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合肥市第六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近几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核心素养”一词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追本溯源,“核心素养”事实上是在回答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因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先生断言:核心素养将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育中,是当前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进一步把问题具体到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专题教学应当是一条必由之路,通过专题教学,学生可以由文字层面的基础阅读进入文学层面的整体感悟,最终进入文化层面的深层思考。这一过程,既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建构过程。
素养,是指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调动和利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而“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则是1997年12月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这项研究中正式提出。经合组织的研究确立了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其将“核心素养”定义为:能使用工具沟通、能在异质社群中互动以及能自律自主地行为。
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核心认识。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则由以下四个基本点构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换言之,语文教学过程应当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点,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核心素养体系,达成语文学习的目标。下面,笔者以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为例,简要谈谈专题教学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过程。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其不仅是高考必考内容,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体现,在立德树人、传承文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却发现,高中生目前在古诗词学习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习兴趣低下。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提到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都清楚,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最怕的便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古诗词的年代较为久远,加上古诗词的语言又十分精练,和我们现在日常语言出入极大,学生较难理解。这种天然产生的隔膜,加上古诗词的背诵任务重,学生自然就对古诗词产生严重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低下。
想象力匮乏。学生惯用日常思维,很难从意象入手鉴赏品味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例如,有学生在读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后,认为词人“把栏杆拍遍”,是因为词人当时十分无聊。这样过于生活化的解读,正是学生想象力匮乏和文化素养缺失的明证。
考试导向明显。大多数学生学习古诗词,其目的是应付考试。因此,这些学生把古诗词肢解化,不以体味其中语言美感和文化内涵为旨归,而以掌握所谓的“表达方式”等考试技巧为最终目的。更可悲的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以考代教,把教材上的古诗词全都改编为考试题。但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悲哀事实却是,当前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学生得分率并不高。
基于如此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是缺位的。如何切实提高高中生古诗词阅读鉴赏的兴趣?如何让高中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和文化内涵?本文的一大亮点就在于此:为培养、提高中学生阅读与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参考。
目前国际上对专题教学内涵的理解主要持如下观点:“学生自主策划,开展专题研究,最后产出作业、作品,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专题教学。”具体到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专题教学,笔者从教材出发,打破人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创造性地从教材中选取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予以适当的拓展,形成“家国情怀”“追求理想”“旷达人生”“个人情趣”四个专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梳理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师生通力协作,共同将专题篇目归类如下:
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专题教学必修篇目梳理表
除此之外,针对部分重点诗人词人和重点作品,同样可以进行一些专题学习的梳理,以做补充:
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专题教学部分重点作家梳理表
在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文字入手,层层解析。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在听说读写能力、文学和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语言文字”。通俗点说,拥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品味和揣摩语言的根本,重视古诗词中的词汇、句子、修辞、语法。语文课,终究要有语文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古诗词中的意象,才能进入古诗词学习的第二个层次——文学层次。
文学的意义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大众,成为教育的样本。例如,在教学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一句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和历代词评家进行对话、和李清照进行对话,从而拥有一种独属于个人的、具有韵味的审美色彩,而不是停留于字面的浮泛浅薄解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多媒体方式展示出历代词评家对该句的点评,要展示出李清照写作该词时的人生遭遇。知人论世,不失为高中阅读与鉴赏的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可以打开文学的大门。
文学之上的层次则是文化哲学层面。在德育和美育全都存在相当程度缺失的当下,语文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个要求便是立德树人,传承文化。例如,高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家国情怀”这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国情怀”是一个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是个体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至于“个人情趣”这个专题下,诗歌大多涉及婚恋。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婚恋生活和男欢女爱的作品,古典意味很浓,可能让我们觉得恍如隔世,但我们一旦打通了文字和文学层面的障碍,便能发现其中纯真、美好的感情是永恒的。当然,文化层面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这样才能体会得更加明显。而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语文滋养着人,塑造着人。
总之,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专题教学为方式,通过师生合作探究,以语言文字来完成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以文学内涵达成审美鉴赏的核心素养,最终以品味文化实行传承理解文化的育人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