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 苏红卫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课程建设中。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课程建设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学校企业个人对于课程建设应用共享的需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发课程,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共享性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将有效促进多方面的合作共赢,符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与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6-0169-02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我国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和跨越发展的必然举措。
课程是教育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桥梁和纽带。课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建设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考核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
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讨论及实施课程建设有助于彰显职业教育的特性,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同时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执行以及促进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资源的共享。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将实现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受益。另外,网络化课程建设的发展也进一步实现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
1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2]。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从而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程建设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系统设计中要做到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并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程建设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系统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课程建设的运行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课程建设对于教学各方面的影响,我们选取了部分师生做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中有的课程进行了课程资源建设,参与问卷的老师有课程建设的经历。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1) 课程教学总体情况良好
在参加此次调查的学生及专业老师中,对于建设后的课程教学非常满意度达到55%,基本满意度达到44%,可见课程建设带来的课程教学总体情况良好。
2) 课程建设帮助个人水平提高满意度情况较好
图1中的柱形图从左向右表示为有很大帮助、有帮助、存在问题;四个图形分别表示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岗位技能水平、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
对随机抽取的77名同学从专业理论知识、岗位技能水平、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学习积极性等四个方面的个人水平提高进行了调查,普遍认为有帮助(约58%—66%)或者有很大帮助(约22%—28%),也有少部分同学(约3.8%—8.7%)认为存在问题,以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存在困难为首。可见,课程建设在帮助学生提高个人水平方面满意度情况较好
3) 课程建设对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分析
图2中柱形图从左向右分别代表有很大改进、有改进、无变化。三个图形分别表示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课方式的改变。
结合工学结合的思想,我们从课堂教学理论与现实工作实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课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三个方面做了分析。
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课方式三个方面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约56%)、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约68%)两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有很大改进;而专业教师的上课方式方面大部分师生(72%)认为有改进,改变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课程建设的专业老师或者其他专业老师都在有意识地将信息化技术带入教学,从各方面进行改进。
3 课程建设资源应用共享的实践探索
在互联网+的前景下,网络学习已经被普遍接受,基于网络的课程建设已成为课程建设主流,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促进了课程建设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学习资源的共享,特别是针对校外人员,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共享得到了普遍认可。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专业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调查的已实习的学生全部认为非常需要,而在校生中48%的同学则认为一般需要,42%的同学则认为一般需要,还有1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见,已实习走上社会的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需要课程建设的应用共享。
收回的在校生调查问卷中,有20余位同学对于课程建设给出建议,主要是:多动手实践,多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企业与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收回的实习生调查问卷中,有5位同学对于课程建设给出建议,主要包括三方面:①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②在校期间多设置企业的顶岗实习,一是对于个人能力提高有帮助,再就是对于就业择业以及职业规划有所帮助;③建立专业学习网站,一来可以使专业教育得以延续,二来现实工作遇到困难时能找到求助的对象。
收回的专业教师调查问卷中,有5位老师给出建议,主要包括:①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使教学内容接近企业实际生产;②加大校与校之间、校与企業之间交流力度,促进课程建设应用共享;③提倡专业教师下企业,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然后将实践经验应用于教学;④课程建设内容的实时更新、以及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设计;⑤加强网络化教学:一要体现企业行业要求,二要有完整体系
综合分析问卷分析的结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发课程,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共享性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是现阶段主要需求,我们也将通过课程的实际学习来逐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刘延东副总理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信息化教育,2015-05-23.
[3] 金凌芳.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2017(8).
[5] 刘珍芳.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6]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7] 邢彦明.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1).
[8] 宋维虎.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层次及其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
[9] 马仲吉,李汉斌,刘思来,锁配烈.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6).
[通联编辑:王力]