,如历史古迹、乡村聚落等,充分地挖掘漳州作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的精髓。在绿道景观设计中通过 “修复、移植、重组”设计手法展示闽南建筑文化特色。
1)修复。结合绿道沿线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对沿线的建筑风貌进行引导和整治修复,通过传统工艺和乡土建筑材料,对典型的村庄治理,改造村庄民居,打造闽南特色村落,反映漳州乡土民俗。
2)移植。绿道的选线依托G324国道复兴“古驿道”,串联漳州的主要古驿站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通过历史遗址和现有景观的改造整治,将6处古驿站进行恢复,打造闽南风情主题驿站,复兴古驿道文化辉煌。绿道驿站的主体建筑以历史名人故居,即闽南红砖厝为蓝本,通过移植的设计手法,融入到驿站的规划设计中,让漳州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成为绿道的景观节点,集中展示了闽南建筑文化。
3)重组。充分挖掘闽南建筑的传统符号及技艺,如红砖、青石、彩绘等元素及各类元素的施工技艺,加以提炼并融入到绿道景观小品设计,如景墙、园椅、灯柱等,通过符号语言的重组再现,让游客感受闽南建筑文化特色,引起人们内心世界的共鸣。
人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对某种传统材料的认知,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与这些材料的激励、色彩甚至气味都息息相通,这些材料本身就构成了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深层次内容,是唤起“乡愁”的重要媒介[16]。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地方材料的提取与转换,营造本土景观特色,能唤起人们心理上的认可和归属感。
1)提取。根据地方性材料的特性,其提取可以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聚落环境中提取,包括:乡土建筑的材料的提取,如闽南建筑典型的红砖厝,红砖材料和建筑构件,如石柱础、旧木料等;传统聚落的景观元素提取,如山居聚落中毛石挡墙、自然条石台阶、河中卵石等;生活器具中提取,如石臼、石石桌凳、栓马柱等。
2)转换。利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对提取的地方材料进行转化再设计,形成兼具时代感与本土特色的景观。在 “南生态文化走廊驿”驿站景观设计中,绿道景观铺砖上采用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当地的卵石、青砖等为主要,从色彩、质感和形状几方面来搭配,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15]。利用红砖、毛石设计驿站入口景墙,突显了闽南建筑的文化特色。对石臼、栓马柱、农业生产器具等进一步利用设计形成园区装饰性的景观小品。
植物是景观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的气候、土壤等造就了不同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土植物。乡土植物经历了长时期的生长和变化,习性上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能够代表地方的特色。同时,乡土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成活率高,并且能够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为运输和栽培管理等方面节省了成本。漳州自然环境良好,是著名的 “田园城市、生态之城”,当地植物品种丰富,为绿道植物景观的丰富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漳州绿道植物景观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大公园体系构建。在 “生态绿脉”主题的引导下,绿道充分整合利用沿线的植物景观资源丰富的园区,由北至南有机地串联了荔枝海大公园区、木棉大公园区、九龙岭大公园区、浮山-东头山大公园区、花博园、花卉集散中心6大公园区,形成了 “郊野公园”+“片林公园”+“社区公园”的大公园体系。(如图2)
图2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意图 (来源: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范段修建性详细规划)
2)植物景观带营造。“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植物景观营造中结合绿道沿线的植物景观资源,构建片林植物景观、行道树植物景观、驿站和公园植物景观,形成了 “点+线+面”的植物景观结构。绿道沿线两侧散布着多处苗圃,植物景观规划充分利用基址上保留的苗圃,进行提升设计,形成了 “点”状的片林植物景观,构成了 “荔枝片林、黄花风铃木片林、桃花片林、芒果片林、美丽异木棉片林、棕榈片林、竹子片林”的多点一线的植物景观带。
3)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绿道行道树选择具有漳州地方特色的植物,如大叶榕、美丽异木棉、棕榈、小叶榄仁等构建具有乡土植物景观,寄托淡淡的乡愁。 “面”状植物景观设计,以绿道沿线的驿站和公园植物景观为依托营造具有主题意义的植物景观空间,如 “情醉花都”“木棉礼赞”“田园风光”“荷塘月色”等。“三古驿站”体现了 “田园风光”植物景观主题,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将漳州传统的菜圃、草垛、篱笆的元素融入到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马坪驿站植物景观体现 “荷塘月色”主题,驿站建筑古朴典雅,屋前一湾水池清澈见底,流水淙淙,粉红的荷花随风摇曳,池畔的卵石、水草、草亭掩映在水面,别有一番风味。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是漳州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绿道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中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并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物质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塑造了具有闽南文化生态特色的线性景观,探索一种充满地方特色与认知情怀的方法,使其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中央文件中望山见水记乡愁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依恋,对未来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是漳州城镇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节点,是漳州文化景观的体现,是守护乡愁,延续文脉的重要载体。
[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EB/OL].[2017-07-20]http://build.workercn.cn/26584/201312/31/131231075416315.shtml
[2]姚朋,肖遥.本土的风景与乡愁:鄂尔多斯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与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4(6):150-156.
[3]张帅.“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述评[J].民俗研究,2014(2):156-159.
[4]张弛.历史文化型水乡绿道的规划理念及策略[J].规划师,2014,30(01):31-35.
[5]何昉,李辉,锁秀.广东绿道的特色规划设计实践谈深圳大鹏绿道规划设计的审美量化[J].风景园林,2013(6):103-105.
[6]王成,唐赛男,孙睿霖.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3):63-67.
[7]吴抒玲.历史文化型绿道的文化演绎:以厦门老铁路绿道景观设计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4):27-31.
[8]张扬汉,曹浩良,郑禄红.绿道景观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漳州市绿道景观设计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3(12):196-199.
[9]黄文柳,方晶,叶雷.基于文化和动态视角的景观风貌规划方法:以漳州市城市景观四线规划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增 1):44-51.
[10]魏雯,汪燕,苗宝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革命老区环县环江风情线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1):222-227.
[11]方伟,田奔,徐斌.地域文化在绿道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临安市青山湖绿道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7,44(01):111-115.
[12]王晓明,陈展川.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2(1):46-48.
[13]虞刚,陈宇.当空间与记忆相遇:宁波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1):49-56.
[14]夏弘毅,张云彬.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以桐城市孔城文化公园为例[J].广东园林,2015,37(4):59.
[15]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以沈阳北运河滨水绿地规划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